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桃花艷,百里米脂香。”這句流傳已久的諺語,道出了米脂小米的獨特魅力。米脂縣,這個位于陜西省榆林市南部的縣城,因其盛產的小米而聞名遐邇,被譽為“小米之鄉”。據《米脂縣志》記載:“米脂城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故以名城。”這使得米脂縣成為全國唯一一個以谷物命名的縣。米脂縣地處北緯38°的黃土高原優生產區,這里的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為小米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每年秋天,金黃的小米田在陽光的照耀下,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隨風搖曳,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近年來,米脂縣依托這一資源優勢,全力推進小米產業的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從品牌引領到科技賦能,從基地承載到園區提質,從標準生產到質量溯源,再到電商銷售,米脂縣的小米產業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千年傳承的金色饋贈
在米脂縣的武隋渠、麻土坪新石器時代的“龍山文化”遺址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碳化粟粒”以及貯藏糧食的窯穴。這些發現訴說著米脂谷子種植至少已有4000—5000年的歷史。明清兩代,米脂小米因其卓越的品質,被選為皇家的貢品,榮登中國“四大著名小米”之列。
近年來,米脂縣堅定不移將米脂小米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不斷加大科技、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
通過不懈努力,米脂小米品牌不斷壯大,獲得了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和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名單。米脂小米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被認定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米脂縣也被中國農學會授予“中國小米之鄉”的稱號,入選全省現代農業(小米小雜糧)全產業鏈典型縣和陜西省有機認證先行區。
2023年,米脂縣谷子種植面積達到了15萬畝,產量3.6萬噸,實現產值7.5億元。目前,“米脂小米”品牌溢價率達到66.67%,成為榆林市最有影響力的小米雜糧區域公用品牌。這一品牌的成功,不僅帶動全市小米雜糧種植面積達到350萬畝,更是發展形成了百億級小米雜糧產業。
政策與標準的雙重驅動
在米脂小米的發展歷程中,政策的頂層設計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米脂縣圍繞米脂小米產業發展規劃,科學制定了一系列專項扶持政策,構建起米脂小米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支撐保護體系,為全產業鏈快速發展提供良好政策環境。為了讓米脂小米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知名的品牌,米脂縣積極爭取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榆林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出臺《協同支持米脂小米產業高質量發展方案》。該方案旨在建立從種子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體系,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力爭將米脂縣建成國家雜糧產業全鏈條發展示范縣、全國最大小米(雜糧)集散地。
米脂縣在小米產業的布局上也下足了功夫。按照“有標貫標、缺標補標、低標提標”原則,制定發布《米脂谷子產地環境要求》等米脂小米系列團體標準,以及《米脂谷子栽培技術規范》等省級地方標準,構建了覆蓋全類別、全產業鏈的系列標準體系。在田間地頭,農民們按照這些標準進行耕作,確保每一粒小米都能達到最高的品質。“我們現在種小米,都是按照縣里給的標準來的,這樣種出來的小米才好。”一位正在田間勞作的農民說。
米脂縣還全力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結合高效旱作節水農業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廣旱作節水、化肥減量增效、綠色防控等新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小米的產量和品質,也為創建全國有機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奠定了基礎。
此外,米脂縣還建設了上合組織米脂小米優選出口基地1000畝、中糧集團米脂小米生產基地1000畝,打造有機谷子種植基地3萬畝,并建成百畝攻關田100個、千畝示范田15個、萬畝示范區5個,全縣米脂小米生產基地達到20萬畝,形成了“兩帶五區多點”由內向外輻射帶動發展的新格局。
科技助力品牌騰飛
在米脂小米的發展歷程中,科技支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米脂縣建設了良種繁育基地2000畝、南繁育種基地20畝,力圖將“米谷一號”“米谷二號”等優良品種登記為國家品種,同時積極推進“米谷三號”“米谷四號”系列品種的選育工作。種質資源庫的建設,不僅全面展示了米脂小米的優良品種,也保護了地方特色小米雜糧的種質資源。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科技的力量,讓米脂小米的品質更上一層樓。”米脂縣農業科技負責人在談到科技支撐時說。米脂縣構建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和育繁推一體化的商業化育種體系。通過合作建立了集產學研銷為一體的米脂小米研發中心,聘請了國內小米科研與生產領域的優秀團隊和領軍人物,成立了領導小組和研發體系,組建了陜西省米脂小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了實驗室和檢驗檢測室,柔性引進了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建立了院士工作站,開展了一系列品種選育、標準制定、產品研發、推廣服務。
米脂小米的產業鏈在不斷地業態融合中得到了延伸。米脂小米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成,吸引了6家加工企業入駐投產,其中精秋公司的產品已出口韓國,青創聯盟更是成為全市唯一的上市農業后備企業。這些企業研發推出了小米乳、雜糧面粉、米糠油、小米酒、小米醋、小米酵素、小米面膜、小米咖啡、小米鍋巴等10余種休閑精深加工產品,全縣小米雜糧加工企業和合作社達到90家,加工能力突破18萬噸。
“我們的小米產品,不僅要好吃,還要好玩,好用。”一家小米加工企業的負責人在介紹他們的新產品時說。米脂縣注重品牌塑造,在西安等城市建成米脂小米品牌體驗店,與中糧集團聯合推出“福臨門米脂小米”產品,并成功舉辦新品發布暨訂貨會,現場達成意向訂單60噸,簽約年度訂單550噸,總金額超過1000萬元。此外,米脂縣還建成了集展示、銷售、直播、倉儲、孵化為一體的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強化與京東、抖音、天貓等電商平臺合作。2024年1—9月份,以小米為主的農特產品網絡銷售收入達2億元以上。
米脂小米的品牌優勢在不斷地厚植中得到了提升。米脂縣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完成《米脂小米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戰略規劃》的編制,建立集產品戰略、產業戰略和區域經濟戰略為一體的“米脂小米”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體系,穩步推進米脂小米區域公用品牌建設。
“我們的小米,不僅要種得好,還要賣得好。”米脂縣的一位品牌負責人在談到品牌建設時說。為了讓米脂小米走得更遠,米脂縣加快“兩品一標”認證,目前已獲得有機證書24張,其中種植類17張,加工類7張,注冊產品商標11個。米脂小米產業行業協會發揮重要作用,以“標準+認證”為基礎手段,構建品牌質量標準體系、認證體系和品牌質量安全體系,制定米脂小米團體標準,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建立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企業準入退出制度,實現資源共享、形象共塑、文化共融,推動形成“產品-品牌-效益”良性循環效應和規模效應。
從“好米”到“名米”,米脂小米產業正呈現出高端化、品牌化、融合化等特點,“米脂小米”在眾多的小米品牌中得到了群眾的認可,成為榆林農業的新名片,更成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新亮點。一顆小米粒,串起大產業,做成金名片,品質底線是基礎,明確品牌定位是關鍵,市場開發與營銷是保障。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小米產業發展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