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進一步提升民企信心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時間:2023-05-04 10:44:53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劉月姣 字號:【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提交了6份提案,主要聚焦民營企業健康發展、農村金融、農產品流通等多個維度。

  增強民企投資信心

  信心重比黃金。作為一家以現代農牧與食品等為主營業務的民營企業負責人,劉永好將“進一步提升民營企業發展信心”的提案作為他的“一號提案”。

  他表示,近年來,為改善營商環境和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國家和地方持續出臺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取得顯著成效,讓廣大民營企業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政策紅利。隨著疫情放開、經濟重啟,進一步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對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最大難題仍是信心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實體企業經過三年疫情沖擊,普遍處于發展低谷,雖然旅游、消費等行業已經率先出現了強烈復蘇信號,但全行業恢復仍需要一個過程;另一方面,過去幾年的民間投資下滑明顯,企業看不清方向,多持觀望態度,選擇‘躺平’不投資或少投資。”劉永好分析說。

  劉永好稱,過去幾年的民間投資下滑明顯,自己作為川商商會會長,對民營企業家目前信心不足深有感受。例如,去年川商返鄉投資額下滑了接近一半,以往返鄉投資規模在1000億左右,去年只有500多億。此外,民營企業融資成本也相對較高,這讓民營企業對未來預期不夠明確。

  為此,他建議,分類分層多維指導理解把握相關政策,有針對性開展大企業大集團和產業鏈“鏈主”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個體工商戶等不同群體不同需求的精準解讀。定期舉辦高層次的經濟形勢(宏觀形勢)分析會,幫助企業及時了解國內外經濟政治形勢,避免方向上的重大誤讀誤判。對新出臺的涉及到民營企業的重大政策、重要觀點,指定相關部門及時劃定紅線、解釋內涵或及時制定明確實施細則。

  同時,他還建議,引導更多具有行業代表性民營企業參與地方產業規劃和項目招引,保護和增強民營企業家參與發展經濟的主體地位;將更多民營企業納入地方政府、央企、國企集采庫,尤其是讓中小微企業明顯感受到平等待遇的市場空間,從實效上支持更多民營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開發長周期金融產品,“熨平”產業周期

  劉永好表示,金融在經濟發展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而我們國家農業相對比較弱,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需要創新金融支持方式。

  “以養豬為例,行業有4年左右一次的周期波動,行情好的時候賺錢比較多,差的時候也虧損不少。但是現在,往往是賺錢的時候金融機構會給予支持,但虧損的時候金融機構就會規避風險。”劉永好介紹說,“如果能夠推出覆蓋整個周期的長周期專項金融產品,也就是養豬賺錢的時候有支持、虧損的時候也有支持。這樣整個周期下來對金融機構來說總體上是平衡的,但對企業的支持則是非常重要,這是農業產業的特征決定的。”

  對此,他提出,針對農業產業周期性強的特點,金融機構研發支持農業領域的長周期專項金融產品,比如對養豬業、養禽業、大豆種植業、玉米種植業等都設立專項金融產品,幫助農業企業對抗產業周期性波動,“熨平”產業周期,提高企業對農產業進行資本投入和技術投入的信心和積極性。

  “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農村經濟帶頭人是鄉村人才的關鍵少數。農村經濟帶頭人包含了鄉村基層治理者、鄉村產業經營者、新型農業經營者等主體,加強對這類群體的培育,是撬動鄉村振興的有效支點,體現了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 劉永好表示。

  對此,他建議設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專項基金,完善農村經濟帶頭人激勵機制。積極爭取地方財政和社會各方力量支持,建立人才專項基金,用于農村經濟帶頭人的培訓計劃、項目孵化以及其他支持鄉村振興人才培養項目的專項獎勵,為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提供資金保障。完善農村經濟帶頭人激勵機制,對表現突出、成果突出的優秀人才,給予資金專項激勵,在實用技術、經營管理專業人才評選認證時給予傾斜,爭取形成集聚一批人才、發展一個特色產業、帶動一方致富的示范效應。

  把冷鏈物流行業作為建設農業強國的牛鼻子工程

  “農業最大的下游產業是食品行業,只有建成食品強國才能將我國從農業大國轉向農業強國。保證農產品和食品品質安全、減少農產品資源的浪費、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高食品供應鏈流通效率是建設食品強國的路徑及目標,而四者交集的一個重要立足點就是建設現代化冷鏈行業。”劉永好認為。

  劉永好介紹說,近年來,國家和地方都加大了對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的關注和支持。《國家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將冷鏈物流發展納入戰略層面,國家層面過去一年出臺了50多項與冷鏈物流相關的政策、規劃。然而,我國冷鏈物流行業還不同程度存在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斷鏈”、偽冷鏈、高素質人才缺乏,標準不完善、市場監管不力等問題,導致了資源浪費、效率低下、惡意競爭等現象。

  “每年因冷鏈‘斷鏈’造成約1200萬噸水果、1.3億噸蔬菜的浪費,經濟損失超千億元,極大地影響了冷鏈物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劉永好用數字說話。

  為此,他認為加強冷鏈物流行業的監管、認證和信息化水平,應該作為建設食品強國和農業強國的牛鼻子工程來抓,并提出四方面建議:加大市場規范力度,推動冷鏈流通體系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大力培育培育一批冷鏈物流龍頭企業,提升國際供應鏈管理能力和競爭力;加強農產品供應渠道監管和認證,建立食材供應全流程可追溯機制;舉國家之力優化并引導實施冷鏈基礎設施的建設。

  具體而言,他建議國家出臺系列政策法規,將冷鏈物流運輸納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疇,提升設施設備技術水平、健全全程溫控體系、優化運輸組織模式、強化企業運營監管,加大“小、散、亂”物流企業的整治力度,形成標準化、規范化、高效化的安全綠色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對冷鏈運輸車輛在貨車類別劃分上進行單獨分類,健全冷鏈食品運輸人員從業資格審定;加快建立農產品全流程追溯機制,加強農產品的流通網絡管理,支持骨干冷鏈企業參與國家及地方農產品全程可追溯建設項目建設和標準制定,并在科技創新資金引導、財政獎補等方面給予支持。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