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不斷提升農業保險投保理賠數據質量,改進農業保險投保理賠服務質效,推動農業保險精準投保理賠,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三大糧食作物保險精準投保理賠工作的通知》,探索建立農險管理長效機制,全面推進種植險精準投保理賠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構建“精準承保+過程管控+精準理賠”的全流程風險管理體系,種植業全生命周期風險可控可溯,有力推動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可持續健康發展。
構建種植地塊數字化管理系統,實施按圖精準承保。針對三大糧食作物種植大戶(成都平原地區≥100畝,其他地區≥30畝),通過無人機、衛星遙感技術應用,準確采集并記錄投保地塊的空間位置、權屬情況、作物種類等信息,做到投保地塊全部測繪上圖,解決知人不知地塊、投保面積不實、道德風險較大等問題。針對三大糧食作物種植散戶,依托四川農業信貸直通車平臺歸集的農村土地確權、農業補貼等涉農數據,與散戶承保數據逐戶比對,對于開荒、代耕代種、林地利用等特殊情況導致分戶承保面積偏差大于5畝的,進行現場核驗或由鄉鎮政府、村委會出具土地種植證明等有效佐證材料。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基于統一底圖的地塊管理,做到“被保險人+地塊+標的”對應一致,確保保險標的真實、保險數量準確、承保地塊定位確定和保險利益合法。截至目前,全省已實現3180萬畝三大糧食作物的精準承保。
構建風險減量管理新模式,提升服務能力。四川省啟動“農險全流程風險減量服務平臺”建設試點,集中實施省級示范項目建設。打造“三大主糧全流程風險減量服務體系”。整合農科院專家資源及社會化專業服務資源,圍繞三大主糧生長全生命周期,聚焦“土地、品種、播種時間、種植模式、播種方式、雜草、水肥、病蟲害、氣候”9大主要種植風險管理,從“承保-過程服務-理賠”全流程,開展精準核驗、種植指導、植保管理、田間管理、氣象服務、風險巡查、精準理賠系列增值服務,實現三大主糧種植大戶全流程風險減量管理,幫助“種好田”,遏制“種懶田”,助力糧食穩產增收?,F已在遂寧、達州、廣安、眉山、宜賓,啟動省級示范項目試點。開展氣象風險減量服務示范項目建設,提升防災減災效能。指導保險機構與成都市農業農村局、金堂縣氣象局、科技公司合作,通過“互聯網+氣象+農業”的模式,建立金堂晗晟柑橘基地氣象防災減損平臺,將現代數字技術與傳統農業產業結合,提高農業的智慧水平。結合官方網格化氣象數據、柑橘基地氣象監測數據和平臺建立的氣象災害預警模型,提前對氣象災害進行精準預警,種植戶通過公眾號獲取預警信息,并依據平臺上推薦的對應災害專家意見采取預防措施,降低或避免農戶因災損失。指導保險機構與當地政府共建“風險減量提灌站”解決灌溉用水問題,提高抵御干旱風險能力。綿陽市梓潼縣寶石鄉場壩村、長梁村長年干旱缺水,糧食年年歉收,保險機構與當地政府共同走訪評估后,保險機構出資10萬元在綿陽市梓潼縣寶石鄉建設提灌站,解決了場壩村、長梁村3600余畝農作物灌溉問題,受益農戶1800余人,確保穩產增產,實現農戶增收,減輕農業受災壓力,為下一步促農增收產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構建“科技+專家”的多維理賠服務體系,促進定損理賠科學合理。在三大糧食作物保險理賠過程中,加強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科技應用。一是探索構建“衛星遙感+無人機+農業專家+自動傳感器”的“天空地物一體化”農險科技理賠服務體系,實現三大主糧種植大戶理賠由個別地塊抽樣查勘到全量查勘,精準確定損失情況,推動三大糧食作物保險理賠由“清單理賠”到“按圖理賠”、由“按戶理賠”到“按地塊理賠”,由“經驗理賠”到“精準理賠”,進一步提升農險理賠真實性、精準性、及時性,強化種植險查勘定損專業技術服務能力。二是通過回溯承保,在種植過程風險管理記錄,形成三大主糧種植風險評估報告,合理確定保險責任造成損失的比例,合理排除土壤、種子、農業設施、播種時間、播種方式、田間管理、故意不收獲等非保險責任,防止三大主糧種植大戶通過不投入、不管理、“種懶田”進行農險保險騙賠套利。三是構建種植大戶風險評級,對低道德風險種植大戶提供更大力度防災資源投入,對高道德風險種植大戶開展更嚴格的種植風險管控,構建正向的機制導向,真正落實好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惠農政策。四是引導市(州)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專家庫,建立健全農業大災查勘理賠制度,充分發揮專家在農業保險大災理賠中的積極作用,督促保險機構規范勘查定損,按時足額理賠,提升理賠服務質效,逐步構建起農業保險“保、防、救、賠”一體化服務體系。
構建“保險+”創新服務示范區,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指導保險機構聚焦眉山市永豐村“田糧錢、村人文”六大鄉村振興要素,創新“產業規劃+技術服務+保險服務+金融信貸+產銷服務”五位一體的永豐村金融保險創新示范區。定制永豐村大米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助力“永豐大米”走出永豐走向全國;開展高標準農田建管保險,服務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創新“保險+貸款+訂單”模式,將農村無法抵押貸款的農業生產資料盤活,以農業保險保單增信方式,解決基層農戶貸款需求,激活鄉村金融活水,共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和全面實現。
下一步,四川將堅持科技賦能,繼續圍繞承保風險、過程管控、理賠風控,推動三大主糧實現全流程風險管理,實現種植全生命周期風險可控可溯,充分發揮農業保險支農、惠農、富農、強農作用,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