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農業保險護航“三農”更有力
時間:2024-08-08 15:01:52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何珂 字號:【

  “1400多畝水稻,估計今晚全部種完,如果還不下雨,就麻煩了。”6月18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強青家庭農場負責人王世青望著天,“天氣預報說,雨就快來了。”

  5月1日至6月15日,安徽沿淮淮北平均降水量23.5毫米,偏少82%,平均無降水日數41天。入梅之后,合肥以南地區又普降暴雨,導致一些地方受災。

  面對當前北旱南澇態勢,農業生產如何不再“靠天吃飯”?因此,農業保險走向“前臺”。

  2007年,中央財政首次撥付10億元用于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由此為農業生產撐起一把遮風擋雨、平抑風險的“防護傘”。至今,中國農業保險保費規模已突破千億元大關。今年起,全國全面實施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

  新舉措將如何幫農民抵御農業風險?又如何在發揮保險“穩定器”作用的同時組合施策讓“飯碗”端得更穩、助農民穩定增收?

  從保基本到保收入 更好保障種糧收益

  最近的天氣,讓王世青想起了2022年,“那年,水稻田旱得厲害,多虧有‘全險’保障,家庭農場才能發展起來。”

  王世青說的“全險”,是完全成本保險。“相較于過去的物化成本保險,‘全險’保障高多了,比如說剛收獲的麥子,每畝地交11元多,保額有860元,水稻的保額更高,有1000元。一旦遭遇大害,能得到不少賠償。2022年的旱情嚴重,水稻受災嚴重,保險查勘定損之后,很短時間內就將20多萬元的理賠款支付到賬。”王世青說,“全險”賠償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損失。

  在農業里,物化成本指化肥、種子、地膜這些生產過程中的直接投入,對這些進行保障的農業保險就是物化成本保險。完全成本保險責任涵蓋主要自然災害、重大病蟲鼠害、意外事故等,保障物化、土地和人工等農業生產總成本。

  前不久,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通知,從今年起,在全國全面實施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

  這是農業保險發展的一項重要政策,原來只承保物化成本,現在還覆蓋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保險金額從約為畝產值的40%提高到畝產值的80%左右,風險保障水平提高一倍。這不僅有利于三大糧食作物的生產可持續,保障糧食安全,也進一步保障種糧農戶收益。

  “近年來,我們積極探索大宗農作物保險‘提標、增品’,不斷推動大宗農產品覆蓋面和保障水平提升,實現農業保險由‘保物化成本’向‘保完全成本’升級。2023年,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承保面積8085.19萬畝。”國元保險有關負責人介紹,同時還擴大農作物補充保險覆蓋面,承保面積680萬畝,同比增長209%;擴大玉米種植收入保險面積,承保面積50.04萬畝,增長3835%。

  災后賠,也要災前防。

  6月18日14時,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對淮北、亳州、宿州、阜陽啟動抗旱四級應急響應。

  “太久沒下雨,果樹葉片開始枯黃了。”最近,利辛縣城北鎮種植大戶劉少偉一直忙著抗旱,“500多畝地,看著地面越來越干,俺心里急得很。好在國元保險給我們捐贈了水泵,還邀請了農業、氣象專家現場指導如何防災減損。”

  在懷遠縣徐圩鄉殷尚村,共有1.22萬畝地,由于干旱,玉米一直遲遲無法播種。“保險給村里捐贈了10個水泵,還積極幫助我們解決用水難題,現在村里的玉米播種面積已經達到90%以上。”懷遠縣徐圩鄉殷尚村村書記說。

  從保糧食到保特色 產業發展底氣更足

  近日,走進位于合肥市廬江縣龍橋鎮的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廬江縣放馬灘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放眼望去,整齊劃一的稻蝦田廣闊無垠,20多條捕蝦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捕撈。

  而距離示范區不遠的小龍蝦加工廠內,多條生產線正在有序運轉,挑揀、清洗、浸泡、蒸煮、分選等10多道小龍蝦加工工序,在流水線上高效完成。

  “目前,合作社種養基地總面積達2.5萬畝,我打算明年擴大千畝種養面積。”廬江縣放馬灘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保林笑著說,“敢闖、敢干的背后,是農業保險給的底氣。”

  吳保林介紹說,他投保了小龍蝦養殖保險和小龍蝦價格指數保險。

  這類保險有何作用?國元保險廬江支公司負責人王超解釋,小龍蝦養殖保險是保障小龍蝦養殖過程中因自然災害、病害、意外事故造成的產量損失。廬江縣小龍蝦養殖保險的保額為2000元/畝、保費為120元/畝,“蝦農”參保只需承擔保費的20%,即24元/畝,其余由市、縣兩級財政承擔。而小龍蝦價格指數保險保障養殖戶的銷售收入,小龍蝦的結算價格低于小龍蝦的保險約定市場價格時,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進行賠償。

  “無論是淡水魚、小龍蝦、河蟹,還是蛋鴨、肉牛、蓮藕,村民們都能買到相應保險解決后顧之憂,收入更有保障,發展特色農業的信心也更足了。”王超說。

  國元保險有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創新板栗、青梅、肉牛目標價格等新產品61個,其中鴨苗和幼蟹目標價格保險、桃低溫凍害氣象指數保險等15個是“全省首單”,基本實現了安徽省具有一定規模的特色農產品保險全覆蓋。

  從小龍蝦養殖保險到蓮藕種植保險,從幼蟹目標價格保險到桃低溫凍害氣象指數保險,各色險種創新的背后,是對農業生產發展規律的再認識。

  發展出題,改革破題。作為國家農業風險防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保險必然要更加契合農業產業發展的實際,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從保險到“保險+” 護航“三農”更有力

  “1300多畝地的麥子已經賣了差不多一半啦。”王世青說,家庭農場里有烘干機等設備,倉儲不愁,麥子能賣個好價錢。

  在王世青的大院里,拖拉機、插秧機、烘干機等農機具格外醒目。“發展現代農業,現代農機不可少。”王世青笑著說,當然,這也對資金要求更高了,“今年水稻種下去之前手頭上的農資錢有點緊張,國元保險的駐點員王代松知道后,馬上幫我聯系了銀行,以水稻保險的保單作為主要增信方式,一周之內為合作社貸到150萬元的純信用貸款,方便得很。”

  近年來,“農業保險+”的實踐在各地異軍突起,“農險+信貸”“農險+期貨”等新模式新探索不斷涌現。

  農業保險具有聯系“三農”緊、了解需求快、服務網點多等優勢,安徽正不斷豐富農業保險服務內涵、拓展功能外延,綜合運用“農業保險+信貸”“農業保險+基金”“農業保險+期貨”等財政金融政策工具,構建“政銀保擔基”多鏈協同新機制,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投入“三農”領域。

  日前,“小龍蝦價格跌破10元/斤”沖上熱搜,在人們紛紛表示有望實現“小龍蝦自由”的背后,其實是近兩年小龍蝦供過于求,更有不少小龍蝦養殖戶承受著較大的養殖壓力。

  面對小龍蝦“身價”的下跌,小龍蝦養殖戶又該如何應對起伏不定的價格風險?在無為市,這里的小龍蝦養殖戶購買了“保險+期貨”產品,給自己的小龍蝦系上了“安全帶”。

  今年4月,國元保險與國元期貨聯合推出了小龍蝦“保險+期貨”項目,將小龍蝦飼料價格與大連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貨和豆粕期貨合約價格相關聯,通過玉米和豆粕0.1∶0.3的比例,將小龍蝦飼料的價格風險通過期貨和期權工具轉移到期貨市場,幫助當地漁民鎖定了養殖成本。該項目于今年3月中旬啟動,為期1個月,共覆蓋小龍蝦190噸,為380噸小龍蝦飼料提供了價格保障,讓養殖戶在應對飼料價格波動時有了更多底氣。

  農業保險是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金融工具之一。時間倒回2022年底,安徽省財政廳、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等聯合印發《安徽省“農業保險+一攬子金融產品”行動計劃試點方案》,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投入“三農”領域。

  這折射出農業政策的進化趨勢——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作用,集成各種優惠政策和支持保護措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增加農民獲得感。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