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現代化
時間:2023-02-23 15:01:10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農村寄遞物流是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的重要渠道之一,對滿足農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農產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經濟日報邀請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農村寄遞物流生態持續優化

  主持人(經濟日報理論部主任、研究員 徐向梅):與城市寄遞物流相比,農村寄遞物流有哪些突出特征?目前我國農村物流建設情況怎樣?

  楊達卿(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研究室副主任):2022年12月1日,當年第1000億件快遞包裹誕生,這是我國快遞業務量連續第二年突破千億件。按照國家郵政局《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部署,到2022年年底,我國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為此,眾多農業縣積極發展農村快遞,加快現代物流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帶動了本地特色農產品上行進城,探索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過去,農村快遞給人的普遍印象是“小、散、亂、慢”,這跟長期以來農村小農經濟慣性和自然村落分散布局,以及農村交通物流基建薄弱等相關。如今,農村快遞物流正在發生巨變。農村物流的“小”仍然存在,但隨著農村物流與農村電商融合,一些地方農村快遞隊伍已經變得“小而美”,煙臺櫻桃、茂名荔枝、陽澄湖大閘蟹等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農村快遞物流“散”仍然存在,但通過一些數字物流平臺和大型快遞企業帶動,農村快遞網點變得“散可聚”,借助數字化平臺或專業化管理,松散的快遞小站也融入了鏈接全國的物流大網。截至2022年12月,菜鳥鄉村已幫助全國上千個縣域4000多家快遞企業建設農村快遞物流智慧共同配送項目,業務覆蓋1200多個縣域、16000多個鄉鎮,縣、鄉、村三級共配站點近5萬個。在大型物流企業推動下,信息化、自動化設備加速在農村物流領域應用,使得“亂”的問題逐步解決,讓農村快遞“亂變標”,標準化的服務也提高了特色農產品美譽度。隨著“村村通”公路的實現及現代化物流設備的運用,農村快遞已“慢變快”,更快捷的寄遞也提升了特色農產品消費體驗。

  農村快遞物流服務的轉變是國家持續系統推進我國現代物流體系的關鍵,也是物流補短板工作的重要體現。2009年,我國首部綜合性國家物流規劃《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把“農村物流工程”列入九大重點工程,明確要求加強城鄉統籌,推進農村物流工程。2014年,我國第二部綜合性國家物流規劃《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把“城鄉物流配送工程”列入十二項重點工程,部署建設城鄉三級配送節點等。2021年實施的《鄉村振興促進法》明確要求統籌規劃、建設、管護包括物流在內的公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2022年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補齊農村物流發展短板,重點補齊中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偏遠山區等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短板,切實改善農村流通基礎條件。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農村物流基礎設施不斷提升,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全國已建設990個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27.8萬個村級快遞服務站點,交郵聯運覆蓋2185個鄉鎮1.5萬個村。農村快遞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目前每天有1億多件快遞進出農村。

  農村快遞物流的發展是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共同發力的結果,是產業生態持續優化和行業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的表現。農村快遞初步實現與城市快遞雙向循環,與電商、公交、供銷等多元融合,既滿足農產品上行進城,也滿足工業品下鄉進村,這得益于農村物流生態的不斷優化。

  一是在農村物流干支動脈管上多元通道生態協同,強化農村快遞物流路徑的多元協同,積極推進郵快、郵交合作,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例如,浙江省郵政管理局、交通運輸廳等11個部門聯合推進農村物流,發展以客貨郵融合為主,“城鄉貨運公交”“專線+農村物流”等模式為補充的農村物流服務模式,探索打造20個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星級樣板縣,開通200條客貨郵合作線路。

  二是在農村物流末端毛細血管上多元配送生態協同,強化資源共建共用,落實農村共同配送,推進末端配送降本提效。例如,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政府投資建設電商快遞物流公共配送中心,為行業搭臺,引入中郵、中通、圓通、申通、韻達聯合組建第三方快遞供應鏈管理公司,整合電商進村郵站、快遞點,初步形成“統一倉儲、統一分揀、統一運輸、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的“五統一”快遞共配模式,極大規范了農村快遞服務。

  三是在農村快遞數字物流網絡上推進多元主體融通,強化數字物流安全、高效協同。如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中心、中郵集團與順豐、京東物流、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等快遞企業開展“快遞進村”工程郵快合作數據對接合作,推進農村市場快遞企業通過信息互通、數據共享,提升農村快遞物流體系信息化服務能力。

  打通農產品進城和消費品下鄉通道

  主持人:打通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和消費品下鄉“最后一公里”,各地有哪些有益探索和經驗?

  劉曉彤(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城市交通與現代物流研究所副所長):為提升城鄉交通運輸均等化水平,交通運輸部持續推動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和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推廣,各地在完善農村物流體系、打通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和消費品下鄉“最后一公里”方面探索積累了一些典型經驗和先進做法。

  近幾年,湖北赤壁在基礎設施和運力融合方面下功夫,利用覆蓋廣泛的城鄉公交服務網絡,實行農村客運班車“村村通”,推動客貨郵融合,進一步打通農村“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的雙向物流通道,形成了具有典型借鑒意義的“交郵融合、客車帶件”赤壁發展模式。一是形成了由市交通運輸局牽頭,供銷、郵政等多部門共同合作的機制,引導快遞企業、物流企業參與農村客貨郵綜合服務。二是整合交通、農業、供銷、郵政、電商、快遞企業等資源,構建“一心十站百點”的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充分利用鄉鎮客運站、農家店、農村綜合服務社、村郵站、農產品購銷代辦站等打造農村物流節點。三是在縣級客運站設立快遞服務點,引進中通、圓通等快遞企業,增加收發小件貨物、快遞功能,設立郵政服務區,引進投遞業務,收投文件和小件快遞,并利用“村村通”公交車,沿合作線路投遞至鎮級綜合服務站、村級綜合服務點,打通上下行雙向通道。四是客車帶件下鄉,利用農村客運班車“村村通”資源以及半小時一趟的便捷優勢,在全市鄉鎮客運班車開展小件快遞及小件分銷商品配送等業務。為提高配送效率,公交集團進一步優化配送組織,將郵政、電商、物流、快遞的小件貨物進行“點對點”多輪次配送,縮減農村物資上下行時間,為農村群眾提供農產品隨送隨收、快遞件隨到隨取的便捷服務。

  四川瀘縣在縣級共配中心建設基礎上,推進“貨運專線直通鎮村”,打造快遞進村“共同配送”模式。目前瀘縣已建成1個縣域快遞物流倉配中心、19個鄉鎮物流運營中心、251個村級電商郵快驛站,逐步形成了“工業品下鄉一天進萬家、農產品進城一天上餐桌”的農村物流格局。為整合縣域第三方快遞物流資源,瀘縣正在建設打造縣級快遞物流配送中心,實現快遞物流的統一管理、集中分揀和共同配送,使快遞物流成本降低15%以上。為方便農村群眾在家門口收寄快遞,2022年5月瀘縣交通運輸局全面啟動村級快遞站點建設,在全縣251個行政村進行“金通·電商郵快驛站”勘察選址,綜合考慮人口聚集、交通便利等情況,原則上每個驛站距離公交車站不超過50米。此外,瀘縣科學制定和開通“快遞進村”線路。由國有企業匯興集團牽頭整合物流資源,負責縣域內商貿物流共同配送。通過線路優化和設計,實現了通村快遞以“專車配送進村為主、交商郵融合為補充”的格局。截至目前,瀘縣共開通“快遞進村”線路9條,負責縣到鎮村快遞以及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配送服務,形成鎮村級物流配送網絡,惠及農村地區群眾80萬人,基本實現“快遞進村”全縣全覆蓋。同時,瀘縣還投入20條公交線路“兼職”帶貨,通過交郵融合方式,緩解快遞車輛運輸壓力,提升農村物流配送能力。

  江西安遠推動“智運快線”發展,創新農村末端配送模式。“智運快線”是安遠智慧物流體系建設的試點項目之一,即通過低空架設鋼索、云端系統控制穿梭機器人在索道上運輸貨物的新型智能化、輕量化、無人化運輸系統,能滿足城鄉物流“少批量、多批次、多品種、長距離”運輸需要,同時具備貨物的實時跟蹤功能。穿梭機器人設計載重量為100公斤,可24小時進行配送,運行時速最高可達60公里,可實現縣域內隨時發送、一小時到達。據測算,100公斤貨物運輸100公里,直接成本僅為3元到5元,較傳統物流方式下降50%以上。安遠搶抓“互聯網+”機遇,大力實施電商進農村工程,打造集電商快遞物流園、智能分揀中心、冷鏈物流中心、農產品集散中心、物流大數據中心、5G直播大廈、數字產業園等配套設施于一體的縣級智慧物流總倉,建設運營“安遠智運商城”“智運云店”“智運騎士”“智運閃送”等一系列數字平臺,發展“本地消費、即時配送”鄉村零售新業態。此外,為有效解決贛南地區臍橙運費高、果園果廠分散、物流發貨成本高、果農收益低等問題,安遠建設了橙信通贛南臍橙大數據平臺。該平臺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果園的發貨數量,可以提前將運力需求傳輸至物流企業,物流企業能夠合理配置運力資源,還可建設分選云倉,緩解發貨壓力,提高運輸以及配送效率。此外,平臺能夠合理協調物流公司價格,讓果農享受大客戶價格,提高果農收益。

  提升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

  主持人:我國農村冷鏈寄遞情況如何?發達國家有什么經驗可供借鑒?

  侯云先(中國農業大學物流規劃與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自《“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印發以來,各地政府制定了農產品產銷結合政策和措施,鼓勵大型生鮮電商、連鎖商超等企業統籌建設城鄉一體冷鏈物流網絡,加強城鄉冷鏈設施對接,推動城鄉冷鏈網絡雙向融合,促進城鄉冷鏈物流雙向均衡發展。在生產端,按照一村一品、一縣一品、多品聚集,發展“平臺企業+農業基地”“生鮮電商+產地直發”等新業態新模式。在消費端打通高品質生鮮消費品下鄉進村新通道,擴大生鮮等高品質消費品供給。鼓勵郵政快遞、交通運輸、電商等共建共用冷鏈物流設施。

  目前,順豐、京東、中國郵政和通達系等大型寄遞企業積極推進冷鏈物流建設,一方面提供農特產品田間地頭預冷服務,完善農產品“最初一公里”建設,助力農民增產增收,支援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另一方面對接醫藥、生物企業,制訂全流程冷鏈物流解決方案,提升藥品、生物制品運輸安全性,培育核心競爭力、實現盈利空間,提高企業生存能力。

  從國際來看,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冷鏈物流發展已較為成熟。電子商務促進冷鏈物流流程完善細化,冷鏈物流又推進了電子商務發展。

  美國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果品蔬菜冷鏈流通體系。在果品蔬菜生產分工體系上,建立了追溯系統和全程冷鏈配送,田間采后預冷—冷庫—冷藏車運輸—批發站冷庫—超市冷柜—消費者冰箱。作為美國寄遞的主要參與者聯合包裹(UPS)在美國、荷蘭、波蘭、匈牙利、捷克、意大利和英國等國均建立了冷鏈包裹處理設施,其在30多個國家擁有超100萬平方米的符合GMP和GDP標準的冷鏈倉儲設施。在歐洲德國科隆和荷蘭的機場樞紐附近建立冷鏈物流倉儲和分揀設施,可以為歐洲80%地域提供次日達服務。設施獲得GMP和GDP標準認證,可一次性處理3萬個托盤,存儲溫度可以設定為不同溫度區間。

  同樣,法國郵政旗下DPD快遞網絡子公司Chronopost主要提供30千克以內快遞包裹運輸服務,2021年共遞送2.35億件包裹,在法國有近2萬個網點。其中20%需要溫控處理,法國領先醫療物流集團Walden的醫療供應鏈服務企業Movianto在11個歐洲國家擁有冷藏設施,可以處理27萬個托盤。

  在德國,98%的生鮮農產品從原產地到加工廠再到銷售網點,全程都處在要求的溫度環境中,冷庫中的主要制冷設備完全通過電腦實現精細控制。生鮮蔬果100%實施分等級包裝方法,流通市場中所有的生鮮肉類都置放于相應的嚴格冷藏溫度環境里。德國郵政敦豪集團旗下敦豪供應鏈的生命科學和醫療部門在美國制藥和醫療冷鏈倉儲設施可提供冷鏈倉儲、二次包裝、運輸管理和全程供應鏈管理服務。

  日本在農產品保鮮冷鏈物流領域處于世界前列。農林水產省牽頭建立的低溫流通推進協會,制定了行業管理辦法和未來發展規劃,還規定了食品在低溫情況下流通的嚴格溫度環境范圍,使生鮮食品冷鏈保鮮技術進一步完善。日本蔬菜水果的篩選、定級、沖洗、預加工、包裝、預冷、冷藏、運輸和銷售冷鏈保鮮早已貫穿始終。相關冷鏈物流技術的研究也在持續完善,例如對運輸中的溫度調控、濕度管理、低溫流通設施的建立以及冷鏈機械的開發等。

  提到農產品冷鏈物流,荷蘭的鮮花物流值得一提。荷蘭是世界花卉生產與銷售舉足輕重的國家,其鮮花流通體系包括七大拍賣市場近800家批發企業和114萬家零售店,荷蘭生產的花卉至少有70%用于出口。種植者并不直接銷售,只關心如何生產出高質量鮮花。阿斯米爾鮮花拍賣市場是荷蘭最大的鮮花拍賣市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鮮花交易市場,其建立了電子交易平臺,網上訂貨和遠程交易等均可通過該平臺完成,大大提高了鮮花的流通效率。荷蘭的鮮花均由帶冷藏集裝箱的公路運輸完成。凌晨采收、預冷和包裝好的鮮花,一般當天上午就可以到達售賣的超市。

  加拿大擁有發達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是由空運、陸路、鐵道、水路多種途徑有機結合的復雜而高效運轉的綜合冷鏈物流體系。在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全過程實現了低溫控制,使農產品在儲存、運輸過程中的損耗降到最小,并有效降低了由此引起的污染。該網絡通過現代化手段保證將加拿大的蔬果損耗控制在5%以內,物流成本不到30%。

  加強農村物流設施整合和運營協同

  主持人:未來推動農村寄遞物流體系現代化應如何發力?

  賀興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咨詢中心副主任):目前,我國農村寄遞物流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端點需求小、運營服務分散,致使農村寄遞物流設施投資規模大、運行成本高、服務效益差。人口分布過于分散,導致農村寄遞無法規模運作,必須進行供需適配創新。從生活消費看,由于農村消費電商物流服務便利性不夠,農民購買日常生活消費品依然習慣通過趕集或村頭小賣鋪等傳統方式解決,進而使得網上購物頻次低,這種相互負反饋,工業品下鄉難以形成規模性寄遞物流需求。從生產服務看,以家庭手工作坊為主要形式的鄉村產業組織形態,使得每戶家庭產出的產品數量都不多,農產品、農業加工品和手工產品進城同樣難以形成規模性寄遞物流需求。

  因此,構建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必須從農村物流設施整合和運營協同入手,以設施共用成網模式重構農村寄遞物流體系。

  一是加快農村物流基礎設施整合,建設布局合理、網絡統籌運行的縣鄉村三級農村寄遞物流設施網絡??煽紤]以縣域為單位,整合統籌郵政、快遞、客運、貨運、電商、傳統商業、供銷、農產品冷鏈物流等行業和部門面向三農的專項政策、資金投入,盡快走出各成體系的設施網點布局路子,構建以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為核心和依托,以鄉鎮綜合服務站為骨架,以村級綜合服務點為延伸的具有設施、信息、運行“三位一體”特征的農村三級寄遞物流設施網絡系統,提高設施、服務網絡的共用頻次和規模,降低運行成本。依托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引導郵政速遞、順豐、三通一達、極兔、菜鳥、京東快遞、農村貨運等寄遞物流企業統一入駐、合作經營,同時鼓勵供銷、電商、傳統商業、農村合作社等企業或機構實行物流外包,提高公共服務規模,推動農村寄遞物流服務運行規?;R脏l鎮綜合服務站為載體,按照“多站合一”要求,推動鄉鎮客運、貨運、郵政、快遞等站點合并建設、統一經營,提高物流設施利用率。在村級綜合服務點,按照“一點多能”要求,引導交通、郵政、快遞、商貿、供銷、電商等功能向綜合服務點集中,開展一體化服務,做大端點雙向物流運作規模。

  二是推動全鏈條多層次運營協同,提高農村寄遞物流體系運行效率。在配送環節,鼓勵快遞企業根據包裹來源與去向,實施快遞包裹集拼、快遞車輛共用和快遞線路歸并,全力推廣合作配送模式。在運輸環節,調整修訂不適應發展需要的規章條例限制,打破部門管理界限,推動農村客運、貨運和郵政快遞融合運營,提高運力資源利用率。在流通環節,深度嵌入電商、傳統商貿、供銷、農業農村合作社等貿易企業或機構的產業鏈供應鏈,精準對接商貿企業的寄遞物流需求,提高供需對接能力和規模。在終端環節,依托村級綜合服務點,鼓勵交通、郵政、快遞、商貿、供銷、電商等服務主體加強信息對接和業務協作,在確保市場資源合理分配基礎上,探索同一主體統一經營的利益分配模式,提高對快遞包裹的需求響應速度和物流服務效率。

  此外,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寄遞物流的組織化程度和供需適配精度,需加快具有統籌網絡設施利用和服務運行能力的龍頭企業培育,以及推動服務模式創新。按照“一縣一龍頭”原則,依托郵政快遞、電商快遞、交通運輸或供銷等企業,每個縣城因地制宜引進或培育一家龍頭寄遞物流企業。面向個性化、散發式寄遞物流需求,加大現代科技特別是數字技術對農村寄遞物流的賦能力度,擴大智能快遞小程序、APP使用范圍,或依托村級綜合服務點設置代客下單員,推廣網絡預約、手機預約農村寄遞物流服務模式。面向規模相對集中、需求相對密集的寄遞物流需求,推出定制化、公交化快遞運行線路,提供班車化寄遞物流服務。面向人口規模較大的行政村落,推廣客運班車帶貨模式,降低寄遞物流運行成本。構建網絡預約寄遞、定制化班車寄遞和客運帶貨寄遞共同組成的農村寄遞物流服務新模式。

  (轉載自《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