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蘋果看山東,山東蘋果看煙臺。”
在蘋果市場百花齊放的當下,“煙臺蘋果”一路高歌猛進,成為中國蘋果產業響當當的龍頭品牌。
“煙臺蘋果”是怎樣煉成的?煙臺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自2022年10月12日起,由煙臺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的“品味鮮香‘仙’果,紅透大美中國”2022煙臺仙果品牌建設項目主題宣傳暨全國媒體聯動報道正式啟動,媒體記者深入煙臺各區市,一路探尋,一路解讀:從基地種植到生產加工,從倉儲物流到終端配送,從“三產融合”到品牌建設……在不斷推動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煙臺強化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實踐,總結了不少好做法好經驗,涌現出很多先進典型,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樣板示范。無疑,煙臺蹚出了一條可學習、可復制、可推廣的果業產業化發展新路子。
品種研發
蘋果苗木繁育領航者
過硬的品質,是煙臺蘋果成為行業領頭羊的關鍵因素。作為中國現代蘋果的發源地,煙臺蘋果發展的歷程中,始終烙印著居安思危、求新求變的基因。
在蘋果果樹品種更新換代的關鍵時期,上世紀90年代,大自然園藝率先建立起全國最大的蘋果無病毒苗木省級母本園和采穗圃,進行蘋果無毒苗木的繁育與推廣,并注冊了“小草”牌苗木商標,實行品牌經營,將煙臺市蘋果苗木水準穩穩提升了一個臺階。
傳統蘋果苗木栽植模式是用種子繁殖的實生苗,開始結果較晚,盛果期果園容易郁閉,病蟲害較重,給生產管理帶來了很大難度。為攻克這個難題,大自然園藝又建立起無菌組培實驗室、成立院士工作站,引進技術和人才,專注于蘋果苗木優良新品種的研發以及脫毒組培苗木的繁育。
如今的無菌組培實驗室面積達到3000平方米左右,每年組培蘋果砧木可達300多萬株,“經過無菌培養的蘋果砧木與傳統苗木相比,優勢在于無毒,不但抗病性好,便于管理,而且果品在質量和數量上都能得到提高,同時盛果期可以提前2至3年。”工作人員介紹。
苗木是蘋果生產栽培的基礎,苗木質量好壞將直接影響蘋果品質。近年來,大自然園藝不負眾望,自主培育出首富系列、宋富系列等7種優質蘋果品種,均通過了省級審定,果苗遠銷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總數量達2億多株,創造社會效益40多億元。作為全國最大的蘋果種質資源庫,大自然園藝繁育的苗木在全國種植面積已超過400萬畝,覆蓋國內所有蘋果產區,同時,大自然園藝出品的“小草”牌苗木以嚴謹的繁育規程、純正的種性、信得過的質量、一流的服務贏得了廣大用戶信賴,已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可靠品牌。
免套袋技術
現代果業“新賽道”開辟者
上世紀90年代,山東果農開始使用蘋果套袋技術,不僅有效降低了病蟲害的發生率,還能保證果實表皮光滑、顏色亮麗。但歷經20多年的發展,這項技術的弊端日益顯現。“套袋不僅會產生高昂成本,所用紙袋以及摘袋后鋪設的反光膜,也會造成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消極影響。”瑯琊嶺小龍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景波介紹,“因此,我們開始積極尋求變革。”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王景波深知,走上“科技強果”之路是大勢所趨。
瑯琊嶺小龍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小龍合作社)敏銳地嗅到了免套袋蘋果的商機,“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老齡化,用工成本增高,‘雇工難’‘雇工貴’是蘋果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栽培免套袋蘋果不僅是消費市場的需求,也是果業產業發展的需要。”王景波說。2016年,在煙臺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以及山東省果樹所的支持下,小龍合作社經過一系列種植模式的研發創新,最終試驗成功了免套袋蘋果技術和生物疏花疏果技術,開創了現代蘋果省力化栽培新模式。
“免套袋果從育果期就沒有紙袋遮擋,充分沐浴大自然的陽光雨露,光照時間長,所以它吸引更多養分流向果實,香味、硬度以及糖度都要比套袋蘋果高,口感風味都非常好。”王景波如數家珍,“除了顏值高、口感佳,免套袋蘋果最大的優勢還在于成本低。每畝地可節約人工、紙袋、反光膜成本約6000元,把更多利潤讓給老百姓。”
王景波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蘋果種植新技術的研究、探索和創新。近年來,小龍合作社還采用高壟寬行密植栽培模式,實施了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自配試劑進行生物疏花疏果,采用生物和物理滅蟲,建成了全國首個免套袋蘋果實驗基地,不僅大大減輕了勞動管理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蘋果質量產量都有明顯提高,走出了一條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的蘋果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套“全產業鏈”:蘋果價值挖掘者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單靠“種果—賣果”賺取一次價值的傳統路子,顯然很難抵御市場風險。面對難題,煙臺蘋果如何逆風破局?
在蘋果產業領跑多年的煙臺找到了答案: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從供給側主動出擊,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提高蘋果產業全產業鏈的發展效益。至此,煙臺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鏈條完整的蘋果全產業鏈公司。
煙臺聯蕾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聯蕾食品)便是其中之一。
在聯蕾,只要是蘋果,無論大小,無論是優級果還是普通果,在精彩絕倫的構思下統統都能找到用武之地。聯蕾合作社、生鮮事業部、罐頭事業部、果汁事業部、果漿事業部,五大板塊齊齊發力,將所有的蘋果“物盡其用”。
“80以上的優級果和70?75的普通果,生鮮事業部會挑選出來作為鮮果發往國內商超以及出口東南亞;其他的果則可作為罐頭、果汁等產品的原材料。”聯蕾食品總經理王蕾侃侃而談,“我們與日本科研團隊共同研發,將罐頭及果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果皮、果渣等,再加工生產成果漿,作為烤肉的蘸料和醬油的原料再出口到日本。真正做到了一顆蘋果從果肉、果皮到果渣全方位利用,不存在一絲浪費。”
聯蕾的蘋果“全產業鏈”,充分挖掘蘋果價值,延伸產業鏈條。將所有果實回收利用,讓果農們不再憂心滯銷,這樣貼心的“全流程服務”,造福了周邊的千萬果農,讓他們的“錢袋子”日復一日地鼓起來,打造出名副其實的“果業強、果鄉美、果農富”美好景象。
打造線上平臺:“互聯網+”時代浪潮把握者
在“互聯網+”時代浪潮下,招遠市大戶莊園把握住機遇,打破了傳統的銷售模式,搭載“互聯網+”快車,積極打造線上平臺。
“除了對接商超以外,我們還在京東上進行銷售,比如京東買菜、同城配送都在做,包括抖音小黃車上個月也掛上了,慢慢來嘛。”大戶莊園項目區農業板塊總負責人趙作秉介紹,“你想做起這個品牌來,就要揣摩當下消費者的心理,單純用一些傳統的銷售模式,可能你的普及率以及品牌的成長會很慢。尤其是年輕人,可能會更多地去選擇網購,所以我想,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只要有渠道都盡管去嘗試。”
田里架起直播間,蘋果也能變身“網紅尖貨”。大戶莊園的團隊如今正變得日益年輕化,在年輕人的帶動下,抖音直播間也如火如荼地做了起來。大戶莊園項目區辦公室主任原政說:“我們最近從外面請來了專業人才,為我們建立了共享直播間。整個農場的商戶都可以去直播,從而推銷我們的果品??梢哉f直播是目前流行的一種傳播手段,讓我們的蘋果通過云端為更多人熟知,也能開辟銷售新路子!”
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如今大戶莊園的蘋果不僅覆蓋國內12個省、102個地級市,還出口到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無疑,煙臺蘋果擁有了更加廣闊的舞臺,也讓更多人品味到“大戶模式”下的甜蜜味道。
百年悠悠歲月里,在煙臺這片黃金區域,終于匯聚出煙臺蘋果這個老字號果業品牌。多年來,煙臺蘋果始終圍繞產業高質量發展做文章,憑借北緯37°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聚焦優布局、優結構、優鏈條,著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破解升級桎梏,實現自我革新??梢哉f,如今的煙臺蘋果走得步步踏實。在一次次與市場的博弈中,煙臺蘋果反應迅速、順勢而為、大膽革新,“中國果業第一品牌”的名頭也越叫越響亮。高起點謀劃、高站位統籌,作為蘋果產業的引領者,煙臺正在昂首闊步地前行,全力奔向波瀾壯闊的未來。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