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十年農業展望 穩產保供強農
時間:2023-07-13 10:29:19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毛緒強 字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農業強國目標的核心要義是能夠依靠自身力量解決吃飯問題,實現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保障安全可靠。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速放緩,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全國農產品生產與貿易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加大,國內龐大人口基數疊加消費持續升級,糧食需求仍在剛性增長,端牢飯碗壓力不斷加大。

  4月20日,在北京召開的2023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上,《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3—2032)》(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總結回顧了 18 個(種)主要農產品 2022 年市場形勢,對未來10年尤其是2023年、2027年和 2032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的生產、消費、貿易、價格走勢進行了展望,對存在的不確定性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未來10年,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農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穩住了基本盤,夯實了壓艙石,為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基礎支撐。糧食逆境再奪豐收,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基礎持續穩固。2022年糧食播種面積17.75億畝(1.18億公頃),比上年增長0.6%;全國糧食總產量達6.78億噸,比上年增長0.5%,連續8年保持在6.5億噸以上。

  大豆油料產能提升工程迎來“開門紅”,2022年大豆種植面積15366萬畝(1024.40萬公頃),比上年增加2743萬畝(182.87萬公頃),增長21.7%;產量首次邁上2000萬噸臺階,全國大豆產量達到2029萬噸,比上年增加389萬噸,增長23.7%,大豆自給率提高了3個百分點。

  油菜種植面積10902萬畝(726.80萬公頃),增加近400 萬畝(26.67萬公頃),花生、油葵等面積保持穩定;全年油料產量3653萬噸,比上年增長1.1%。

  畜牧業生產穩定增長,2022年豬牛羊禽肉產量9227萬噸,比上年增長3.8% ;其中,豬肉產量5541萬噸,增長4.6%,豬肉產量恢復到正常水平;牛肉產量718萬噸,增長 2.9%;羊肉產量525萬噸,增長2.1%;禽肉產量2443萬噸,增長2.6%;禽蛋產量3456萬噸,增長1.4% ;牛奶產量 3932 萬噸,增長 6.8%。

  《報告》預測,未來10年,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將持續構建,農業強國建設將取得顯著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農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未來10年,在全面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和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等有利條件下,中國糧食安全根基將得到持續鞏固,15.46億畝(1.03億公頃)永久農田將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1億畝(733萬公頃)以上。展望期末,糧食播種面積預計將增加到18億畝(1.2億公頃)左右,其中谷物面積有望達到15億畝(1.00億公頃),大豆面積不斷擴大到2.01億畝(1340萬公頃)。

  隨著農業關鍵核心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和種業振興行動深入實施,培育出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種源和節水高抗新品種,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加速推進,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短板不斷補齊,農業科技增產提效顯著,未來10年預計糧食單產水平將提高9.8%,其中玉米、大豆單產分別將達到 499千克/畝(7485千克/公頃)和183千克/畝(2745 千克/公頃),較基期分別提高17.8%和39.3%。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健全完善,食物來源渠道進一步拓寬,展望期內糧食產量年均增長1.2%,預計 2032年將達到7.67億噸,其中大豆和油料自給率持續提升,大豆產量、自給率分別將達到3675 萬噸和 30.7% ;蔬菜和豬肉生產更加穩定,分別保持在8.0億噸和5600萬噸左右,禽肉、奶類和水產品產量分別將增至2926萬噸、5602萬噸、7248萬噸。

  未來10年,農產品消費不斷升級,多樣化、優質化、營養化消費需求逐步增加

  《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糧食消費量7 .98億噸,比上年減少2.9%,主要原因是小麥飼用消費下降明顯。受新冠疫情多點散發、下游消費偏弱等因素影響,棉花消費需求明顯下降,比上年減少 5.0%,食用植物油和奶制品分別減少6.5%、1.7%。收入持續增長和畜牧業生產擴大帶動居民消費升級明顯,水果、肉類消費量不斷增加,分別比上年增長 1.0% 和 1.6%。

  《報告》預測,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和居民收入不斷提高,消費升級趨勢明顯,農產品需求總量剛性增長伴隨消費結構快速升級,居民膳食結構優化加快推動農產品消費由糧菜為主向多樣化轉變。未來10年,糧食需求增長主要來自飼用消費較快增長,飼用消費將增長13.4%,人均口糧消費呈下降趨勢,大豆食用消費將增長34.8%;蔬菜消費量保持平穩增加,年均增長0.6%;奶制品、水果、水產品消費呈現較快增長,年均增速分別為3.3%、1.9%、1.0%。

  未來10年,農產品貿易結構不斷優化,進口渠道更加多元化

  《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大宗農產品進口有所下降,國際市場補充作用仍然明顯。2022年糧食進口14687萬噸,比上年減少10.7%,其中玉米進口2062萬噸,減少27.3%,大豆進口9108萬噸,減少5.6%;食用植物油進口636.3萬噸,比上年減少38.8%;棉花進口192.9萬噸、食糖進口533萬噸,分別比上年減少10.0%和15.9%。肉類進口量613 萬噸,比上年減少22.8%,其中豬肉進口減少52.6%。具有國際貿易比較優勢的蔬菜出口量達 1183萬噸,比上年增長6.5%。

  《報告》預測,未來10年,在持續推進高水平農業對外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等背景下,中國農產品貿易將繼續增長,同時貿易結構將明顯改善,糧食進口將下降19.7%,其中玉米、大豆對外貿易依存度持續下降,玉米進口逐步回落至700萬噸以內,大豆進口將從近年來高位降至展望期末的8356萬噸。

  糧食出口主要來自大米,展望期內預計大米出口量將增長24.0%。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的蔬菜、水果和水產品出口繼續較快增長,分別年均增長1.9%、8.2%、1.7%。農產品貿易伙伴日益增多,與東南亞國家、南美國家和黑海地區的農產品貿易不斷加強,糧食等農產品進口市場集中度呈下降趨勢,大豆、玉米和食用植物油等大宗農產品進口來源呈現多元化。

  未來10年,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不斷完善,價格總體呈現溫和上漲趨勢

  《報告》顯示,2022年三大主糧價格穩中有分化,稻谷總體持平,小麥偏強運行,玉米高位回落趨穩;國產大豆價格總體上漲。豬肉價格較上年下跌,禽肉、牛羊肉和水產品價格以漲為主;食用植物油大幅上漲,棉花、食糖價格因需求不振弱勢運行;蔬菜、水果價格季節性波動。

  《報告》預測,未來10年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不斷完善,反映供求關系的價格信號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更加明顯,農產品優質優價特征明顯,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棉花目標價格等政策將繼續實施并完善。隨著人口進入負增長,勞動力成本將不斷上漲,加之化肥、農藥等農資成本提升,展望期內大多數農產品價格呈上漲趨勢,其中糧食價格運行相對平穩,棉油糖作物由于競爭力提升,價格受到國際市場影響將有所減弱,果菜魚價格波動幅度有所減小,肉蛋奶價格將更加靈敏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

  由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所主辦的中國農業展望大會至今已舉辦10屆。10年來,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總共發布10份《中國農業展望報告》,釋放18個(種)的主要農產品生產、消費、價格、貿易等預測性信息,對預測當年的主要農產品生產量平均準確率為96.8%,主要農產品消費量的平均準確率為96.7%,充分發揮了信息引導生產、穩定預期、服務決策的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