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一片葉子的“共富”密碼
時間:2024-10-16 09:30:20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蔣潤濤 焦志新 易榮波 陳冬青 李怡 字號:【

  茶香裊裊,氤氳繚繞。7月中旬,走進湖北省大悟縣新城鎮朱灣村,連綿起伏的山林郁郁蔥蔥,山中茶樹在云霧間吐露新芽,滿目翠綠、生機盎然。

  山上茶香四溢,山下搶“鮮”加工。在朱灣村湖北紅綠黃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綠黃公司”)的茶葉加工生產車間內,村民剛采摘的鮮葉都會被集中送到這里。經過三燜三烘、發酵提香等工藝后,濃郁撲鼻、黃醇干爽的黃茶便新鮮出爐。

  “現在村民采摘的鮮葉基本不愁銷路,都被送到公司分類收購,然后按照種類、品質加工處理。”紅綠黃公司負責人王仕棟笑著說,每天下午,周邊許多村民會集中將采摘的嫩葉送到茶廠,一天可為村民帶來100元到200元不等的收入。

  把“紅色”作為精神底氣,把“綠色”作為發展底色,把“黃色”作為產業底料,依靠發展特色茶產業,朱灣村逐漸打破農村產業發展靠天吃飯、散弱低效、要素短缺等瓶頸制約,走上了一條農民受益、集體得利、企業盈利的共富共享模式。

  “一季制茶”變四季采摘

  大悟縣新城鎮是開國大將徐海東的家鄉。20世紀50年代,徐海東大將和夫人周東屏從安徽六安引進40萬株茶苗到大悟種植。經過老一輩革命家的關心與支持,大悟幾代人的辛勤耕耘,逐年擴大種植面積,全縣茶園面積達30萬畝,涉茶行業人員達10萬余人。茶葉成為大悟強縣工程的支柱產業。

  但目前大悟茶產業大而不強,當地只采一季春茶制作綠茶,夏秋茶因不適宜做綠茶,未能充分利用,帶動茶農致富效果不明顯。同時,茶葉品牌競爭力、產業化發展等方面亟待提高。

  全國人大代表、新城鎮朱灣村黨支部書記梁云英關注到大悟茶產業大而不強,帶動茶農致富效果不明顯這一難題。

  于是,梁云英到安徽金寨、霍山和河南信陽的茶葉產地學習取經。安徽農業大學的專家告訴她,夏秋茶可以通過技術和半發酵創新工藝,加工成黃茶,實現夏、秋茶的綜合利用。

  經過專業技術機構的檢測,大悟適合發展黃茶產業。

  專家的建議和技術支持,讓梁云英心里有了底。經測算,在不增加茶園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可使每畝茶園增收2000元至4000元左右。

  2023年全國兩會結束后,梁云英在北京找到了大悟在外成功人士王仕棟,講起家鄉的茶產業面臨的現狀和困境,希望發展黃茶產業帶動村民致富,帶動老區鄉村振興。

  憑著對家鄉的熱愛,2023年4月,王仕棟回鄉成立了湖北紅綠黃茶業有限公司。

  當年,王仕棟收購村民8000斤夏秋茶,手工制作了第一批黃茶。

  “黃、醇、甘、爽”的黃茶,剛一上市,即被搶購一空,市場反響非常好,也讓王仕棟信心百倍。

  一年多來,大悟黃茶先后參加了2023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第六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今年6月,在北京國際茶業兩展一節期間,大悟黃茶成功舉辦了大別山革命老區黃茶產業發展研討會。

  “黃茶助力大悟茶產業形成‘紅綠黃白抹,春夏秋冬全采’的全品種開發、全周期采摘、全原葉利用格局。”王仕棟說。

  “粗枝大葉”變“金枝玉葉”

  “每天可以采摘二十多斤,6元一斤,一天收入一百多元,今年夏茶已經收入四千多元。”王灣村鄧鳳榮婆婆趁著早上的清涼正在茶園里采摘茶葉。

  當日,雙福山黃茶鮮葉收購站人頭攢動,頂著熱浪,拎著裝滿鮮葉的大包小包,從周邊趕來的村民絡繹不絕。

  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日加工鮮葉可達8000斤到10000斤的黃茶加工生產線在朱灣村建成。

  “自從村里建了黃茶廠后,村民們都忙碌了起來。憑借自己的勞動,在家門口每個月可收入一千多元。”村民喻學英說。

  她家今年春茶收入有五六千元,原來無人問津的夏茶也賣了五六千元,共計收入1.2萬元,黃茶成為農民增收的黃金。

  紅綠黃公司與安徽農業大學茶葉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安徽省科協在公司設立郭桂義專家工作站,引進了黃茶“三悶三烘”技術,提升茶葉品質和生產效益,大悟黃茶很快贏得消費者信賴。

  農戶負責采摘,公司負責加工銷售。過去無人采摘的夏秋茶,如今成為村民增收的搶手貨。

  今年以來,紅綠黃公司已收購鮮葉18萬斤,制作黃茶3萬余斤,支付茶鮮葉款近200萬元,惠及周邊彭店、劉集、芳畈等8個鄉鎮2200余名茶農,茶農畝均增收兩千多元。

  公司通過直播帶貨、線上電商,與新世紀超市建立銷售渠道,打通了商超、扶貧館、企業單位、茶葉批發等市場。

  每天茶廠收購鮮葉兩千多斤,吸引了本村及周邊鄉鎮的200余人參與采茶。其中,不少60歲左右的老人月采茶收入可達三千多元。梁云英介紹,一些村民還到茶廠打工,月收入可達3000元到5000元不等。通過引進茶企入村,不僅盤活了資源,還帶動了村民致富增收。

  村民富了生態美了

  紅綠黃公司門口,2臺挖機正在施工,30畝蝦稻共養基地已具雛形,將軍山新建的300畝黃茶基地茶苗葉青苗壯。用好大悟的“紅、綠、黃”三種資源,由中外園林建設有限公司編制完成的雙福山黃茶示范產業園提升方案,依托朱灣村原生資源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把黃茶產業基地打造成集茶旅游、茶文化于一體的旅游觀光園、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與紅色研學基地,推進茶文旅產業融合。

  “將黃茶產業作為全縣茶產業補鏈強鏈的重要一環,與大悟現有200家茶企合作,壯大全縣茶葉產業規模。”大悟縣茶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陳華成表示。

  公司與科研院校合作,運用茶科技,延長加粗茶產業鏈。研發生產茶飲料、茶食品、茶化妝品等。

  “我們還積極聯系食品公司爭取合作生產黃茶飲料,力爭開發黃茶麻糖、黃茶米酒等系列產品,拓展黃茶銷路。”從喝茶到吃茶、用茶,王仕棟對黃茶產業充滿信心。

  “下一步,公司將開展黃茶制作的前期技術培訓,建設一批共享炒茶車間,帶動更多茶農在家門口采茶、炒茶、增收,推動大悟黃茶走出大悟。”王仕棟表示。

  黃茶,富了村民,美了生態。如今的朱灣村,呈現出一派美麗和諧的景象。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