12月2日,在欣喜和收獲中,2023年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在福建落幕。海峽兩岸1500多家企業攜4000多種產品參展,2300多家采購商前來洽談,意向簽約金額達125.6億元……這一串數字,是兩岸農業融合發展的強勁體現,也充分彰顯出兩岸同胞交流合作的強烈意愿。
兩岸農業融合發展,既有大義,更具大利。臺灣發展現代農業起步較早,在精致農業、休閑觀光農業、鄉村社區營造、農業科技研發推廣等方面積累了很多有益經驗和管理模式,大陸則擁有豐富的土地、人力、市場等資源要素,可與臺灣農業優勢互補,實現互利雙贏。作為兩岸人員、信息、文化、技術交流交往的高規格、寬領域、多層次合作對話平臺,2023年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既展示分享兩岸農業農村交流合作成果,又宣傳推介兩岸優質特色農產品,達成了一批有含金量的訂單,促進了全方位、多領域對接合作。這再次表明,兩岸是密不可分、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續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農業是兩岸經貿合作、融合發展的重要領域,也是兩岸恢復交流30多年來,起步最早、基礎最好、成效最明顯的領域之一。近年來,在兩岸農業界持續努力下,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農林22條措施”等一系列惠臺政策先后出臺,臺灣農民創業園等臺農臺商在大陸投資農業的優質產業平臺載體不斷拓展,農產品產銷對接、農業技術合作、農耕文化交流等系列活動不斷舉辦,臺資農企來大陸從事農業投資的項目4000多個,累計投資額達130多億元。
青年強則鄉村強,青年興則兩岸興。作為推動兩岸農業融合發展的生力軍,兩岸青年是兩岸農業融合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也是推動者、受益者。博覽會同期舉辦了“鄉創鄉建 振興有我”兩岸青年交流會,遴選發布了首批10個“促進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先進青年典型”,用這些追逐夢想、奮斗打拼、收獲成長的故事,激勵更多兩岸青年相向而行、投身鄉村全面振興事業。他們有的在這找到創新創業之路,走上了新的發展舞臺;有的投身鄉村建設,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的農村社區……他們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綻放異彩,也為兩岸農業交流搭起一座友誼之橋、希望之橋。
兩岸一家親,鄉村共振興。黨的二十大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了戰略部署,為兩岸農業融合發展帶來廣闊空間和巨大潛力。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進程中,臺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新征程上,我們將繼續深化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幫助臺農臺商更好融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共享大陸農業農村發展機遇和紅利,為共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作出新的貢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