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呼勒斯太蘇木,廣闊的草原隨著群山起伏鋪展開來,一群群潔白健壯的“二狼山”白絨山羊在山坡山澗中攀爬覓食、追逐跳躍,盡顯愜意自在。
這里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二狼山”白絨山羊的原產地和核心產區,牧民幾乎家家戶戶養殖“二狼山”白絨山羊。目前,全旗“二狼山”白絨山羊養殖量穩定在110萬只,僅呼勒斯太蘇木的“二狼山”白絨山羊年存欄量就達到20萬只,出欄量約10萬只。
“二狼山”白絨山羊是內蒙古三大最高端羊肉品種之一,絨肉兼用,所產羊絨具有輕、暖、軟等特點,在國際國內市場享有很高贊譽;所產的羊肉肉質細嫩,脂肪分布均勻,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良好的保健功能,有“小人參”美稱。2018年獲得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作為畜牧業的“黃金”產業,近年來,烏拉特中旗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標準養殖、提純復壯、品牌推廣、轉型升級,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健全產業鏈條,延鏈補鏈強鏈,推動“二狼山”白絨山羊肉、絨多元產業鏈高端化發展,真正實現好“產品”賣上好價錢。
“育得好”“賣得快”
讓山羊肉香飄萬里
走進呼勒斯太蘇木不下山“二狼山”羊托管養殖示范基地,一排排高標準羊舍整齊排列,藍色的彩鋼棚頂在陽光下閃著亮光。這里運用的是智能化、標準化養殖模式,每一只羊都戴有一個耳標,上面有具體數字,每串數字對應著電腦錄入的全程飼養追蹤體系。
“它們吃的飼料,都是一些玉米秸稈、花生秧、苜蓿、蘋果渣,全程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喂養。”不下山農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天卿身穿白色工作服,在羊舍里觀察羊生長情況。
不下山“二狼山”羊托管養殖示范基地位于呼勒斯太蘇木北部,于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養殖規模為1萬只“二狼山”白絨山羊。牧民可以把自家的山羊送到這里來托管,以三年為一個周期,牧民按年度領取寄養費(成羊每年每只180元、羔羊每年每只160元),托管期間羊所產生的利潤歸公司所有,期滿后牧民可以選擇繼續托管或企業返還牧民等。
“托管羊群一方面可以實現穩定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可以減輕草場壓力,對我們牧戶來說是很好的方式。”敖登吉是呼勒斯太嘎查牧民,他從去年開始,將自己的100只羊托管到不下山“二狼山”羊托管養殖示范基地。
羊在“托管所”有專人喂養,羊肉不用愁銷路,很受牧民們歡迎。目前當地牧民有5300多只羊入園托管。除牧民個人自己的羊托管外,呼勒斯太嘎查“兩委”還將600只集體畜群送到這里托管,為集體經濟增加收入。
優良的設施和托管服務讓牧民“不愁養”,完善的產業鏈讓公司“不愁賣”,實現了“穩穩地發羊財”。
為了讓肉羊“育得好”又“賣得快”,不下山農牧業有限公司緊盯C端高端市場,與北京西貝、上海九橙餐飲、愛麗格斯等全國大型高端餐飲企業合作。2022年3月,不下山農牧業有限公司還成功入選CCTV購物《國貨優品》,中央電視臺開箱有禮欄目組做特色推薦。
2023年,不下山農牧業有限公司又投資500萬元建設了羊肉熟食加工車間,開發各類羊肉系列產品和預制菜新產品,拉長和拓展產業鏈條。“好食材、好味道,才能賣出好價格。我們現在做的系列,如羊排、法式小切、排卷、前腿切片等等好多種,都是根據客戶的需求做分割。”李天卿說。
截至目前,不下山“二狼山”羊托管養殖示范基地每年可以消化5萬只左右的“二狼山”白絨山羊,現年產值達到8000萬元。
有好羊則有底氣。“我們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二狼山’白絨山羊為羊源,生產高檔羊肉精細分割加工產品,通過科學喂養達到羊肉口感以及品質的穩定性,保證羊肉的高品質,讓好羊肉走進全國消費者的餐桌,讓好品牌賣到好價格。”李天卿說。
據了解,目前“二狼山”白絨山羊平均每公斤70元,通過企業精深加工進入高端銷售渠道后,羊肉均價達到每公斤119元。
“保育種”“聯企業”
山羊絨做成黃金產業
清新的空氣,純凈的水源,天然的牧草,造就了“二狼山”白絨山羊肉營養豐富、肉質鮮美、生態有機、優質安全的卓越品牌。同時,也造就了高品質的“二狼山”白絨山羊羊絨。“二狼山”白絨山羊羊絨具有纖維細長、手感柔軟、拉力大、光澤好、顏色純白的特點,因而享有“纖維鉆石”“軟黃金”美譽。
烏拉特中旗“二狼山”白絨山羊所產羊絨每年產量穩定在560噸。烏拉特中旗正致力于把“二狼山”白絨山羊的羊絨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羊絨自主品牌,將烏拉特中旗打造成為全國優質羊絨生產基地,讓羊絨產生最大價值。
好羊才能產好絨。烏拉特中旗組建同和太種畜場絨山羊標準化高效養殖博士工作站,引進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絨山羊研究博士團隊、內蒙古農業大學肉品科學與技術創新團隊,開展保種育種、優質羊絨生產、提純復壯等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應用。烏拉特中旗引進扶持培養有條件的企業發展羊絨加工,與內蒙古北平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以同和太種畜繁育中心為依托,構建“企業+育種聯合體+優質羊絨產業化聯合+羊絨標準化收儲、分梳、交易體系”,建立了“二狼山”白絨山羊產業化科技園區。
走進位于同和太種畜繁育中心的北平公司“二狼山”白絨山羊育種基地,整齊劃一的圈舍內一只只毛色潔白的“二狼山”白絨山羊正悠閑地吃著草料,它們外形憨態可掬,毛發柔軟綿密,個個都是十足的“美羊羊”。這里每只羊都佩戴耳標,有專門的生長檔案記錄著它們從出生到成長的各階段,確保每只羊的優良性。
“目前,我們在烏拉特中旗有9個這樣的核心育種場,帶動60戶核心育種戶及1800多戶的產業聯合體。目標是把‘二狼山’白絨山羊這個品系的絨細度逐步改良在15.3微米以下,在國際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內蒙古北平紡織有限責任公司二狼山牧場經理韓彩虹介紹。
截至目前,內蒙古北平紡織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育種體系,今年企業又自主投資建設1.4萬平方米“二狼山”白絨山羊絨毛收儲、分梳、交易中心,擁有3500平方米產業研發中心及配套設備,構建了生產、加工、銷售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條,有助于提升產業價值鏈增值和區域品牌溢價。
“這個項目10月份試生產,可實現年收儲絨毛3000噸、年分梳絨毛700噸,年生產國際一級高品質羊絨200噸、二級羊絨300噸,推動‘二狼山’白絨山羊產業集群發展,打造國際上最具有競爭力的羊絨可持續、可追溯供給基地。”韓彩虹說。
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帶來的是價值的提升。在遼闊的烏拉特草原上,潔白的“二狼山”白絨山羊帶給牧民源源的財富,賦予草原無限的生機和希望。烏拉特中旗將資源變產品、產品變商品、商品變名品,以“加工”和“品牌”為重點,全面發揮“二狼山”白絨山羊主產地和核心產區優勢,實現三產共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