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草原畜牧業向減畜增效轉變
時間:2024-04-25 09:41:59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雷少斐 字號:【

  太陽還未從山頭爬出,甘肅省夏河縣現代畜牧產業園里,負責人久麥扎西已經起床,到牦牛繁育基地轉了一圈,察看了牛群的情況。

  這個繁育基地將英國的娟姍牛和本地藏牦牛雜交,繁育出了娟姍犏牛。“娟姍犏牛產奶量可達牦牛產奶量的3至5倍,生產性能提高了很多。”久麥扎西說。

  新品種的紅利讓當地牧民直接受益。此前牧民飼養的本地牦牛面臨品種退化問題,體形偏小、產奶量低、生長周期長,而娟姍犏雌牛縮短了出欄時間,提升了養殖效益,現在牧民每養一頭娟姍犏雌牛,就可以淘汰3頭傳統藏牦牛,當地養殖模式也由數量擴張向減畜增效轉變,草原載畜壓力得以減輕。

  推廣良種良法,既可提升牧民養殖效益,又可以降低天然草原放牧壓力,也成為牧區推進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的主要行動之一。

  2021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三部門聯合印發《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工作方案(2022—2025年)》,在內蒙古等7個牧區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5個縣(旗、師)開展草原畜牧業轉型試點示范。2023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專門增加了“草原畜牧業”一章,也明確提出“支持牧區轉變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兩年來,各試點地區正在加快探索適合本地的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之路,推動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由“依賴放牧”向“科學牧養”轉變。

  四川省紅原縣作為試點縣之一,圍繞著“草”與“畜”的核心問題,建設了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優良種畜和飼草種子擴繁基地、防災減災飼草貯運體系等,草原畜牧業轉型成效明顯。

  紅原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局長劉強介紹,當地養殖模式正在從“四季放牧﹢冷季抗災補飼”向“暖季適度放牧﹢冷季舍飼”轉型,經營方式由“千家萬戶分散、粗放養殖”向“家庭生態牧場、適度規模標準化養殖場”轉型。

  除了轉變養畜方式,紅原縣還在加大種草力度,優質飼草自給水平明顯提升。2023年紅原縣飼草種植面積達到2.9萬畝,農牧民窩圈種草覆蓋度達到90%以上,全縣優質飼草供給量增加4.32萬噸,有效緩解了草原的放牧壓力,項目區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增加至86.36%,同比增加0.16個百分點。

  發展方式轉變后,草原壓力減輕了,肉和奶的產量也提升了。紅原縣牦牛肉產量從2021年的15532.2噸增加到15756.4噸,牦牛奶產量從2021年的32113噸提高到39145噸。畜產品生產能力增加了7%,生產經營性收入同比增加了5.09%。牦牛乳收儲能力從2021年的5200噸增加至2022年的1.44萬噸,同比增長了177%。

  “除了紅原縣和夏河縣,其他試點地區也都在加快推廣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成功經驗。四川色達縣通過構建‘縣鄉村戶’四級飼草種植體系,治理了嚴重退化鼠荒地,提升了飼草供給能力;內蒙古扎賚特旗探索培育多羔羊新品種,以良種促增收;青海澤庫縣升級推廣‘拉格日模式’,草場整合率和牲畜整合率分別達到80%和85%,生產效益顯著提升。”全國畜牧總站草業處副處長齊曉介紹。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