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樹立大食物觀”“向設施農業要食物”作出重要指示,明確要通過設施農業等拓寬農業生產空間領域,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首次在黨的大會報告中對設施農業進行部署,將設施農業作為重要的食物供給保障來源,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高度重視。
深刻認識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重大意義
現代設施農業是利用現代工程技術與設施裝備,為動植物生長提供相對可控制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擺脫自然依賴進行高效生產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現代設施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一是種養環境更加自主可控,不受光溫土水等限制,有利于打破農業的根本限制;二是生產高投入高產出,單產水平遠高于大田生產、放牧散養等傳統模式,有利于突破農業生產效率低、回報慢、風險大的投資瓶頸;三是依賴現代科技與裝備,自動化、智能化迭代升級已成為未來趨勢,有利于帶動農業科技進步;四是能貼近大中城市布局,分布式投放產能,改變傳統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舊面貌,營造新的農業作業環境和生產形態,吸引更多具有較高知識技能的群體投入農業生產。
現代設施農業的這些特性,有利于突破傳統農業面臨的資源環境與地理空間限制、農業投入產出效率低、先進生產要素不足等多方面瓶頸制約,使得農業生產方式得到質的提升,成為推動農業跟上現代產業發展、科技進步、社會演進的重要載體。加快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是“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的切實需要,是建設農業強國、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大任務,也是拓寬農業空間領域、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抓手。
發展現代設施農業要著重實現四方面重點任務
我國設施農業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了明顯進步,2021年全國設施蔬菜占全國蔬菜播種面積的19%、總產量的30%;肉類、禽蛋、奶類年產量70%由規模養殖場提供;池塘、工廠化與網箱等設施漁業養殖產量占比超過水產品養殖總產量的50%。但也存在整體技術裝備水平不高、服務配套體系不健全、平均單產水平仍較低等問題。當前,加快設施農業發展面臨難得機遇,應立足國情農情,對接擴大內需、擴大有效投資、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重大政策,著眼滿足城鄉居民對高品質、多元化鮮活農產品不斷增長的剛性需求,優化提升農業資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加快建設現代化設施農業。
重點實現四方面目標:一是緩解逐漸趨緊的水土資源約束。在提升現有設施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基礎上,拓展戈壁灘、鹽堿地等非耕地資源和城市廢舊工廠、地下空間、建筑頂層等非農業資源,克服整體性和區域性的資源稟賦短板,為我國農業生產增加靈活空間、提供更多可調控余地。二是充分保障鮮活農產品供給。通過分布式布局,合理配置產能,更加貼近消費群體,大幅減少鮮活農產品流通損耗,提升極端環境和特殊事態下應急保供能力,進一步強化“菜籃子”等鮮活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三是帶動農業科技裝備創新。以先進植物工廠、垂直農場、立體養殖工廠、深遠海大型漁業設施為載體,發揮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示范作用,促進現代能源、科技在農業領域快速應用和更新迭代,帶動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四是吸引人才資本等要素投入農業。以設施農業高效產出、科技密集型的特征和近似工業的生產方式,吸引金融社會資本投資和高知人群創業,拉動各類建材和配套裝備投入,提供更多“農業工人”就業崗位。
加快發展現代設施農業要把握四類關鍵要素
立足現有設施農業發展基礎,加快建設現代化設施農業,大力提升發展質量,要把握四類關鍵要素。
一是把握“主體”要素。發揮政府引導作用,通過政府投資、金融信貸等政策手段,加快培育一批技術水平高、管理模式先進、帶動作用強的設施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完善用地、用電、用水等配套優惠政策,為先進設施生產減負,激發市場主體主動性積極性,加強集約高效現代設施農業建設,強化鮮活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二是把握“科技”要素。加強成熟先進技術模式、生產設施裝備、軟件管理系統的引進消化再創新,強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設施農業裝備和技術研發推廣,利用現代能源、裝備領域的技術創新推進設施農業關鍵環節改造,加快推動老舊設施更新提質,持續提升生產自動化、管理智能化水平,用科技裝備提升發展效能,突破水土資源瓶頸。
三是把握“綠色”要素。加快普及設施農業“三品一標”,選育推廣適宜設施農業的優良品種,以品種為核心發展輕簡高效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加強設施農業產地環境保護和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利用,推廣設施農業熱電聯產、設施蔬菜+光伏、畜牧水產養殖+光伏等綠色節能發展模式,擴大高品質、差異化、定制化的農產品供給,打造有影響力的設施農業公共品牌和企業品牌,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四是把握“協同”要素。以生產優勢區域為重點推進設施農業集約化發展,加強現代設施農業產業園區示范建設,集聚企業、人才、技術、資金、政策等發展要素,完善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布局,暢通育種育苗、農資裝備、植保質檢、加工包裝、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市場營銷等各個生產服務環節,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整體提升產業發展質量。
(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