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近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形成了不少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有益經驗。接下來,銀行業如何創新求變,探索更多支持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是每一家銀行機構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筆者發現,一些銀行機構已開始布局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新思路。從宏觀看,進一步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用科技賦能農村金融、深入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這三個方面或將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鄉村振興接下來重點發力的方向。
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應該看到,無論是要穩定糧食生產,還是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都需要解決資金問題,需要大量的中長期信貸投入。
“金融要滿足好服務好鄉村振興需求,就要不斷地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杜志雄認為,當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仍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首要一點就是農村金融服務機構較為單一、缺乏整體系統性安排,這導致金融服務有效供給不足、農村金融效率相對較低。
可喜的是,近年來,無論是國有大型銀行,還是地方中小型銀行,都加大了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工作力度,并取得了顯著成績。截至2022年6月末,我國涉農貸款余額47.1萬億元,比2017年末增長52.2%;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9.91萬億元,比2017年末增長94.5%。
專家建議,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要發揮不同類型、不同層級金融機構合力。一是發揮好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積極作用,對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和鄉村建設行動提供有針對性的中長期信貸支持。二是推動大型商業銀行適度下沉業務層級,立足本行優勢,創新產品設計,優化網點布局,持續提升錯位競爭能力,增加首貸客戶數量,更好地服務好農業龍頭企業。三是發揮好城商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及村鎮銀行的主力軍作用,堅守支農支小定位,切實滿足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金融需求。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有代表委員提出,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開發性金融與合作性金融協調發展,目前,合作性金融發展是需要補齊的短板。“目前來看,我國農村金融的服務主體主要是商業性金融。隨著金融科技等技術的深化和普及,依賴團體信任的合作性金融的發展空間雖然還存在,但很可能受到進一步的擠壓。未來發展合作性金融,需要注意構建激勵相容的內部合作機制。”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金融系主任何婧表示。
推進農村金融數字化發展
田野“沃土”是金融服務的“熱土”。實際上,對于銀行業金融機構來說,支持鄉村振興不僅是響應國家政策的需要,也是自身轉型發展的重大機遇。目前,一些銀行積極探索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的新打法、新舉措,成效明顯。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表示,建設銀行通過加強金融科技應用,讓金融服務有效觸達農村、農戶。同時,該行堅持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的思路,為涉農主體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助力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建設銀行聚焦全國4500家農批市場、3萬家農貿市場,打造‘裕農市場’生態場景,為市場中的各類涉農經營主體提供綜合化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2月末,‘裕農市場’貸款余額111億元。”田國立介紹說。
郵儲銀行則持續推進“三農”金融集約化運營改革,不斷提升客戶經理效能,降低作業成本,做到流程更簡、風控更優。2022年,該行小額貸款線上放款筆數占比超95%。依托郵政集團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優勢,郵儲銀行為廣大農村客戶提供電商、寄遞、金融等一攬子綜合服務,助力解決農民銷售難、物流難、融資難“三難”問題;深化與政府、擔保、企業等平臺合作,將金融服務嵌入更多農業農村場景,建立多方聯動的鄉村振興服務生態。
西北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系講師原曉惠認為,隨著數字鄉村等關鍵領域不斷取得突破,農村金融數字化發展將成為涉農金融服務模式發展的新方向。眼下,銀行機構正在積極探索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基于大數據和特定場景進行批量獲客、精準畫像、自動化審批,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農村地區長尾客戶的服務效率和服務半徑。
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應該看到,農村地區信用體系不完善、信用數據缺乏、抵押擔保措施不足仍是制約涉農金融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受訪專家認為,接下來,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重點發展農戶信用貸款,完善數據信息共享機制,深入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深化銀村合作,大力推廣“整村授信”。
“信用體系和信用環境建設是農村金融機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何婧對此分析認為,一是從對象來看,提高農村信用體系的覆蓋面,不僅需要完善農戶個人的信用體系建設,還需要將家庭農場、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納入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二是從技術來看,將傳統依靠軟信息的信用評級與依靠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方法的信用評級相結合,提高評級的準確度;三是從適用范圍來看,信用體系建設可以與鄉村治理、鄉村黨建等多主體相結合,降低評級成本,提高評級的適用范圍。
據了解,近年來,郵儲銀行在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方面作出頗多努力與探索,積極開展信用村和信用戶評定,探索推進農戶普遍授信,為廣大農戶提供“小額度、廣覆蓋、純信用”的線上貸款服務。截至2022年末,郵儲銀行累計發放小額貸款超過7萬億元,服務6000多萬人次,筆均金額10余萬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