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建德有位“玉米姑娘”
時間:2023-02-23 15:05:58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竇瀚洋 字號:【

  1993年出生的應李一是杭州姑娘,2017年從英國碩士畢業回國后,從事文旅行業。2021年她的媽媽在深耕多年的農業領域退休,也是這個時候,應李一想沿著媽媽的足跡到鄉村看看。讀書、工作的這些年,應李一去過國內外很多城市和農村。本來就是想看看,母親堅守了十年的地方有怎樣的魅力?令她沒想到的是,自己和母親一樣,一頭扎進這片土地里就再也離不開了。

  經過采摘、挑選、分揀、裝箱、打包等步驟,一箱箱水果玉米運往上海、寧波等長三角城市,隨后被端上市民餐桌……作為當地特色農產品,這段時間,浙江建德市航頭鎮的水果玉米迎來大規模豐收,田間地頭熱火朝天。

  “現在每天要采摘1000斤左右,1斤大概11元,訂單供不應求。”在航川村,“玉見鄉甜”共富工坊負責人應李一忙得不亦樂乎。她是一名杭州“90后”,研究生畢業于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設計管理專業,從小便對農業有著濃厚的興趣。應李一告訴筆者,自己小學時給大家同學錄上的留言,在“夢想”一欄填的都是“創辦一個屬于自己的農場”。

  機緣巧合下,應李一的母親真的經營起一家農場。抱著對農業的向往和熱愛,每逢節假日,應李一都會在農場住上一段時間,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了半個“土專家”。

  “我連自己的大學畢業設計都是以果蔬包裝設計為課題。”應李一說,2021年母親退休,在家人鼓勵下,應李一毅然辭去跨國公司的高薪職位,挽起褲腿扎根土壤,在航頭鎮當起了“新農人”。

  應李一說,之所以選擇在這里建農場,是看好當地玉米的種植傳統,想借助好品質打造品牌效應。能人帶頭,政府牽線,2022年10月,航頭鎮順勢成立了玉米共富聯盟,來自企業、大戶、農戶以及電商銷售群體等50余人、5家單位集體簽約加入,同時發布“航頭水果玉米”區域公用品牌,種植能手還受邀擔任種植導師。

  航頭鎮農業與農村工作辦公室負責人傅遠輝告訴筆者,過去,鎮里玉米種植分散,體量小,品質參差不齊,更談不上打造品牌。“如今我們以黨建為契機,整合各方力量,成立了由導師、企業、大戶和有意愿種植玉米的農戶組成的‘水果玉米共富聯盟’,實施四統一模式。”他介紹道,通過“政府+企業+農戶”的農業推廣發展模式,旨在聚焦產業發展,充分發揮致富能人示范帶頭作用,引導村民積極參與生產工作,實現共同富裕。

  據傅遠輝介紹,加入聯盟后,農戶可每月在農服中心參加技術培訓,前端種植由導師指導選種、育苗等,后期銷售環節也完全不用擔心,有專門的公司和電商平臺統一收購并協助銷售,通過這種模式將農戶納入農業現代化發展鏈,共享高質量發展紅利。

  對此,村民董國成深有感觸。他告訴筆者,自家以前種植普通玉米收益較低,想改種水果玉米又因其種植門檻高、缺乏技術指導而不敢嘗試。“現在好了,聯盟里有導師親自指導技術,包括如何分批施肥、催芽播種等格外細致,啥也不用愁。”2022年,董國成收獲了第一批水果玉米,畝產高達1500余斤,僅10畝玉米地就增收了15萬元,讓他格外開心。

  在航川村,像董國成這樣的農戶還有22人,全村種植面積多達500畝,水果玉米為村集體每年增收40余萬元,帶動周邊村民約100人就業,人均年增收可超8萬元。

  “不僅如此,我們還成立了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下屬公司,專門負責民宿運營,統一跟旅行社和各大旅游平臺對接客源,并統一全村民宿服務標準,為游客帶來高品質原汁原味的鄉村體驗,同時建立合理的村民利益分配機制,強村同時更能富民。”航川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寧德良說。

  不止是水果玉米,草莓作為建德最具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也是當地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產業之一,2022年全市共建設推出了5090畝草莓標準地,采用統一流轉土地、統一規劃、統一建設鋼架大棚等設施,并提供技術管理、統一品牌銷售等全面服務。有了草莓標準地,莓農實現了“拎包入駐”。

  “鎮里給了我們許多好政策,比如大學生創業補貼、糧油產品補貼等,我想結合自身專業,把海外農業大品牌發展經歷和時下年輕人的潮流需求結合起來,用健康、綠色的種植理念加以最新的電商宣傳模式,推廣放心的農產品。”應李一說,她的農創之行引起了許多留學同學的關注,家鄉的好政策、大變化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留學人員返鄉創業。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