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農業信貸直通車,在廠里、在家里就可以掃碼貸款,真是太方便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安縣大將鎮古云村的林俊合贊嘆道。他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金桔產業帶頭人,從2016年起,就成立了古村生態農業發展公司,同時注冊了兩個金桔品牌,開發培育出“金桔膏”、金桔茶等系列產品。
“我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土生土長的融安人,對金桔有著特殊的感情。退伍后我返鄉創業,首先想到的就是做金桔產業,通過互聯網把金桔送出大山。創業初期,缺少啟動資金,這時是廣西農擔公司向我伸出了援手,讓我渡過了初創時期的艱難。這一次擴大經營規模,我通過農業信貸直通車再次找到了農擔,解決了我收購金桔資金的燃眉之急,讓我更有底氣做大金桔產業。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桔農搭上‘致富快車’。
“隨著‘融安金桔’的品牌越來越響亮,加上農業信貸擔保的支持,我們獲得銀行貸款更加輕松了。2019年10月,廣西農擔公司為我提供了20萬的擔保貸款,2022年又將額度提高至40萬元,同時幫助我們獲得‘桂惠貸’貼息,貸款利率由7%下降到4.3%,擔保費減少了一半,累計節約了1.28萬元的融資成本。有了資金,我們公司種植基地已從早期的30畝擴展到現有的60多畝,金桔年銷售量直接翻了一倍多,產品銷售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一線城市,2022年的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我們吸收了兩個村集體經濟入股,帶動了當地30戶農民參與金桔經營工作,每年給他們增加至少3萬元的收入,也吸引當地越來越多的桔農加入我們‘公司+農戶+基地’的合作模式。”
林俊合的案例是廣西農業信貸直通車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廣西農擔公司已經在融安縣支持類似的金桔經營主體共187個,金額共3687萬元。
廣西柳州市融安縣素有“中國金桔之鄉”美譽。2022年,融安縣金桔種植面積達21.5萬畝,全產業鏈總產值52.4億元,帶動當地超過10萬人創業。隨著產業的逐步拓展,從事金桔經營的主體不斷增加,解決融資問題成為當地金桔產業發展中的迫切需求。
然而,融安金桔產業以種植環節為主,金桔加工企業和加工產品較少,大多數金桔經營主體都不是資金雄厚的龍頭企業,而是以中小企業或者農戶經營主體為主。由于缺乏有效抵質押物,大多數經營主體都是通過自籌資金、民間貸款、親戚朋友幫助等方式來獲得經營資金周轉,通過銀行貸款的占比相對較低,沒有充足、正規的資金保障,很多農戶對進一步擴大經營信心不足。
針對這一情況,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聯合廣西農擔公司在農業信貸直通車上很下功夫。
機制方面,搭建了“2+N”常態化“政擔+銀”合作模式,明確了6家重點支撐銀行,通過渠道、產品、政策、考核、宣傳“五大舉措”常態化推進農業信貸直通車服務。
政策方面,結合廣西實際,將直通車+“桂惠貸”貼息有效銜接,制定了《“桂惠貸-三農貸”貼息操作細則》,將符合條件的信貸直通車主體推薦納入“桂惠貸-三農貸”名單,讓更多農戶應享盡享“桂惠貸”貼息福利,切實降低融資成本。有了“桂惠貸”貼息政策加持,銀行支持信貸直通車業務的積極性也得到了充分調動。
渠道方面,推動信貸直通車與農業“建檔立卡”融合,在全區28個“建檔立卡”標桿縣中樹立200多塊固定性宣傳牌,為農戶分別展示“建檔立卡”和信貸直通車掃碼申請的線上和線下申請渠道,讓農戶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貸款申請途徑,針對信貸直通車主體填報信息不充分的情況,發揮基層農業農村部門摸底篩選作用,以“建檔立卡”的形式補充推薦給當地農擔辦事處。大力開展信貸直通車“鄉村行”活動,印制信貸直通車“鄉村行”宣傳掛畫近3萬張,分別在1118個鄉鎮、1.4萬多個行政村張貼布放,建立起縣、鄉、村全覆蓋的農擔政策下鄉常態化宣傳機制,讓農戶在家門口實現掃碼申請擔保貸款。
截至2023年1月6日,廣西農擔公司通過信貸直通車活動累計受理農業貸款申請共2751戶,受理金額19.78億元;在途辦理254筆,金額1.93億元;已擔保授信830筆,金額4.66億元。
下一步,廣西將持續用好用活農業信貸直通車平臺,加大農業信貸融資擔保的服務與落地,把更多的金融服務資源延伸到村級地區,助力提升信貸服務的可得性、便捷性和普惠性。
(供稿:廣西農擔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