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預制菜上市企業點析
時間:2023-02-23 15:18:43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陳紅新 字號:【

  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已經初具規模,市場規模已超3000億元,業內預計有望在2023年突破5100億元,到2026年將達到萬億規模。從企業層面看,據悉,國內超過半數的餐飲品牌都在研發預制菜產品,進軍預制菜的企業還有批發零售、制造等行業。從人民啟信發布的數據來看,截至2022年10月,預制菜新增企業數量比2021年全年增長134%。2021年新增預制菜企業中約11%的企業擁有專利,而2022年新增的企業均無專利。新進預制菜行業的企業呈現出數量激增,但門檻有降低趨勢。因此,本文選取20家預制菜上市企業,對其財報進行分析,透過2021年度經營情況,梳理其主要盈利點及發展方向,總結成功模式,以期為預制菜企業提供可參考的經驗。

  預制菜上市公司2021年度經營情況

  本文數據主要綜合自上海商情信息中心發布的《2022年預制菜上市企業營收五十強榜單》及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速凍食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基本信息如下圖所示。

  從整個預制菜產業鏈來看,上游主要為原材料供應,如糧食、水產品、肉類、蔬菜等與食品添加劑、調味品等輔料;中游主要為傳統速凍食品企業、專業預制菜企業和食材供應鏈;下游為B端餐飲企業和C端消費者。20家預制菜上市企業也都分布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從總營收看,20家預制菜上市企業中,2021年度營收在500億元以上的有三家,雙匯發展、溫氏股份、通威股份,并且與其他企業拉開了很大的差距。營收在50億元以內的有10家企業,50億?100億的有3家,其余4家營收在100億?250億之間。

  從營收同比看,有14家企業2021年度營收較2020年度有所增長,其中通威股份營收同比最高,增加43.64%,表明預制菜市場的不斷向好發展。有6家企業營收同比下降,分別是國聯水產、上海梅林、得利斯、雙匯發展、溫氏股份和龍大美食。

  從凈利潤同比看,包括惠發食品、溫氏股份、唐人神在內的11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降;在同比增加的企業中,通威股份、匯嘉時代均超100%,分別為127.50%、223.45%。

  雙匯:冷鏈+渠道優勢突出

  2021年總營收超500億的預制菜上市企業有三家,雙匯發展排名第一。根據雙匯2021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收667.98億元,同比下滑近10%,歸母凈利潤48.66億元,同比下滑22%。這是自1998年上市以來,雙匯全年業績降幅最大的一次,也是第二次出現營收、凈利潤雙雙下降,上一次則是在不久前的2017年。雙匯發展以屠宰業和肉類加工業為核心,向上游發展飼料業和養殖業,向下游發展包裝業、商業,配套發展外貿業、調味品業等,各產業之間具備協同優勢。從預制菜產業鏈的角度,雙匯屬于中游企業,同時也是新興企業。2022年10月25日舉行的雙匯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交流會認為,中長期來看,屠宰業和包裝肉制品業依然是公司業務的重點,而未來發展較快的新產業有兩個:一是上游養殖業,二是預制菜業務。

  雙匯布局預制菜,有著天然優勢:

  物流優勢。雙匯在全國有著龐大的冷鏈物流網絡,配套冷鏈物流公司——漯河雙匯物流投資有限公司是雙匯集團旗下的全資公司,成立于2003年,總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全國17個省級公司,3個辦事處。雙匯物流擁有溫控倉庫資源約23萬噸,常溫庫、配送庫20萬平方米,鐵路專用線6條,分布在阜新、內蒙古、漯河、金華等地。公司自有營運車輛1417臺、常溫運輸車輛204臺,整合社會冷藏車輛1700臺、常溫車輛600臺,總運能15000噸以上。具有規模化的冷藏貨物儲存、分揀、加工、包裝及10?90立方米車型的調控能力。預制菜多是低溫冷凍餐食,如此看來,在運輸肉制品的基礎上配送預制菜,雙匯勢必快人一步。

  渠道優勢。雙匯旗下成立專門運作電商業務的子公司——雙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包括天貓、京東等傳統電商、抖音等社交電商以及社區團購等平臺都有進行“雙匯”系列產品的銷售。而在線下,根據公開信息,2020年時,雙匯已經有一百多萬個銷售網點。每天有1萬多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全國除新疆、西藏外,雙匯的產品都可以做到朝發夕至。

  2021年1月1日,雙匯集團為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優勢,成立餐飲事業部,并投入35億元巨資進軍預制菜領域,立志要躋身預制菜龍頭品牌行列。綜合來看,雙匯基于多年的品牌積淀,依靠低供應鏈成本、高客戶覆蓋度,制定了“一碗飯、一頓飯、一桌菜”產品結構方向,有望快速做出規模,將預制菜打造成集團第三增長曲線。

  溫氏:把控原材料,專注B端

  2021年,溫氏股份全年營收649.54億元,主要業務雞、豬類收入分別占營業收入的46.69%和45.41%,構成雙主業雙輪驅動。盡管禽業一如既往保持盈利,但由于養豬業務虧損壓力過大,溫氏股份2021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34.04 億元。預制菜方面,報告期內,公司銷售預制菜產品共16889噸。

  溫氏是布局較早、發展較為成功的農牧企業,屬于預制菜產業鏈上游企業。2009年溫氏股份依托旗下子公司——溫氏佳味,開始了對預制菜業務的探索。目前公司預制菜產品主要分為熟制菜肴和預制菜肴兩大類。熟制菜肴有白切雞、鹽焗雞、豉油雞、骨香雞等熟食雞產品,預制菜肴有胡椒豬肚雞湯、靈魂烤雞、蒜香小排和鹵蛋等產品。

  近年來,因疫情防控及公共衛生條件要求,一線城市活禽交易和調運受到限制,并且依靠單一活禽銷售渠道,禽業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較大。溫氏順勢持續推進畜禽轉型升級,布局預制菜有著廣闊發展前景,且原材料優勢突出,從食材端確保了預制菜產品的來源供給安全。

  食材安全。溫氏一直堅持使用自養原料,從不外購食材,自有生態農場、屠宰場、預制菜生產基地三位一體,全程標準化操作。溫氏佳味產品原料均來自溫氏股份下屬一體化養殖公司,實行全年定制供應,并由溫氏股份下屬定點屠宰廠進行屠宰加工,確保從田園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有效監控。

  針對產品升級,溫氏佳味還提出了“五好”概念:好食材、好功夫、好口感、好安全、好服務。每一只溫氏佳味生產的土雞,都生長在溫氏科技生態農場,以科學配比的五谷雜糧為食,再經過12道宰烹工藝和粵菜名廚配方處理,采用液氮極速鎖鮮技術,還要通過嚴格抽檢,最終呈現出“鮮、嫩、韌、爽”的出色口感。

  渠道明確。溫氏佳味定位非常明確,堅持將絕大部分精力放在B端經營上。溫氏佳味定位是“餐飲土雞食材服務商”,經過十余年發展,溫氏佳味已進入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在華南、華東、華中三大區域建立預制菜生產基地,相應的屠宰深加工一體化工廠均已投產,年銷售額達5億元。其中超過九成向餐飲企業和商超供應,包括但不限于華潤、大潤發、陶陶居、老鄉雞等知名品牌,極少量以零售形式出售。

  從養殖源頭到屠宰再到加工三位一體,溫氏對品質、安全、成本實施全程監控、檢測、把控,這是小作坊以及一般的廠家遠不能及的優勢。而這樣的優勢,恰恰可以成為餐企擊破食材穩定供應、食品安全、成本優化等痛點的武器。

  味知香:猛攻C端,品牌發力

  溫氏和雙匯分布在預制菜產業鏈的上游、中游,味知香則是不折不扣的預制菜專業企業,其于2021年4月掛牌上市,成為“預制菜第一股”。從已披露預制菜、菜肴業務營業情況的企業來看,結合這些企業2022年上半年及2021年的財報數據,在盈利能力上,預制菜、菜肴制品業務的毛利率在-2%?25%不等,其中,毛利率在20%以上的是千味央廚及味知香,其他企業這塊業務的毛利率多在15%上下。

  猛攻C端。從數據看,2020年味知香加盟商渠道、經銷商渠道、批發渠道銷售額占比分別為51.4%、17%和30%。其中,加盟商和經銷商主要是面向C端客戶(個人客戶),批發渠道主要是面向B端市場,味知香C端/B端之比約為7︰3。換句話說,味知香的核心戰略是以C端為主。側重C端的味知香三年的凈利潤率分別為15.3%、15.9%和20.1%,而布局B端的預制菜企業安井食品凈利潤率則長期不到10%。

  最為關鍵的是,To C的味知香,可以通過消費者打造出更好品牌,建立更深的競爭壁壘,走出B端同質化競爭“陷阱”。2021年年報顯示,味知香已擁有1319家加盟店,合作經銷店572家。味知香構建了以農貿市場為主的連鎖加盟生態圈,近距離觸達消費者。

  品牌優勢初現。味知香的主營菜品屬于即烹食品,既具有方便、健康的特質,又順應市場發展潮流,擁有廣闊發展前景,是未來可期的細分品類。2021年,味知香對品類、渠道等鋪開投入。旗下品牌各自確定對應渠道:味知香主要為經銷店和加盟店;饌玉主要從事冷凍食品批發業務,面向酒店、餐廳、食堂等;“味愛瘋狂”定位高端火鍋食材;“搜香尋味”專注各地特色美食;“知香工坊”提供火鍋底料及調味包等。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