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匠心龍泉 一“芝”獨秀
時間:2024-07-04 14:59:23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孫小飛 字號:【

  甌江上游,白云寥寥、碧水淙淙;浙南山地,林蔭幽幽、山巒綿綿。

  歲月千載、江山永恒,獨特的自然人文環境造就了這里獨有的地域文化傳統以及富有創造力和創新性的文明精神:距今1700多年的龍泉窯是宋代六大名窯之一,以出產青瓷世界聞名,龍泉青瓷色澤清雅、溫潤如玉,其傳統燒制技藝入選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2400多年歷史、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龍泉寶劍是象征誠信高潔的君子之器,彰顯龍泉人俠肝義膽的英雄情懷,其傳統鍛制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仙草”靈芝自5000年前的上古時代就有記載,于北宋時期被龍泉人開采利用至今,1996年被授予“中華靈芝第一鄉”的稱號,龍泉靈芝種植系統入選浙江省農業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龍泉一直在探索。

  春夏之交,漫步龍泉溪畔;青綠之間,感受這座承載著千年文明的古老地方,品味獨具特色的靈芝文化在傳承與創新之間,煥發活力生機。

  一

  “草之有芝,猶鳥之有鳳,獸之有鱗,從古相傳,以為瑞物。”

  靈芝,作為我國中醫藥的瑰寶,自古以來,被賦予祥瑞之意,有“仙草”之稱。有關靈芝的傳說故事,神秘且美麗,靈芝文化,源遠流長。

  “道地靈芝”是龍泉靈芝的獨特之處:

  環境道地——龍泉市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境內青山蔥蘢,森林覆蓋率達84.7%,林木資源豐茂,尤其是特有的硬木樹種是段木靈芝種植之必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良好的氣候與土壤條件,恰好適宜靈芝生長。

  技藝道地——據考證,龍泉靈芝種植技術始于北宋,通過家庭傳承、師帶徒等方式在民間世代流傳。至20 世紀 80 年代,人工種植靈芝技術在龍泉逐漸推廣,段木靈芝成為帶領龍泉人走上致富之路的“加速器”。2017 年起,還原段木靈芝工廠化生產種植法得以創新開發,現代化的種植技術獨具特色,龍泉靈芝產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文化道地——走進青瓷博物館,宋代青瓷靈芝盤、明代青瓷靈芝雙耳瓶等出土的瓷器文物上均可見靈芝的造型裝飾,靈芝作為文化符號被賦予著更深層次的內涵價值;參觀香菇博物館,龍泉千年的菌菇栽植歷史得以浮現,流傳下來的“砍花法”“驚蕈術”在當代仍然散發著科學的魅力,菇神戲、菇神廟還承載著當地菇民們對大自然原始的樸素思想;再看靈芝博物館,園中除了陳列著不同品種的野生靈芝外還保留著北宋靈芝磚雕和明清靈芝木雕等系列與靈芝文化相關的歷史文物,龍泉獨特的靈芝文化在這得以追溯。

  香菇博物館和靈芝博物館是由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天和農業集團董事長吳子敬個人出資1億余元建造的民間博物館,歷時有10年之久。龍泉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當地的農耕文脈。

  二

  在蘭巨鄉梅地村野生靈芝谷,新一年的靈芝培育工作已提上日程。

  靈芝的生產品質依賴溫度、濕度等多種因素。傳統的種植方式分為純野生和大棚種植兩種。純野生靈芝市場認可度高但產量低,大棚靈芝產量雖高但市場認可度卻不如野生靈芝。為能兼顧優勢,提高產品競爭力,祖輩三代都與食用菌“打交道”的項永年開啟了人工培育準野生靈芝的試驗。

  項永年的理念是將人工培育出的段木靈芝菌棒移植到林地里生長,起初由于經驗不足,品種不適、濕度不夠等問題突出。但項永年并沒有氣餒,他聯合村里農戶成立家庭農場,建設靈芝基地,充分利用山谷優勢,營造適宜各種菌棒生長的生態環境,經過多年摸索終于取得成功。他將這一方式定義為準野生靈芝種植。

  “大棚種植的品種實際上一年種植一次就不能再種了,而我這里的準野生靈芝品種可以做到年年持續種植,”項永年介紹,“經專業檢測,在確保產量的同時,我們培育的準野生靈芝品質不比純野生靈芝差,甚至多糖指數比純野生靈芝還高。”

  為此,項永年成立了浙江省首家準野生靈芝基地,致力于野生靈芝的試種育種種植,相繼攻克準野生紫靈芝、樹舌靈芝種植等技術難題,申請了近10項發明專利,有效帶動了野生靈芝的種植推廣。

  原生態種植理念是對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和技藝的創新與傳承,更為當下和今后的芝農們提供了寶貴的古法農耕智慧。

  漫步在野生靈芝谷,你會聽見溪流汩汩、看見青綠滿目、聞見草木甜香……

  跟著項永年上山,他繼續介紹:“我這里除了地下長著野生靈芝外,山上樹上還長著很多中藥材。你看這有鐵皮石斛、三葉青、七葉一枝花……我曾經全部采集過讓專家去鑒定,結果一共有232種中藥材。”

  “林—菌”“林—藥”共育的林下經濟模式在這得到了有效應用。2021年,梅地村成功流轉公益林地2000多畝,用于擴大林下經濟,入選了浙江省林業局首批“一畝山萬元錢”科技推廣高質量示范基地名單。2022年,靈芝谷有效帶動村里農戶120人在家門口就業,人均增收有1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的野生靈芝谷,形成了集育種、種植、加工、銷售、研發、旅游于一體的靈芝全產業鏈。準野生靈芝種植已經成為了當地富民強村的重要產業。

  三

  2023年11月16日,第四屆中國(龍泉)靈芝大會成功舉辦。在產品展區,除了擺放著千姿百態的原生靈芝外,破壁靈芝孢子粉、靈芝孢子油、靈芝咖啡等系列靈芝深加工產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豐碩的產業成果依靠的是現代化生產技術,這不得不提及一位古稀老人——浙江雙益菇業原董事長葉圣益,他被當地人稱作靈芝產業塑強路上的“大功臣”。

  8年前,龍泉靈芝遇到了發展瓶頸,存在原木不好處理靈芝檢測農藥殘留、土質重金屬超標等問題。龍泉市高度重視,積極推進以現代化生產方式革新靈芝產業發展,但在當時國內工廠化生產靈芝還沒有先例,創新這項技術可謂困難重重。已經69歲高齡的葉圣益臨危受命,經過多年試驗摸索,實現了以機器還原段木種植,創建了代料工廠化種植靈芝的種植模式。

  “現在,龍泉靈芝的發展瓶頸已經全部得到解決。”葉老說道,“龍泉靈芝的道地之處在于使用當地的原材料,我們爭取把龍泉靈芝的特點優點保留下來,原材料取自山上原木并且還能充分利用一些邊角料用機器還原成段木,然后進行袋裝滅雜菌后,再將靈芝菌種進行接種,最后放在種植房進行菌絲培養。在種植房內,我們用智能監控系統控制房內的溫度、濕度以及空氣質量。通過增加空氣濕度,靈芝培育已經不再需要覆土種植。通過這種方式培育出來的靈芝既是原料生產又能保證品質,一方面解決了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問題,一方面還可以科學有效控制靈芝生長的環境因素。”

  “工廠化的種植方式實現了靈芝反季節規模化種植,從一年生一季,到現在一年可以收獲兩季的靈芝子實體和孢子粉。”現在的浙江盛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老的女兒葉松梅介紹道,“這大大提升了靈芝產品的生產效益。”

  近年來,龍泉市通過不斷轉變生產理念、轉化生態效益,深入推動靈芝產業高質量發展。如今,培育集靈芝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龍頭企業共有 18 家,其中國家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骨干農業龍頭企業4家、省級規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1家、省級示范性家庭農場3家。

  4月22日,在2024食用菌全產業鏈(廈門)創新博覽會上,“龍泉靈芝”以61.17億元(含龍泉靈芝孢子粉19.09億元)獲得了2023中國食用菌產業靈芝類區域品牌價值評價榜首。

  四

  千年時光里,厚重的文化底蘊賦予了龍泉人獨特的精神力量——

  吳子敬說:“我是菇民的后代,隨著老一輩菇民越來越少,搶救性保護香菇文化、靈芝文化迫在眉睫。”項永年說:“村里人對我太好了,所以我想盡辦法也要把村子帶動起來。”葉圣益說:“我在這搞了一輩子食用菌了,不能眼看著龍泉靈芝消亡。”

  匠心的傳承是文化綿綿不絕的密碼,精神的延續是民族生生不息的靈魂。瓷與劍、香菇與靈芝逐漸成為了代表龍泉人特定的文化符號。

  謀勝之道,關鍵在人。文明賡續需要薪火相傳、代代相守——

  在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千畝食用菌產業示范園已經建成;在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板溪鎮渠溝村,龍泉菌種的食用菌在種植基地里正茁壯成長……這些地方也都有龍泉人的身影。

  龍泉培養了數千名的“菌師”“農師”,分別在四川、貴州、江西等15個省市發展食用菌、段木靈芝產業,他們將種植技術傳授給當地農戶,帶動其一起走向致富路。讓龍泉受益的還有,這些龍泉人將原材料、技術帶出去,帶回來的是靈芝產品的加工與銷售,這讓龍泉也成為了靈芝產業原材料、技術與產品的集散中心。

  在龍泉,傳統文化的活化利用水平在不斷提升,人文精神的內核動力在不斷凝聚,賦能社會發展的經濟成效日益顯著……

  龍泉,正奮力書寫著新時代農耕文化新篇。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