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電腦,便能實現對上萬畝地的生產設施進行管控,“一鍵操作”完成田地灌溉、施肥等日常管理。當現代科技手段與傳統茶葉生產結合,能給茶產業發展帶來什么?
5G賦能 茶園裝上“智慧大腦”
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素有“大秦嶺的封面”之稱。這里土地肥沃、土層深厚、質地疏松,土壤中富含鐵、硒、鋅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適宜的土壤和降水,為商南茶產業發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環境。
走進商南縣富水鎮茶海公園萬畝茶葉基地,高高矗立的攝像頭、勻速旋轉的氣象設備和蟲情監測系統等新鮮“面孔”引人注目,處處展現“數字科技”的力量。借助中國聯通先進的5G網絡、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依托現代農業科技,商南縣打造了“智慧茶園”,為茶山裝上“智慧大腦”,讓古老的茶園從茶葉種植、管理、生產到旅游,處處閃現數字化身影。
“打開‘5G智能指揮調度系統’,就能清晰地看到茶園內視頻監控、蟲情監測、土壤監測、氣象信息等數據。”商南縣富水鎮5G+智慧茶園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5G智能指揮調度系統”的運行,讓我們通過電腦或手機就能實現遠程控制,診斷病蟲害,指導生產,再也不用靠人工對茶樹進行排查。這樣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茶產量穩定,又提升茶葉產出品質,實現了增產增效的目標。
據了解,商南縣富水鎮“5G+智慧茶園”建設項目位于商南縣城以東13公里的富水鎮油房嶺村,是商洛市首個省級數字鄉村信息化試點建設項目,致力于打造為商南縣規模最大,示范性最強的茶葉基地,該項目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建立茶葉種植基地數據監測采集體系,實現農產品單品種質量安全可追溯、全產業鏈環節可實時監測預警。
“什么時候種,什么時候收,什么時候打藥,都不用操心。”商南縣富水鎮5G+智慧茶園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5G+智慧茶園”建設項目的蟲害監測及防治系統可通過蟲情測報設備、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實現智能計算、分析田間蟲情變化趨勢。昆蟲預測模型自動生成害蟲種類、數量、發生時間曲線圖,方便直觀地分析區域內蟲害種類以及危害程度,同時實現病蟲誘殺。
同時,該系統可實現茶葉基地在種植環節的智能化管理,實現茶葉生長環境信息智能采集監測,包括土壤溫度、濕度、pH值、電導率等,空氣溫度、濕度、光照等,作物生長情況等數據及氣象監測數據。
談及數字化種茶模式帶來的變化時,商南縣富水鎮5G+智慧茶園項目相關負責人更是贊不絕口。他說,手機、電腦成為了“新農具”,點對點精準服務每一片茶園,管理者現在足不出戶就能科學種茶。也可實現實時對茶園、重點物聯網生產實景、災(疫)情實況以及作物長勢的察看、會商、診斷,為相關部門和企業掌握實況、科學決策、工作調度提供直觀依據。
“換道超車”用數字化激發新活力
在2023年陜西省數字經濟發展大會上,陜西省委書記趙一德強調,要構建智慧“三農”服務體系為重點力促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讓三秦百姓享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數字福利、數字紅利和數字便利。
2023年以來,商南縣大力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促進經濟提速轉型發展,使數字經濟項目成為推動全縣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在完善“三農”信息服務,加快智慧農業技術創新方面。商南縣以茶葉、食用菌等六大農業產業鏈為重點,深入推進“互聯網+”特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利用淘寶、抖音等多渠道電商平臺,推動農產品、生產資料和休閑農業等產品上網銷售,培育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提高農產品的銷售能力。
同時,運用互聯網發展農業新業態、新模式,鼓勵發展眾籌農業、定制農業等基于互聯網的新業態,鼓勵發展智慧休閑農業平臺,推進民宿預訂、土特產網購等資源和服務在線化,培育一批“互聯網+文旅”創新示范基地,引導鄉村旅游線上經營。
如今,商南縣山上茶田成行,山下林果飄香,庭院菌朵豐茂,田園風光宜賞……數字商南的建設,同時也帶動了商南縣茶旅康養融合示范園項目的形成。圍繞種茶、制茶、售茶、品茶商南縣打造了茶旅康養融合示范園項目,通過農旅融合、文旅融合、工旅融合、康旅融合,延伸做強茶產業鏈條,打造一個集生態、生產、旅游、康養等于一體的茶旅康養融合示范園,為商南打造生態茶城、產業新城、旅游名城、康養慢城“四大名城”做出重要支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