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近年來,城關區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圍繞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智慧化監管等目標,以抓實“菜籃子”工程為依托,嚴格對標對表,從生產、技術、監管、追溯、宣傳等方面協同發力、產管并重,不斷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農產品全程監管機制,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體系建設,有效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整體提升,確保各族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完善長效機制
全方位建立監管體系
建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城關區將所有涉農經營主體全部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名錄”,并與規模種養生產經營單位簽訂書面質量承諾書;發布、張貼質量安全告知書,實施“黑名單”制度,全面壓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城關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健全突發事件快速反應機制,確保及時科學精準應對處置。對規模畜禽養殖場實施“五統一”管理模式,逐步建立長效機制。制定《城關區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實施方案》,規范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根據市級統一規劃,轄區內無屠宰場。
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自2020年城關區開具了拉薩市第一張合格證,近三年共開具合格證4.19萬余張,帶證上市農產品2.79萬余噸。其中,2023年1至7月開具合格證9020張,帶證上市農產品6148.3噸,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8.2%、20.6%。同時,由城關區農業農村局、城關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建立準入準出制度,嚴格落實入場查驗制度,無證農產品現場免費檢測后,憑檢測報告入場。
完善質量安全監管監測體系。按照“有機構、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經費、有制度”的要求,制定學習培訓、考核獎懲等制度58項。從2020年開始,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納入轄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職責,城關區、街道監管員和村級協管員、網格工作人員每周至少巡查2次,蔬菜生產旺季每兩天巡查1次。新建城關區農產品檢測中心,涉農街道均設立檢測室,按照“用什么檢什么”“檢什么標什么”要求,規范出具速測結果。2021年至2023年底定量檢測791批次,合格率達98.5%。
推進重點任務
全鏈條確保質量安全
把好農資入口關。城關區通過規范農資市場經營,建立投入品經營企業誠信檔案,有效保障投入品質量。結合凈土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嚴格落實農藥化肥統購統治、控減工作,農藥銷量從2020年的1.7噸減量到2023年的1噸,連續5年實現化肥零增長。嚴格執行農獸藥禁限用規定和使用間隔期、休藥期規定,建立農產品生產檔案、投入品使用登記臺賬。在蔬菜大棚、涉農生產企業、合作社、村委會、街道辦事處張貼《經常檢出農藥問題清單》和《禁限用農藥名錄》等。
加強農產品質量聯動執法。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利劍”行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等專項治理方案,加強生產、經營、收購、儲運等重點環節執法檢查。2020年以來,出動720人次,檢查1168家次。
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2023年,城關區獸醫站依托科研項目制定《奶牛飼養管理技術規范》等地方標準5個。印制種養技術手冊并開展入戶宣傳,入戶率100%。實施種養結合,在兩個高標準養殖中心施行糞肥還田,畜禽糞污利用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率均達95%以上,從源頭消除畜禽養殖對環境污染的風險。截至目前,城關區認證有效期內無公害農產品23個、綠色食品2個;創建“拉薩牛奶”“高原純牛奶”“拉薩酸奶”等品牌15個。
堅持創新發展
強治理促進提質增效
以最嚴格責任體系抓創建。城關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行縣級領導包片責任制,切實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小網格”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網格”,對出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堅決按照“四個最嚴”要求,依規依紀嚴肅追責問責、切實做到人人有責、失責必究。
以標準化產業建設提品質。城關區奶牛養殖企業、乳制品加工廠、種植基地全部按照高標準要求設計并建設,運行過程中全部采用標準化種植養殖、標準化加工、標準化污染處理設施,實行季度環境污染監測制度,在全區處于領先水平。
以全覆蓋宣傳告知促共建。除在街道辦事處、村居、生產基地、企業等重要位置張貼告知書外,城關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對納入監管名錄的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每年堅持戶戶上門簽署責任告知書,責任告知率達到100%。
城關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邊巴次仁說:“下一步,我們將利用好國家農安縣這個‘金字招牌’,強化源頭治理和執法監管,進一步鞏固創建國家農安縣成果,擴大國家農安縣影響力,為高原特色農牧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