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初,在廣西賀州市昭平縣,茶企、茶農便開始忙碌起來,天南地北的茶商也如約而至,爭相采購“早春第一茶”。昭平“一片葉子”的故事就是從早春茶開始的。
昭平位于廣西東部,茶產業是昭平縣特色優勢支柱產業。近年來,昭平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推動茶產業發展,“一片葉子”已成為當地百姓的“搖錢樹”,翠綠的茶山釋放出巨大的經濟效益。
品牌創建 持續推進茶葉提質增效
昭平縣茶葉生產歷史悠久,產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年代,在1000多年前昭平就有種茶、制茶、喝茶的歷史。
當地擁有清新的空氣,森林覆蓋率達76.49%、綠化率98.18%,位居全國全區前列。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自然生態環境得天獨厚,無霜期在310天以上。昭平縣連續4年入選“中國茶業百強縣”,先后獲得“中國名茶之鄉”“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中國有機茶之鄉”“全國十大魅力茶鄉”等多項國家級榮譽。
昭平縣政府強化區域公用品牌建設,2013年“昭平茶”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4年“昭平紅”“昭平綠”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商標證明注冊。
目前,6家茶葉生產企業申請使用“昭平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并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使用。以全面推進標準化進程為依托,昭平縣積極實施品牌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大開發名優茶力度,短短幾年時間里,成功打造了昭平紅、故鄉紅、將軍紅等紅茶品牌,昭平茶系列產品先后榮獲30多次“中茶杯”等國家級重大茶葉評比金獎。
昭平縣依托現有的茶葉企業,加大與區內外茶葉科研院校開展戰略合作,成立了賀州市綠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賀州市紅茶精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了廣西首個以茶葉全產業鏈科研為主題的“科技小院”,立足產品的優勢特點,研發各類茶產品,提高茶葉附加值。
目前昭平縣茶類品種日漸增多,由過去單一加工生產綠茶,發展到可加工生產綠茶、紅茶、六堡茶、白茶等多種茶類,茶葉產品結構正趨向合理化轉變,發展的后勁逐步顯現。特別是紅茶生產發展迅猛,產品迅速投放并占領全國主流茶葉批發市場,紅茶已成為昭平茶產業的主打產品。經過多年培育和市場拓展,昭平茶品牌知名度不斷提高,產業發展壯大,推動昭平縣經濟社會發展。
以茶富民 推動茶產業助農增收
多年來,昭平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茶產業,經濟效益顯著,有力助推脫貧攻堅。
家住昭平縣昭平鎮馬圣村的李琴,長期在當地一個茶園務工。“今年采摘夏茶的時候,我一天能采近20斤的茶葉,每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李琴說,小小的茶葉使她的生活發生了大變化,“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增收,自己也學會不少茶樹種植、管護的知識。”
該茶園負責人劉慶強介紹,他們每年不定期向周邊群眾傳授種茶、采茶技術,并會同當地農業部門的茶葉專家開展技術培訓活動。“我們希望通過技術培訓,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促進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一般茶農每畝茶葉年產值可達9000元以上。目前,昭平縣采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茶農”的產業發展模式,即企業和茶農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脫貧戶有一人在龍頭企業務工,每年務工收入可達2萬元,從事茶葉產業收入是昭平縣脫貧戶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昭平縣茶產業發展迅速,全縣有茶廠140余家,2023年昭平縣干茶產量達2.09萬噸,茶葉產值24.39億元,農民人均茶葉單項收入達5000元以上,涉茶人數超12萬人,茶葉產業覆蓋全縣11個鄉鎮118個行政村,2.5萬多脫貧人口受益,茶產業成為了實實在在的富民產業。”據昭平縣茶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周紫薇介紹,已建成有廣西現代特色農業(茶產業)示范區4家,通過綠色食品茶園認證面積9.475萬畝,有機茶園認證面積1.25萬畝。
多措并舉 促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昭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適應新常態,加大扶持力度,走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路子,促進茶葉產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2022年底,昭平縣委、縣人民政府制定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昭平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昭平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獎勵扶持辦法(試行)》,為昭平茶的發展指出一條明路。
狠抓工業園區建設,加快園區創新發展、集約發展、集聚發展、綠色發展。工業園區規劃調整工作加快推進,形成城北工業園、潮江工業園和金牛坪工業園的“一區三園”格局,而昭平縣城茶葉加工廠基本集中于城北工業園區開展生產、打包、銷售等作業。
積極推廣引進先進蒸汽殺青、名茶連續機械化生產流水線、紅茶發酵機、茶葉提香機、色選機等制茶設備,全縣50多家茶葉企業共引進先進制茶設備150多臺(套),企業生產能力顯著增強,茶青需求量有效增加,干茶品質和干茶銷售單價不斷提升。
昭平縣還按照“茶園景區化、茶旅一體化”思路,突出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茶旅互濟,全面提升茶旅融合效益。
在加快茶區景區一體化建設方面,緊扣黃姚古鎮、桂江等一批知名度高的核心景區開發,合理布局茶產業,科學植入茶文化,推動茶區圍繞景區調結構、出產品,景區依托茶區出特色、提品質。積極開發茶旅農家游、生態游、田園游、民俗游等特色項目,茶旅產業融合已初見成效。
在加快茶旅產業一體化建設方面,規劃建設茶葉大廈、茶葉雕像廣場、茶葉集散中心、茶鄉旅游集散中心、南山茶海4A級景區、故鄉茶博園3A級景區、福行茶文化產業區等標志性項目建設。2023年“昭平縣茶香之旅2日游”再次入選全國20條茶鄉旅游精品線路。
每年,昭平縣做足茶文章,弘揚茶文化,充分開發利用昭平茶文化資源,開展富有特色的茶旅文化活動。
自2004年起,在縣域范圍內舉辦一年一屆的廣西(昭平)茶王節等文化活動,以茶為媒,舉辦茶葉學術研討會,茶葉展銷會等茶事活動。2023年—2024年承辦了廣西春茶節系列活動,推動了昭平有機茶品牌傳播,助力昭平茶暢銷全國。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昭平通過持續不斷地品牌推介,組織縣內多家品牌茶企有的放矢地到北京、廣州、深圳、南寧等城市參加茶葉銷售宣傳推介活動,通過不斷“走出去”“引進來”,積極推廣昭平茶品牌。目前,昭平茶產品暢銷廣東、福建、山東、湖北、江蘇、北京、上海等國內大中城市,將軍峰茶葉還出口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沙特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后盾助力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注入蓬勃生機
中航集團和廣東肇慶市鼎湖區為昭平縣定點幫扶后盾單位,近年來,他們充分依托優勢特色茶產業,積極作為,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注入蓬勃生機與活力,助力產業振興、茶業東融。
中航集團逐年增加產業幫扶比重,產業幫扶和消費幫扶雙管齊下,持續提升昭平縣“造血功能”。產業幫扶方面,主要聚焦茶產業,依托當地龍頭企業將軍峰集團,累計幫扶資金4858.2萬元,先后開展了八大產業項目,通過多維度、多鏈條的打造,推進昭平縣幫扶工作。昭平縣已形成“茶葉主打產品基本成熟、產業衍生產品初步顯現、茶葉科技平臺逐步起步”的發展格局。
“我們依托航空配餐,推動昭平有機茶成為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8條航線、65個航班指定用茶,用于候機樓休息室和機上兩艙服務。”中航集團相關負責人說,“在北京、成都、杭州、重慶候機樓開辟展臺對昭平茶進行展示和推廣,打造了‘茶香飄客艙’的品牌活動,開展電商扶貧,依托中航集團‘鳳凰優購’等平臺,在線銷售昭平茶產品。”
原廣西昭平縣將軍峰茶葉有限公司在鼎湖區的推動下,升級成為縣屬國有廣西將軍峰茶業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了縣內數家資產優良的民營茶園,促進昭平茶業轉型升級,加快了當地有機茶的品牌化經營。
據鼎湖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將3030萬元省級幫扶資金入股該集團,將幫扶工作與戶脫貧、村摘帽、產業發展緊密聯結一起。通過采取固投固報的方式,每年提取5%的回報反饋到各村,僅此一項,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5萬元。2018年8月,將軍峰茶業集團公司在鼎湖區設立將軍峰茶業集團公司茶葉銷售南方運營中心,運營中心業務輻射粵港澳大灣區。2024年廣西將軍峰茶業有限公司已發展為全縣唯一一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展望未來,昭平縣將繼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力度,不斷提升昭平茶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為推動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供稿: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昭平縣茶產業發展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