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等原因對必需營養素的需求量更高。研究表明,我國老年人群認知功能障礙與多種營養素缺乏息息相關,經科學證實合理飲食、平衡營養是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重要措施之一。
蛋白質:蛋白質對老年人極為重要,每日按1.0?1.2g/kg體重供給,約占總能量的14%。如一個身高170cm的老年人,一般每天至少需要65g蛋白質。
脂肪:脂肪攝入量占總能量的20%?30%為宜,應保證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建議烹飪用油25?30克/天,大約3勺,脂肪攝入總量不超過50g/d。
碳水化合物:老年人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占總能量的55%~65%為宜,建議主食需粗細結合,增加粗雜糧的攝入,比如燕麥、玉米、全麥、小米等。每天吃水果,不建議用果汁代替水果,榨汁的過程中會破壞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對老年人而言,切碎的蘋果營養價值比蘋果汁高。
礦物質:老年人鈣吸收能力明顯下降,我國規定老年人每日鈣推薦供給量為1000mg。每天飲用牛奶500ml或等量的奶制品是鈣的最好食物來源,另外也可以多吃一些高鈣海產品比如蝦皮,每天吃上10克蝦皮就可以補鈣100mg,此外老年人也是缺鐵性貧血的高危人群,可以1周攝入1?2次動物肝臟補鐵。
維生素:由于老年人體內的代謝和免疫能力下降,需要充足的維生素來促進代謝,比如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功效,可以幫助老年人對抗日漸增多的自由基,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維生素A維持視覺功能并可以延緩控制癌前病變,維生素B1可以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代謝,維護神經系統健康。
六個原則活到“老來壽”
品種多樣、合理搭配。要保持各營養素之間的數量平衡,食物應多樣化,每周要吃到3種肉類,5?6種蔬菜和3種谷物。粗細搭配,適量攝入全谷物食物(全谷物食品或粗糧攝入量每日需保證50?150g),確保充足的糧谷類和薯類食物攝取量。常食魚、禽、蛋和瘦肉類,保障優質蛋白質供應平均。每日攝入不同種類肉類,同時要吃不少于3個拳頭大小的蔬菜或者水果,多吃深色的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如大白菜等)。每日蔬菜的攝入推薦量為300~500g,其中深色蔬菜占1/2,水果的攝入推薦量為200~350g,種類要經常換,每天1~2杯奶,常吃大豆制品,這樣才能保證營養攝入充足。
粗細搭配、易于消化。食物做得爛一些、細一些、軟一些,粗糧細做,多采用煮、燉、蒸、熬等方法來制作,便于消化和吸收。進餐時要細嚼慢咽,進餐次數選擇三餐兩點制最佳,可以在上午和下午進行一次加餐。
清淡飲食。飲食以清淡最佳,每日烹調油食用量平均為25~30g,盡量選用多種植物油。少食腌制食品,每日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5g。
心情愉悅、鼓勵共同進餐。退休后生活節奏的改變會導致部分老年人心情抑郁進而食欲低下,因此,需要調整好心情,積極參與家庭、社交活動,也可以把烹飪美食作為一種興趣愛好,三兩朋友一起享受制作健康美食、分享美食的過程。
減少靜坐、適度運動。除了從吃的方面入手,老年人千萬不要因為體質減弱而忽視戶外運動,對于老年人來說,儲備肌肉就是儲備黃金。經常到室外走走,曬曬太陽,還能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起到預防骨質疏松等疾病的作用。
定期體檢、適當補充營養。老年人群要養成定期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體檢的好習慣。當膳食攝入營養不足時,可以適當選擇營養補充劑,存在營養不良或營養狀況風險的老年人,在臨床營養師或醫生建議指導下,選用適合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切忌輕信夸大某些健康作用的保健品宣傳廣告,不要將保健品當作藥品。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