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半邊紅”李紅滿天
時間:2024-08-08 15:52:34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許鵬達 字號:【

  眼下,云南省昭通市綏江縣10萬畝“半邊紅”李陸續上市,在新灘鎮鰱魚村、石龍村等主產區,果農們正忙著采摘、運輸、銷售果實,呈現出一派豐收忙碌景象。

  綏江通過規模化種植與品牌化運作,“半邊紅”李已成為綏江縣支柱產業。同時,農旅融合的發展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促進了鄉村旅游的繁榮。電商平臺和產銷對接平臺的利用進一步拓展了銷售渠道,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李”為業

  果農致富有奔頭

  坡上有片半邊紅,幸福日子不用愁。近年來,綏江縣委、縣政府依托自然稟賦和產業基礎,堅持走“小而精、小而特”的產業發展之路,讓“半邊紅”李產業成為富民強村、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目前,綏江縣李子產業覆蓋20多個行政村,果農占全縣農業人口的70%。

  走進綏江縣新灘鎮石龍村“半邊紅”李種植基地,一顆顆碩大飽滿、色澤鮮艷的李子綴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誘人的果香,讓人垂涎欲滴。果農們穿梭在郁郁蔥蔥的李樹間忙著采摘搬運、選級裝箱、過磅裝車……人來車往,呈現出產銷兩旺好勢頭。

  “今年的‘半邊紅’李個頭大、果汁多、甜度高、口感脆,價格每公斤比去年同期要高1.6元,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把果子售賣一空。”綏江縣新灘鎮石龍村黨總支書記劉永森說。近年來,石龍村通過“黨支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組織群眾種植“半邊紅”李8000余畝,預計今年產值達3200余萬元,戶均收入4.7萬元。

  許興武是綏江“半邊紅”李種植大戶,也是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種了80余畝,投產面積40余畝。”據他介紹,果樹栽種3年掛果,第5年后進入豐產期,可采收15年。事業有成的他還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村民種植“半邊紅”李。

  為幫助農戶增產增收,綏江縣邀請云南省農科院專家和地方種植能人大戶,共同制定多項產業標準,重點突出控肥、控型、控藥三關,抓好種苗純正、技術規范、質量監管等關鍵環節,有效保障了產業標準化生產、綠色化發展,確保了產品可控。

  以“李”為媒

  鄉村蝶變引客來

  綏江縣聚焦“半邊紅”李特色產業,以花為媒、以節會友,將美景與旅游、文化等元素有機融合,帶領群眾闖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

  每年3月,綏江縣的十萬余畝“半邊紅”李進入盛花期,漫山遍野的李花迎風怒放,將鄉村裝點得如詩如畫,形成獨特的 “雪香世界”。到了夏季,“半邊紅”李成熟上市,游客們不僅可以品嘗到新鮮美味的李子,還可以參與采摘活動,體驗豐收的樂趣。

  “周末邀約親戚朋友一起來綏江采摘李子,呼吸新鮮空氣,又很開心,又很好玩。”參加“半邊紅”李采摘活動游客周女士說。

  綏江縣依托沿江三個萬畝、六個千畝“半邊紅”李基地,高質量舉辦李白花開節等文化活動,在鰱魚村等“半邊紅”李主產區設置綏“李”游小吃街3條、趣味小游戲7類、網紅打卡點20余處,推進鄉村振興與民俗文化相融相促,同步推出蝴蝶苗寨、大團巖等一批高品質生態文化旅游景點。

  截至目前,鰱魚村、石龍村等“半邊紅”李主產區均完成了美麗蝶變,年游客打卡量4萬人次以上,鄉村旅游越來越紅火。

  以“李”為傲

  產銷順暢品牌響

  為講好李子故事,提升品牌價值,綏江縣聘請專業團隊對品牌建設、營銷策劃、宣傳推介、商業運營等進行了專業策劃。在線上利用電商平臺將“半邊紅”李賣到全國各地,線下通過農產品展銷對接、舉辦鄉村采摘節等方式拓寬銷售渠道,取得了很好的市場反響。

  7月13日,綏江舉辦“云南·綏江2024年半邊紅李采摘季”開幕式,吸引了來自上海、浙江、四川等地的十多家直銷直采企業到場對接,其中曙華(云南)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重慶優樂果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長城果業公司在開幕式現場直接簽約,三家公司共收購“半邊紅”李1100余噸。

  “這里的李子果大肉厚核小,色澤艷麗,氣味芳香,脆甜可口,消費者很喜歡,我每天的銷量約8噸。”來自昆明的水果商胡萍說,“此次前來參加采摘季開幕式,簽了收購800噸的協議。”

  為了擴寬銷路,綏江縣借助電商平臺,同時還組織果農、網絡博主把直播間搬到果園,現場直播帶貨,訂單源源不斷,遠銷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大城市。綏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柯智強介紹,采摘季一般集中在七月中下旬,產品銷往中國各地及越南、泰國等國家。

  綏江縣獨特的環境和氣候特別適合種植李子,成熟時的李子形成了一半紫紅、一半翠綠的特點,故名“半邊紅”。2019年,“半邊紅”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

  經過10多年的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綏江“半邊紅”李種植面積從之前的4.29萬畝,發展到了目前的10.13萬畝;產量從粗放型管理時的0.35萬噸增加到精細化管理的8萬多噸,今年預估總產值為5億元。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