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麗水的綠水青山間,“大地流彩——全國鄉村文化振興麗水行”活動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農業文化遺產地代表以及熱愛鄉村文化的各界人士,共同探討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之道,謀劃鄉村文化振興的未來之路。
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主席 劉堅
希望浙江省麗水市發揮農業文化遺產在淳化民風、凝聚民心、引領風尚等方面作用,推動鄉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推進遺產地文旅康養、農事體驗、良品培育等融合發展,促進農業文化遺產活態傳承;吸收數字化、智慧化、智能化新技術,在推進文化傳承與發展新質生產力上闖出新路。
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司長 唐珂
推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要深入發掘遺產的獨特文化內涵,利用多樣化的特色資源優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使農民在精神和物質層面雙獲益。一是深入挖掘鄉村文化,為農遺產品賦予中國味道、中國品味;二是從資源稟賦、人文歷史、時代精神、市場法則、品牌價值等多方面講好農遺故事,賦能中國品牌;三是舉辦系列活動培樹農遺品牌,讓“農遺良品”附加值更高,讓農遺產業更有奔頭。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楊大海
近年來,浙江省保護利用歷史文化 (傳統)村落2920個,成功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5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7項,總數均居全國第一,鄉村歷史文化根脈得到傳承保護。浙江將全面啟動“鄉約浙里”6+1鄉村文化系列活動,引導優質文化資源下沉,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振農民群眾精氣神,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浙江省麗水市委副書記、市長 朱林森
千百年來,勤勞智慧的麗水人民秉持“道法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創造了精湛獨特的農耕文化,留下了一批璀璨奪目的農業文化遺產。2005年6月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對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作出重要批示,叮囑我們“關注此唯一入選世界農業遺產項目,勿使其失傳”。多年來,麗水牢記囑托,持續深耕農遺高質量發展,目前有青田稻魚共生、慶元林菇共育兩項全球重要農遺,云和梯田系統、縉云茭鴨共生兩項中國重要農遺。2022年7月,麗水成功舉辦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2022年9月,麗水市通過法定形式將6月5日確立為麗水市農遺保護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閔慶文
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依托優良的品種資源、農耕技藝和生態環境,生產出許多具有文化內涵的生態農產品。這些“農遺良品”既可以是服務健康中國建設的“保健品”,又可以是服務高端消費需求的“奢侈品”,還可以是服務鄉村旅游發展的“伴手禮”。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 宋民
山東是農業大省,也是文化大省,擁有數量眾多、形態多樣、內涵豐富的農業文化遺產。近年來,山東省各級政府攜手共奮進,堅持機制創新,強化挖掘保護;堅持多措并舉,強化文化自信;堅持文化賡續,強化傳承利用。初步形成了省級、國家級、全球農業文化遺產三級梯次推進工作格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