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車溪鄉:盤活三色資源 煥發山村新顏
時間:2024-04-24 09:59:18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車溪鄉地處于都縣中北部,梅江(贛江支流)中下游北岸,江岸沿線長16公里,地勢平坦開闊,距縣城28公里,仙澄公路、寧安高速穿境而過。全鄉轄14個行政村,178個村小組,總人口3.7萬人。總面積85.4平方公里,山林面積79772畝,耕地面積21594畝,自古以來盛產水稻、花生、大豆、西瓜、甘蔗、芝麻、油菜以及禽畜魚等農牧產品。尤以西瓜、甘蔗、芝麻最負盛名,俗稱“上壩的西瓜,下壩的蔗,中壩的芝麻拌擂茶”。

  車溪鄉同樣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紅、古、綠旅游資源豐富,車頭嶂、寒信峽、梅江河灘、油菜花海、萬畝臍橙園等一大批自然風光交相輝映,辛峰閣、廻龍閣、飛云寺、烏仙寺、香山寺、段德彰故居、楊救貧紀念碑等一大批人文景觀遠近聞名,百歲烈士遺孀段桂秀的紅色故事感人肺腑,特別是壩腦村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古村落保護名錄,2022年被列入第三批中組部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

  農業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車溪鄉蔬菜產業示范園位于車溪鄉車勝、壩腦、同輝村。園區集中連片共流轉土地面積3500畝,搭建大棚面積2200畝。2019年被評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2023年,產業園按照“黨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繼續以江西都夏園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企業,8個合作社和參與的基本菜農共同出資874萬元,成立了車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始終堅持把農業產業發展作為“書記工程”抓牢抓緊,堅持黨建引領,高度重視、高位推進、高效落實。當前,示范園示范種植西紅柿1100畝,帶動發展菜農146戶,吸收農村閑散勞動力就近務工830余人,可帶動戶均增收4萬元。如車勝村種植大戶郭年生,原為村書記的他,退休之后積極參與蔬菜產業園發展的大潮之中,現成為車溪鄉黨員致富帶頭人、西紅柿種植技術顧問。

  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向好

  車溪鄉始終把改善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舉措,堅持黨建引領、全域謀劃、常態長效、產村融合,構建“四項機制”以系統集成思維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由基礎整治向品質提升轉變,精心打造車溪特色的新時代“五美”鄉村。

  一是夯實示范引領基礎。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成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鄉村“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監督委員會、互助會,開好戶主會,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村莊環境整治。發揮黨員示范作用,在農村黨員中開展以“比環境衛生、看誰的效果好,比幫帶農戶情況、看誰的貢獻大,比宣傳教育、看誰的影響廣”為主要內容的“三比三看”活動,促進黨員帶頭創評美麗示范庭院、最美衛生廁所示范戶。

  二是拓寬群眾參與廣度。充分吸納民意,在規劃之初就注重聽取群眾意見,與群眾一起制定規劃、推進整治行動。發揮理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把門前屋后衛生清掃、柴草堆放、生產工具歸置等“門前三包”納入《村規民約》,引導村民遵守村規民約的良好習慣。

  三是積極運用管護平臺。創新性運用農村人居環境“5G+”長效管護平臺,組建管護隊伍,運用管護平臺環境隨手拍功能,精準查詢人居環境突出地點,找到精準整治。結合村級積分制管理制度,對管護員在管護過程中實行管護積分兌換獎品的機制。

  和美鄉村建設卓有成效

  一是產業支撐就業。鄉黨委、政府利用宜果山地多的優勢,因地制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培植富硒臍橙、富硒蔬菜特色產業。目前,已開發出“萬鑫果業”“五豐御臍園”等大型臍橙產業基地,臍橙種植面積達1萬余畝;有3500畝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主要種植富硒西紅柿、辣椒、西葫蘆、黃瓜等。農業的高效發展吸引外出務工人員積極返鄉創業就業,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

  二是環境整潔衛生。針對鄉村廁所問題,車溪鄉積極落實“廁所革命”的相關要求,組建工作專班,積極外出參加衛生廁所建設培訓學習,挑選各村改廁明白人進行傳授培訓知識,當前已改造標準衛生廁所300戶。設立專門保潔隊伍對道路進行每日一清潔,讓鄉村環境更加宜居。

  三是民生辦事快捷。車溪鄉積極推行一站式政務服務,將職能部門融入便民服務中心,為當地村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服務,少跑腿,辦好事,提升村民歸屬感。

  四是鄉風文明互助。積極打造五星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如同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這里原來是破舊的民房,長期無人居住使用。車溪鄉整合資源,利用閑置房屋進行修繕提升,改造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上下兩層,一樓為功能室,里面設置了黨員之家、巾幗之家、睦鄰之家、志愿者之家、產業就業服務室、文化活動室等場所。

  (供稿:江西于都縣車溪鄉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