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培育專業人才 助力質量興農——202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課程進大學校園”工作座談會側記
時間:2024-04-24 14:40:36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劉月姣 字號:【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1月30日,一場以“農產品質量安全課程進高校校園”為主題的工作座談會在安徽成功舉辦。來自農業農村質量安全監管系統、農業農村部相關事業單位以及22所高校代表共聚靈秀江淮,共同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新理念、新制度、新知識等融入高校涉農專業教學,促進高校人才培養更好貼近質安需求、支撐監管實踐,助力質量興農。

  會上,來自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延邊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和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代表對質量安全課程進大學校園工作方案進行介紹。農業農村部有關部屬事業單位、六省份農業農村廳有關人員就質量安全課程進大學校園工作進行了交流發言。部分與會代表還赴安徽農業大學調研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安徽省重點實驗室、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中部地區)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

  示范培養掌握現代監管理念和技術能力的專業人才

  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在落實好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地方黨委和政府屬地管理責任以及部門監管責任的同時,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特別是,高校校園是培養農產品生產、質量安全監管、科技創新等人才的關鍵環節,在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多數高校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人才培養很重視,但在全面性、系統性、時效性和針對性方面也還存在一些不足。相關調研顯示,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題課程設置較少,對禁限用藥物名錄、殘留限量標準等關鍵內容教學不深入、更新不及時,對新農安法要求與監管實踐關注不足。為此,亟需推進農安課程進校園工作,將農產品質量安全新理念新精神、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新制度新內容等納入涉農高校有關專業教學。

  “我們想通過進校園的活動,推動建設一支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政策制度的高水平專業教師隊伍,培養具有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意識和專業素養的學生人才。”農業農村部質量安全監管司負責人在座談會上表示。

  與會各方表示,農產品質量安全課程進校園這一工作對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學科建設、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推動治理能力提升等具有重要意義。

  安徽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張慶亮在致辭時說,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以課程形式走進大學校園,是切實推動大學新農科建設、保障重要農產品安全穩定供給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學校將聚焦植保、園藝、農學、動物科學、水產養殖等涉農專業,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新理念、新制度、新需求系統融入各涉農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中,力爭推動農林高校特色教育教學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實踐同向同行、互促互融。

  首批試點高校圍繞六大重點內容創設農安課程

  “浙江大學將探索推進‘1+N’的課程教學改革,建設1門新課程《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管控技術》,改造提升多門已有課程,多種形式開展理論和實驗實踐課程。”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陳云在交流發言時介紹說。

  “圍繞農安課程進校園工作,學校遴選5個試點學院,重點抓好教學資源、教學團隊、教學平臺3方面建設,計劃增設畜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水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與管理2門課程,并對現有的3門課程進行改革。”南京農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祖海珍介紹說。

  自2023年11月,農業農村部質量安全監管司發布了《關于征集“農安課程進大學校園”試點工作參與單位的函》以來,全國多所高校積極響應。首批試點的22所高校,立足學校特色,發揮比較優勢,重點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新理念新精神、法律新制度新內容、新標準、生產技術、風險控制、品質提升和品牌打造、監管體系等重點內容對學校課程進行創新性設計。

  安徽農業大學計劃構建農理、農工、產教、農文、科教融合的“五融”課程體系,擬率先開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概論等4門專業課程,聚焦農業前沿、對接產業發展,實現適應農產品“三前”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實踐的需求。

  延邊大學則明確組織、制度、機制、資源保障,計劃率先開設畜產品質量安全等3門通識教育課程,覆蓋全校涉農專業,授課形式結合理論、實踐和專題講座。

  上海海洋大學作為“雙一流”建設的水產特色高校,將以水產養殖、水生動物醫學、食品科學等作為試點專業,計劃打造1個符合產業特色和最新要求的高水平水產品質量安全課程群,包括6~8門專業課程,1~2門通識課程,編著1本《水產品質量安全》專業教材,建設1個年齡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具備實踐能力的課程團隊。

  作為直接面向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高職院校,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將以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專業等4個專業為主要對象,優化定位、完善內容、創新模式,重構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課程體系,增加5項實訓內容和2次專家專題報告,探索面向農產品質量監管實踐需要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合力為農安課程進校園提供支撐保障

  河北農業大學將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課程的開設提供充足的經費;湖南農業大學將在實驗教學中心、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方面全力支持農產品質量課程建設;海南大學建立與課程教學有關的規章制度,每學期檢查項目包括教學計劃、教案、教學課堂和評價成績等。首批試點高校都為課程開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資金、資源保障。

  不僅是試點高校,農業農村部相關部屬事業單位,相關省份農業農村部門,都表示將積極為此項活動提供多維度支撐服務。

  會上,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等有關部屬事業單位在交流發言時表示,將從自身的主責主業出發,在課程內容設置、教材編寫修訂、師資團隊建設等方面提供支撐,共同打造符合新時代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要求的課程體系。同時,也將全力提供行業專家、重點平臺、實踐崗位等各類資源條件支持,努力做好精品課程制作、交流活動策劃等方面的支撐服務工作。

  “課程應體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新理念、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等新要求以及基層監管新實踐”“課程內容要囊括常規用藥快檢技術原理、風險監測與評估、數據分析與應用等新技術”“建議增加農產品綠色發展、品質評價、分等分級等高質量發展新內容”……

  地方農業農村部門則根據地方實踐提出了工作考慮與建議。與會的吉林、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農業農村部門代表表示,將與轄區內的高校強化協作,在人才培養、師資團隊建設、教材制修訂、品牌課程打造、產教結合、實踐課程等多方面提供條件支持,切實推動高校農產品質量安全課程滿足農業安全生產和高質量發展的實際需求。

  “我們一貫高度重視與高校合作,加強農業人才的培養。”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潘鑫介紹,2023年,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與5所高校合作開展定向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培養,開設12個涉農專業,招生334人,其中本科237人、專科97人,與安徽農業大學合作培養174人。下一步,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將積極協調、服務、推動安徽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課程進大學校園工作,建立合作推進機制,加強教材編寫、協調師資、實踐培訓等各方面支持。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