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江西:大力推進鄉鎮賦權 打好十年禁漁持久戰
時間:2023-06-30 10:59:42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長江十年禁漁實施以來,江西省漁政執法監管面臨深刻變化,禁捕水域點多、面廣、岸線長、防范人群體量大,監管形勢嚴峻。江西省始終堅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農業農村部“三年強基礎”的工作要求,大力推進漁政執法鄉鎮賦權,延伸管理觸角,筑牢長江十年禁漁的嚴密防線。

  提早謀劃 高位推進

  江西省禁捕水域涉及長江干流、鄱陽湖及35個水生生物保護區,既有大江大湖、也有偏遠庫區,還有山林小溪,很多禁捕水域距離縣城有1?2個小時的車程,經常出現“看得見、管不了”的情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提前謀劃、積極探索,推動下放漁政執法權,并通過省委十四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出臺《關于切實做好江西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助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意見》,提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將漁政執法權賦予鄉鎮(街道)認領實施,充實鄉鎮(街道)執法力量。”為我們順利推進漁政執法權下放鄉鎮實施,提供了政策依據。

  強化協調 高效下放

  緊緊抓住“放管服”改革有利時機,加強與省政務服務辦、司法廳等部門溝通銜接,將4項縣級涉漁行政處罰權納入《江西省賦予鄉鎮(街道)縣級審批服務執法權限指導目錄》,并以江西省人民政府文件印發。明確“對使用炸魚、毒魚、電魚等方法進行捕撈等行為的處罰,對未依法取得捕撈許可證擅自進行捕撈行為的處罰,對違反捕撈許可證有關作業類型、場所、時限和漁具數量的規定進行捕撈行為的處罰,對銷售禁漁區漁獲物的處罰”賦予鄉鎮(街道)組織實施,有效解決打擊非法捕撈“最后一公里”問題,提高執法快速反應能力。

  運用考核 高質落實

  為確保漁政執法權全面下放,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該工作列入河湖長制、禁捕退捕等考核的重要內容督促落實。指導各地按照“縣級政府下達賦權事項目錄——農業農村部門與鄉鎮(街道)簽訂賦權協議——鄉鎮(街道)編制承接事項目錄——鄉鎮(街道)依法向社會公布”的程序,規范有序推進賦權鄉鎮工作。目前,江西省92%的縣(市、區)落實了賦權鄉鎮、1317個鄉鎮(街道)認領承接漁政執法權,賦權率、認領率分別達到92%和86%,每個鄉鎮綜合執法機構確定了2名以上執法人員專門負責漁政執法工作,如遇重大案件還可調動鄉鎮現有13347名執法人員參與漁政執法工作,大幅增加漁政執法力量。

  健全機制 高頻巡查

  緊盯重點水域、重點人員和薄弱環節,依托河湖長制建立完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禁捕執法監管網絡,創新設立“網格長”管理制度,按照雙重管理、分片治理等形式,壓實村組責任,用身邊人,管好身邊事。同時,充分發揮鄉鎮干部情況熟、信息多、抵達快等優勢,建立“鄉鎮執法人員+網格巡護員”聯動巡查執法機制,及時快速查處非法捕撈行為。此外,各地還發揮退捕漁民及沿岸居民懂水情、知民情、曉漁情等特點,組建協助巡護隊伍,組織開展禁捕巡查和岸線蹲守,發揮群眾自禁、自管、自治作用,有效維護禁捕水域秩序平穩向好。目前,全省已組建了203支護漁隊伍,聘請協助巡護人員2600余人。

  提升能力 高標保障

  為確保鄉鎮一級“接得住、管得好”,推動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舉辦培訓196次,加強政策解讀、提升業務知識,并采取現場指導、聯合辦案、跟班學習等方式,提升鄉鎮執法人員執法辦案能力。賦權以來,鄉鎮(街道)辦理漁業違法案件497件,有力震懾了違法分子。同時,江西省圍繞快速發現、快速反應、快速抵達、快速處置目標,統籌資金1.8億元,啟動重點水域漁政執法能力建設項目大會戰,全面建設禁捕水域“電子圍欄”,執法船31艘、躉船8座、快艇88艘,執法車75輛,摩托車84輛,基層漁政執法能力顯著增強。

  雖然,江西省禁捕退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面臨十年禁漁的嚴峻形勢,依然存在陸地快速抵達能力不足、執法隊伍人員老化、執法信息化運用不好等短板弱項。下一步,將進一步健全完善執法監管長效機制,壓緊壓實屬地監管責任,強化漁政執法和協助巡護隊伍管理,大力提升漁政智能化監管能力建設,為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打牢堅實基礎。

  (來源:江西省農業農村廳)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