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財險”)起始于新疆兵團,發端于農業保險,是我國農業保險的先行者,從1986年開業至今,中華財險已經在“三農”領域耕耘和服務了近40年,時至今日農業保險經營覆蓋30個省區,全國農險市場份額第三,在建立健全農業風險補償機制、完善國家農業支持保護體系、保障糧食安全、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都作出了積極努力和有益探索。
提升水平 履行義務
全面助力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近年來,中華財險圍繞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以及促進廣大糧農增收,通過農業保險為糧農提供廣覆蓋、多層次的風險保障服務,有效發揮農險對主糧作物生產風險的兜底作用,助力糧食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圍繞風險保障核心職能,持續提升服務保障水平。中華財險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三大主糧保險有關政策部署,持續強化對三大主糧作物的保障供給,全面推進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工作。2023年,中華財險累計為近1200萬戶次糧農種植的1.3億畝主糧提供了1100億元農業風險保障,業務經營區域覆蓋到25個省(區、市)、230余個地市、約1000個縣區。從提標推進情況看,2023年,中華財險在政策性農險經辦區域內,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已覆蓋376個產糧大縣,為近860萬戶次糧農提供818億元的風險保障,切實為糧食生產持續提供了廣覆蓋、多層次的風險保障。
為確保三大主糧保險保障服務渠道暢通,中華財險持續強化戰略資源投入,大力加強農村服務網點和專業隊伍建設,著力解決服務農戶“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當前已建設鄉鎮和村級三農服務網點超7萬個,并組建起一支規模達7.2萬人的協保員隊伍,配置三農服務車約1800臺,無人機近700架,建立健全縣內有機構、鎮內有網點、村內有人員、硬件有支撐的“三農”服務網絡,為糧農提供有質量、有溫度的保險保障服務。
圍繞損失補償基本職能,高質高效履行賠償義務。隨著三大主糧作物保險“擴面、提標”的持續推進,保障能力日益提升,中華財險切實發揮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的作用,著力化解、防范糧食生產面臨的各類風險。2023年,中華財險三大主糧保險累計賠款支出近36億元,受益農戶戶次達到340萬,為穩定糧農收入,防止糧農因災致貧、因災返貧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華財險始終將農業保險優質高效理賠視為衡量自身服務能力和質量的重要標尺,特別是在重大農業災害的應對工作中,力求保險服務的精準對接、保險賠款的快速給付,切實維護農戶切身經濟利益,全力保障農業生產及時恢復。
2023年,夏收時節河南省遭受“爛場雨”,處于成熟收獲期的冬小麥普遍出現發芽、霉變等情況,對小麥收獲和農戶種糧收益產生了較大影響。中華財險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迅速開展小麥搶收減損與保險理賠工作,核定受災面積91萬畝,支付賠款2.9億元;7月,臺風“杜蘇芮”席卷京津冀,連續強降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造成玉米等秋糧作物田間積水和大面積倒伏,中華財險緊急調派理賠力量,集中處理重災區理賠工作,核定受災面積150萬畝以上,支付賠款6.2億元。2023年,面對頻發的重大自然災害,中華財險積極做好大災理賠應對工作,切實保障了各地糧食安全生產及糧農的經濟利益,并先后收到了來自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財政廳、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等單位的感謝信。
科技賦能 創新驅動
農險工作顯成效
科技賦能,三大主糧保險實現高質量發展。中華財險始終將科技發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將其作為推動農險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全面推動科技創新與保險服務深度融合,在提升三大主糧保險承保理賠服務質效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中華財險圍繞“空天地”一體化技術方案,打造無人機、GIS地理信息等平臺,形成生態技術鏈,并將科技成果逐步迭代至公司新一代保險核心系統、農險APP等平臺應用中,在十余個糧食主產區實現作物種植面積評估、長勢監測、重大災害評估等精準承保理賠服務,為數字化農險注入創新動能,進一步助力服務保障能力提升。
立足主業,做好農險“保防救”風險減量服務。中華財險持續做好“三農”服務,持續提高農險風險減量工作,在保險、服務、科技等多層面深度推動農險服務拓寬做優,在保前、保后等不同環節采取不同減量措施。一是事前風險防范,中華財險與國家氣候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及變化預估方面提供科技與技術支持,為糧農及時提供災害預警信息,進而提前采取風險防范措施,降低風險發生概率,減少損失程度。二是事中風險控制,加大風險救災處置,提升“救”的時效,通過無人機、衛星遙感等手段開展災害快速評估,對災情的分布、發展趨勢及時反饋,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防災減損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三是事后高效理賠,中華財險第一時間啟動應賠快賠綠色通道,通過線上、線下多元化方式,實現便捷精準的理賠服務。同時,主動幫助受災群眾快速恢復再生產,增強災后人文關懷和客戶體驗。例如,為積極應對江蘇地區小麥赤霉病等穗期病蟲害,中華財險積極配合政府,一方面強化赤霉病防治宣傳,邀請農業專家現場指導,持續增強農戶風險防范意識;另一方面,通過開展無人機飛防服務,有效預防和控制病蟲害蔓延,并利用衛星遙感監測小麥長勢和災害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農業保險風險減量服務的專業性和先進性。中華財險風險減量服務,在江蘇地區累計受益農戶數達到13萬余戶次。
創新驅動,拓寬糧食安全服務路徑。中華財險潛心深耕農業保險,始終把創新作為常態化工作,將其視作拓寬糧食安全服務的關鍵舉措,以及豐富三大主糧保險保障體系的重要抓手。一方面,中華財險立足于農業發展實際,在政策性保險的基礎上,不斷向市場供給多樣化、多層次的三大主糧保險產品,探索構建多元化的糧食保險產品體系。以有效提高糧食作物保障程度為出發點,在河南、遼寧、山東等地區開辦了糧食產量保險、收入保險,在山東淄博市貫徹落實“齊良保”惠農保險政策,創新推出主糧“基礎政策險+巨災附加險”的雙重風險保障模式,有效解決了當地產糧大縣與非產糧大縣主糧作物保障水平不均衡、雜糧保險相對缺失等現實問題;以風險保障覆蓋糧食作物全生命周期為切入點,在內蒙古創辦種苗期保險、江蘇開發收獲期火災保險和收割期降雨指數保險等產品。另一方面,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中華財險聯合開展了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專項創新服務,探索打造“農險+信貸”模式,提升廣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通過率,撬動更多金融資源高效率、低成本傾斜流入,全力支持糧食生產經營,當前已協助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得授信總額超過3億元,授信區域覆蓋四川、湖南等地區,有效解決農村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該項目獲評農業農村部年度十大金融支農服務模式。
下一階段,中華財險將持續貫徹落實中央會議及有關文件精神,切實提高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能力,為支持建設農業強國、助力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貢獻中華力量。
(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