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乳山市牡蠣以其優良品質,被廣大消費者熟知和喜愛。近年來,乳山市以規范品牌授權使用為重點,以建立健全品牌管理機構及保護體系為支撐,創新做好乳山牡蠣品牌保護,短短幾年,山東省乳山市躋身全國牡蠣產業新高地,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牡蠣之鄉”。
乳山位于北緯37°的山東半島黃金南海岸,海岸線近200公里,是世界頂級牡蠣產區之一,出產的牡蠣個大肥美、肉質爽滑、味道鮮甜,名揚國內外。目前,乳山牡蠣養殖海域面積60萬畝,年產量50萬噸,養殖產值50億元,全產業鏈產值過百億元,產品暢銷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乳山牡蠣被納入最具影響力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錄,獲得山東省優秀地理標志產品認證。隨著乳山牡蠣品牌聲譽及影響力逐年提高,市場上出現了部分仿冒產品,為有效防止假冒侵權行為,維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近年來,乳山市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加強品牌保護力度,持續提升乳山牡蠣品牌價值。
健全管理機構 完善品牌保護制度體系
健全品牌管理保護機構,成立乳山市牡蠣行業協會,在行業管理部門的業務指導下獨立運轉。建立完備的品牌管理保護制度支撐體系,修訂《乳山牡蠣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制定《“乳山牡蠣”地理標志產品包裝印刷規范》,在中國商報發布品牌保護《法律聲明》,在協會網站及各媒體發布《關于正式實施乳山牡蠣地理標志產品防偽溯源的通告》等,形成了完備的乳山牡蠣品牌管理保護制度支撐體系。
規范商標使用 加強品牌保護宣傳
組織各類生產加工銷售主體簽訂《乳山牡蠣證明商標許可使用合同》,發放證明商標和防偽溯源體系雙授權證書,目前已授權牡蠣加工銷售企業275家,分銷商29家,包裝及輔料生產企業18家。獲授權企業須嚴格遵守《乳山牡蠣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乳山牡蠣地理標志產品包裝印刷規范》等規定的商標使用范圍、方式和印刷規范。明確規定未獲得協會地標使用授權的主體,不得在牡蠣系列產品及其包裝、容器、商品名稱標牌以及線上網站商品鏈接,或者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的宣傳材料,使用乳山牡蠣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圖案、文字以及乳山牡蠣、乳山海蠣子、乳山蠔、乳山生蠔、產地乳山等突出使用“乳山”地名字樣或拼音用于證明原產地和特定品質。
同時,在國家級報紙發布品牌保護法律聲明,向全國縣級市場監管部門和電商平臺、生鮮連鎖商超、物流快遞等3000多個有關單位發送品牌保護函告信,聘請專業知識產權保護機構合作開展打假維權,開展全媒體、全渠道的品牌保護宣傳,營造品牌保護氛圍和聲勢。防偽標簽在部分線上銷售平臺和連鎖超市應用較好,違規冒用乳山牡蠣品牌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實現了量價齊增,增幅均達20%?30%,部分企業在抖音等平臺直播銷售單日發貨量突破萬單,高端產品價格更是開創新局面,單只售價30?40元。
統一形象標識 建好品牌溯源體系
為有效提高產品市場辨識度和感官層次,維護消費者權益,聘請專業機構設計乳山牡蠣品牌LOGO,作為乳山牡蠣宣傳和產品包裝的統一品牌形象標識,牡蠣包裝箱也按照規定統一印刷使用該標識。同時,引進國際首創的先進液體可變色標識防偽技術,建設全國首個牡蠣數字化防偽溯源體系,將防偽標簽指標按照核定的養殖產量核發給養殖戶,實現來源可查詢、去向可跟蹤、真假可辨識、責任可認定。2021年11月正式實施防偽溯源管理,截至目前已推廣130余家企業應用。目前,乳山牡蠣銷售覆蓋北京、上海、杭州、廣州、西安、成都、深圳、廈門等國內大中城市,在高端市場的占有率居國產牡蠣第一位。
品牌保護是品牌打造的重要內容,是品牌發展與創新的基礎。乳山牡蠣品牌提質升級抓住了品牌保護這一關鍵點,將自我保護和法律保護相結合,強化品牌運營管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溯源體系,提高品牌防偽能力,廣泛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傳遞品牌保護理念,有力提升了品牌形象和聲譽。
(來源:《中國農業品牌創新發展案例(202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