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網商銀行成立七年來,一直堅定地扶助小微、服務三農、倡導綠色發展。在行業內首創全線上無抵押貸款“310”模式(3分鐘申請,1秒鐘放款,全程0人工干預),隨借隨還,給予客戶最大程度的靈活性,也最大化降低信貸成本。截至2022年10月,河南省76個縣區與網商銀行就農村數字普惠金融落地合作。此外,網商銀行在河南省將衛星遙感技術“大山雀”運用到了河南省內的信貸業務當中,在缺乏數據的農村地區架起“天線”,以硬科技助力農村金融發展。
主要做法
(一)縣域數字普惠金融廣覆蓋
為解決傳統模式下的普惠金融面臨的地域發展不均衡、覆蓋面不足、商業可持續難實現等難題,從2018年6月起,網商銀行在河南省率先嘗試與縣級政府簽署專門合作協議,縣級政府機關將政府在行政行為和公共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基礎涉農信息數據,例如土地確權流轉、農業補貼等數據,統一歸集到網商銀行協助當地政府建立的涵蓋區域、家庭、經營行為、個人情況的綜合信用評估體系和授信模型(數據權屬仍屬于當地政府和居民), 網商銀行據此為當地農戶提供更廣泛、更精準的數字信貸服務。該模式具有較強的增厚、補缺縣域農戶數據的作用,使大數據風控服務農戶的價值進一步增大。根據大數據結果,“縣域數字普惠金融”模式上線時間超過10個月的縣域,相比上線前,其歷史放款人數、歷史放款金額、余額客戶數、貸款余額等,均有100%以上的增長率。
(二)“大山雀”科技助力產業振興
一直以來,由于農民缺乏抵押和擔保,農業生產、加工和流通環節的風險高,再加上農村信息化程度低,金融機構難以給農戶“精準畫像”,無法準確評定農戶的信用情況,農戶貸款難一直是行業痛點。為此,網商銀行首創衛星遙感信貸技術“大山雀”,探索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結合人工智能模型算法獲取可信動態數據,將識別結果應用到涉農信用貸款模型中。2020年“大山雀”系統宣布正式商用,其特點一是高科技辨別農作物:根據衛星照片光譜識別農作物,農戶在手機圈定自己的地塊,網商銀行通過了解農戶的種植情況和生長趨勢,同時結合氣候、地理位置、行業景氣度等因素,利用風控模型預估產量和產值,給予農戶精準的授信和信貸支持;二是數據連通確認農戶信息:農戶在手機地圖圈出自己的農田后,與農業機構記錄的土地信息交叉比對驗證,實現農戶信息認證;三是衛星遙感識別受災情況:衛星遙感除了可以助力農作物識別及產量產值估計外,還可以自動識別汛期等災害下農戶的受災情況,助力金融機構定向扶持。
發展成效
目前,網商銀行在河南省77個涉農縣區落地縣域數字普惠金融合作,其中南陽市、漯河市、平頂山市、許昌市完成數字普惠金融涉農縣區的全域覆蓋;新增縣域農村客戶中,80%以上為從未獲得過經營性貸款的首貸戶。“大山雀”系統服務河南省155個縣區涉農群眾,基本實現全省縣級行政區劃全覆蓋,服務種植農戶近8萬。2021年春耕期間,向河南符合條件的種糧大戶等提供至少30天的春耕免息貸款;2022年春耕期間,組織開展了以“播春種助春播”為主題的春耕節大促活動,為符合條件的種糧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農場振興帶頭人等涉農群體提供7天到15天的短期免息貸款或7折至95折的利率折扣,活動期間,累計為河南省5.53萬用戶提供1.33億元優惠利率貸款支持;2022年夏播節期間,結合農事節氣和農業場景,以農村客戶最熟悉和認可的交互形式設計開發了夏播節系列頁面,通過夏播節優質權益供給,緩解了種植業客戶在夏播農忙時節,購買農資農具、支付土地租金、雇傭人力播種收割等場景下的融資難、融資貴的痛點問題。活動期間,累計為河南省2.1萬用戶提供1.94億元優惠利率信貸額度支持;2022年豐收節期間,開展多項免息權益助豐收,向百強縣種養殖戶、農產品電商用戶以及向符合條件的種糧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涉農群體提供了免息券和利率打折活動,活動期間,累計為河南省1.05萬用戶提供5700余萬元優惠利率信貸額度支持。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