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十年禁漁基礎牢
時間:2023-06-30 11:04:24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實習記者 李雅潔 字號:【

  長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也是守護好中華文明搖籃的必然要求。從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農業農村部提出了“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強基礎、頂得住,十年練內功、穩得住”的總體思路。今年,長江十年禁漁“三年強基礎”進入了收官之年。3月22日,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在湖南省益陽市召開了長江十年禁漁“三年強基礎”現場推進會,在這里,記者走進了益陽沅江市智慧漁政指揮中心、漁民新村和小河咀村,現場觀摩智慧漁政系統的運行過程,了解退捕漁民“上岸”現狀。

  智慧漁政

  守護好一江碧水

  站在湖南省沅江市千噸級碼頭上遠遠望去,只見一艘艘漁政執法船和無人機正在巡航。走進沅江市智慧漁政指揮中心,一位位工作人員正緊緊盯著面前的電腦屏幕,時刻注意著江面的禁漁執法情況。一旦智慧漁政全景艙大屏幕上發出預警聲,值班人員便會立刻查看報警點位網格管理信息,通過打開相應水域的熱成像視頻,研判是否為違捕行為,若是違捕行為,則進行派單。執法人員簽收執法單后則會立即趕往現場控制嫌疑人、收繳違捕漁網、稱量捕獲魚類。整個執法過程,都在智慧漁政全景艙大屏幕中“現場直播”,這不僅是通過監控對現場違捕行為進行證據固定,也是對執法全流程的監控。通過漁政執法辦案系統,執法人員將預警事件轉執法辦案,并錄入相關的辦案信息形成文書,形成后的文書經過三級審批后,一鍵完成組卷歸檔。一場水上“風波”,便在“智慧漁政”的全程參與下,迅速消弭。

  沅江市智慧漁政指揮中心是全國首個漁政監控項目、全省首個智慧漁政+秸稈焚燒監管平臺,包括143個全彩監控點位、2個指揮調度中心和相關視頻會議系統、船舶定位執法設備、手持終端、云廣播系統,構建市、鎮、村三級禁捕網格化管理體系,同時有效將生態修復監管、漁民幫扶信息、漁民新村建設及船舶監管納入了管理系統。江市智慧漁政指揮中心運行以來,共處理派發各類預警工單2613起,查處、輔助辦理非法捕撈案件27起,違規垂釣3800余人次。

  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做好長江全面禁捕工作是促進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增長的重要舉措。據統計,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共查辦非法捕撈等涉漁行政案件18525起,查獲涉案人員20543人,查獲涉案船舶1743艘,清理涉漁“三無”船舶4565艘,清理違規網具18.4萬張(頂)。水生生物資源和多樣性均呈現恢復向好趨勢,據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的2022年全流域長江江豚科學考察,長江江豚種群數量達到了1249頭,洞庭湖江豚數量由2017年的110頭增加到2022年的162頭,20多年未見的長江鱘、鱈魚再現洞庭湖。“微笑天使”江豚數量的回歸是長江水生生態環境正在持續變好的縮影之一?,F在,水清了,岸綠了,人們經常能看到江豚躍出水面。除了江豚,長江區域部分物種分布區域也明顯擴大。2022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監測到魚類193種,比2020年的168種增加了25種。

  歡喜“上岸”

  轉產就業有保障

  依法懲戒破壞水生生物資源行為的同時,也要做好退捕漁民生計保障工作,才能不斷推進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和水域生態保護修復。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長江禁漁也不是把漁民甩上岸就不管了,要把相關工作做細做實,多開發就業渠道和公益性崗位,讓漁民們穩得住、能致富。據統計,截至2022年末,中央和地方累計落實補償補助資金269.98億元。16萬多名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需求的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實現應幫盡幫,22萬多名符合參保條件的退捕漁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

  “現在住房、看病、(孩子)就學問題全部都解決了,生活品質比原來高了很多。”走進湖南省沅江市的漁民新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安置房。3月22日,在漁民新村的辦事大廳里,記者見到了一位前來辦事的退捕漁民。從事多年漁業捕撈的他表示,雖然剛上岸的時候有些不適應,但現在轉產就業后也能達到和原來打魚一樣的收益,還有政策扶持,日子越過越好了。

  據介紹,漁民新村計劃總投資9.98億元,總住宅建筑面積210848平方米,共1404套房屋。建有漁文化博物館、鄰里中心、漁民社區、幼兒園,建成后將成為洞庭湖退捕漁民安置樣板區、洞庭湖漁鄉文化綜合展示區、洞庭湖漁民轉型發展示范區、洞庭湖生態文明實踐教育基地;更將成為洞庭湖區靚麗的地域文化名片。

  目前,集中安置區建設項目工程已進入掃尾階段,有10棟房屋已全部完工,正待交驗。正在漁民新村看安置房的一位退捕漁民談到今年就可以入住新房,臉上止不住的歡喜。像他這樣的退捕漁民還有很多,住在洞庭湖心洲島上的專業漁民村的1229戶3361名上岸漁民都將在漁民新村得到安置,迎來新的生活。

  從偏遠的荒島漁村到美麗的漁家新村,從昔日簡陋的連家船到今天漂亮的城市房,漁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進一步確保退捕漁民有出路、生活有保障,沅江市對現有退捕漁民開展了淡水養殖、蘆菌栽培、育嬰員、家政服務員等技能培訓。成立了沅江市禁捕退捕漁民安置保障“一對一”工作小組,抽調490名工作人員組成包村工作組,對2407戶漁民6473人開展9次集中走訪,共收集漁民訴求3881條,并分類處理,逐一研究解決,努力實現退捕漁民“零”信訪、退捕漁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當地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轉型發展

  古老漁村換新顏

  三月末的沅江,綿綿春雨滋潤著土地,洗去了冬日的殘跡,喚醒了萬物的復蘇。來到小河咀村,記者發現,這里與人們普遍印象中的漁村大有不同,既沒有泥濘不堪的小路,也沒有年久失修的老舊房屋,有的,是別具一格的漁家庭院和光潔筆直的柏油路;是遠離城市喧囂的靜謐美麗;是一泓碧水搖曳于藍天之下,微風輕拂,給人無限遐想。在這個長江退捕漁民的新家園里,不僅能感受到漁鄉風情與現代藝術恰到好處的融合,還有著滿滿的漁鄉味和煙火氣。

  地處南洞庭腹地的小河咀村是沅江市專業漁村之一,總面積1.3萬余畝,其中水域面積占比87.7%,境內天然湖洲、湖汊蜿蜒盤繞,白沙長河岸線綿延曲折。緊鄰沅江主城區,信息發達,資源豐富,尤以“銀魚美”出挑。

  過去,小河咀村村民世代以捕魚為生,長江流域十年禁捕退捕工作實施以來,村里面臨著漁民轉產轉業難、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鄉村治理難等“老大難”局面。

  如何解決這些難題,沅江市委、市政府決定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充分利用小河咀村原有的自然資源優勢及產業基礎,加大資金投入,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充分發揚漁鄉文化。

  現在的小河咀村有東西南北4處廣場,2個親水平臺,6處風雨長廊和花架,兩座生態停車場和一處造型別致的公共廁所;道路兩旁種植了金絲楠木、美國紅楓、垂柳、紅葉石楠等十幾種樹木;漁民們在這里辦起了農家樂,香噴噴的農家飯以及藜蒿粑粑等地域特色美味佳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形成了以“漁隱”為主題的“深休閑、微度假、慢文化、細體驗”的特色。小河咀村成了“綠起來”“美起來”“凈起來”“好起來”的美麗家園,村民安居樂業,日子越過越紅火,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在這樣的漁村里,能切實感受到漁鄉文化的獨特魅力,清新的空氣和美麗的自然景色讓人陶醉,漁民們臉上一個個充滿質樸幸福的微笑更是溫暖了心底。

  奔流不息的長江源源不斷地滋養著兩岸人民,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江禁漁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十年禁漁,是為年年有魚。長江十年禁漁“三年強基礎”是打牢夯實思想基礎、保障基礎、能力基礎、生態基礎、社會基礎的關鍵階段,這次召開的長江十年禁漁“三年強基礎”現場推進會強調,要持之以恒做好長江十年禁漁各項工作,確保“三年強基礎”各項任務順利收官。在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全面推進下,年年有魚,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