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北京市順義區:創新機制 強化舉措 聚力打造都市優質農產品供應新高地
時間:2024-03-15 10:24:48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順義區位于北京市東北部,轄區總面積10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6萬畝,是首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順義區長期承擔北京市糧食生產和“菜籃子”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首都重大活動優質安全農產品保障任務,有著“京郊糧倉”的美譽。近年來,順義區落實農業綠色發展總體要求,在資源節本、技術增產、環境提質、鏈條增值、轉化溢價增效上全面發力,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科技農業,在實現穩產保供的同時,擦亮“順綠農”綠色生態農業金字招牌,推動構建了農業綠色發展新格局。全區糧食、生豬產量保持北京市第一,蔬菜生產連續多年保持全市前三。

  重機制、出政策,健全支撐體系高質高效

  創建區級協調考核機制。組建由主管副區長為組長、12家區級單位主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成立鄉村生態振興專班,將農業農村綠色發展重點任務全部納入到生態振興考核中,不斷完善會商、督導考核、信息報送制度。創建人才服務機制。成立正處級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在崗在編技術人員100余名,具有正高、副高、中級職稱人員達67%;同時,創新院地合作機制,與中國農科院、北京農學院等合作,打造農業綠色發展技術服務基地,為順義區實現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和技術支撐。創建政策支持機制。順義區從耕地保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編制了系列政策與制度,累計安排專項經費10余億元用于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同時,構建順義區“田長制”組織體系,設立區、鎮、村三級田長,耕地保有率達到100%,耕地質量等級3.97,位列全市第一。

  重產地、強保護,高效利用資源節本增效

  深入推進農業節水。以資源承載力為底線,持續深化農業結構調整,調減高耗水農作物種植面積,強化農藝節水與工程節水相結合,建成高效節水糧田和菜田18萬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78。強化農田有機質提升。優化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加強田間基礎設施,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0.96萬畝。推行免耕少耕、秸稈覆蓋還田等保護性耕作制度,全區土壤有機質含量逐年提升為2.5%。深入推進化肥農藥減量施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加大區級財政投入用于有機肥替代,控制化肥使用量,化肥利用率達到42%。推廣綠色防控產品應用,減少化學農藥施用量,農藥利用率提高到45.28%,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85.82%。推行全域農田廢棄物循環利用。推行菜田廢棄物“復合腐熟菌劑+翻倒好氧發酵”處理、秸稈“一還兩收”、畜禽養殖場糞污生態消納,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農戶參與、專業機構處置”的廢舊農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體系,全區秸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99.83%、95%以上,農膜回收率92%。

  重科技、強轉化,推廣綠色技術增產增效

  全面提高農業機械裝備水平。順義區持續提升農業機械科技裝備水平,安裝農用北斗作業監測終端和北斗導航農機駕駛系統終端,實施無人駕駛智能谷物精量播種,促進節種節肥、省工省力、降低勞動強度,實現穩產高產、節本增效。全區主要糧食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9.66%。大力發展數字農業。通過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對傳統菜田智慧升級,推動5G、大數據等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實施數字化種田、標準化遠程管理,打開手機,即可開啟云端種田模式,大大提高現代農業生產效率。目前全區累計建成數字菜田2.6萬畝,覆蓋全區菜田的50%以上。開展長期固定觀測。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順義基地,累計投入300余萬元啟動農業綠色發展長期固定觀測試驗站建設,建立長期性基礎性數據及技術展示服務平臺,逐步健全以綠色技術體系。依托完整的產業鏈和科學的食品安全控制管理體系,圓滿完成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中共二十大、歷屆全國兩會、北京市兩會等重要活動供應。

  重生態、提涵養,打造綠色鏈條增值增效

  推進農業生態保護。全區建立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制定耕地質量分類管理清單,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推動綠化造林,積極做好拆違騰退土地的農業種植增綠,逐步構建點線面、帶網片、林園水相結合的森林生態系統,森林覆蓋率32.63%。統籌實施兩個“三品一標”。全域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和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圍繞生豬養殖和設施農業探索全域綠色種養循環試點。打造全程農業標準化基地,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畜禽標準化養殖場比重87.95%,水產標準化健康養殖比重72%,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100%,核心指標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推動“農業+文旅”深入融合。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開展休閑農業“十百千萬”暢游行動,成功創建市級休閑農業星級園區50余家,逐步形成鄉村特色旅游產業。

  重質量、強品牌,強化價值轉化溢價增效

  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三級監管體系,劃定19個監管網格,打造464人管理隊伍,2022年共核查、錄入、審核主體7846個。農產品樣本檢測合格率達到100%,建設農業標準化基地162家。探索構建全區農業品牌矩陣。打造“順義種豬”和“順義櫻桃”等區域優勢產業集群帶動鄉村產業振興發展,形成以“順綠農”為牽頭的“1+2+3”順義農業品牌矩陣,“全區農業綜合品牌+區域農產品優勢公用品牌+區域農業社會化服務優勢品牌+鎮村域特色品牌+企業和產品主體品牌”體系基本形成,品牌數量位居全市首位。促進綠色產業增效。推進傳統農業與精深加工、文旅、康養等產業結合,形成“農業+”多業態發展態勢。積極探索“龍頭企業+中小企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模式,推動順義區優勢綠色農產品生產、儲存、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發展。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