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開通以來,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以下簡稱“信貸直通車”)駛向廣袤的鄉村,數以萬計的農業經營主體從中受益,通過“信貸直通車”獲得的一筆筆信貸資金,不僅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還促進了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和農民增收致富。我們選登其中部分受益主體案例,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與“信貸直通車”的動人故事。
案例一
我是貴州德江縣平原鎮坳田村的村民彭洪剛。我們村修建了300多畝能繁母牛養殖示范園區,靠著養殖肉牛成了遠近聞名靠牛脫貧、靠牛致富的“牛村”。我個人不想出去打工,看到大家養牛的收益比較穩定,就租了其中一個牛棚,可是一頭好的母牛價格基本在2萬元左右,10頭牛加上買飼料的錢,就得20來萬呀!這對于我來說,真的是一筆不小的投入。2022年縣農業局和工商銀行來人到村里,開展“信貸直通車鄉村行”活動,在村委會宣傳欄張貼“信貸直通車”海報,我就掃二維碼填申請了。第二天工商銀行的客戶經理聯系了我,說他們為肉牛養殖戶量身打造了專屬的融資產品“貴農e貸”,看到我填報的信息比較符合條件。“貴農e貸”這款產品可以當天申請、審批、提款到賬,還是純信用的。工商銀行的30萬確實幫了我大忙!我資金緊張的時候就通過手機直接提款,有錢了就隨時還進去,真的太方便了!我聽縣農業局的人說,“貴農e貸”已經為上千戶肉牛養殖戶提供了近3億元的貸款,真是幫了我們這些養殖戶大忙了! (工商銀行貴州分行選送)
案例二
我是高鵬達,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新民鄉光明村村民,自己創辦了家庭養殖場,從事肉牛養殖。近幾年,受自有資金緊張的影響,擴大養殖規模、購進肉牛及飼料有很大的資金缺口,我們養殖場養殖規模始終徘徊在70頭左右,很難有大的突破。
2023年,旗農牧業局和農行聯合來村里開展“信貸直通車”宣傳,我就掃描二維碼申請了貸款。農業銀行阿魯科爾沁旗支行到我們家和養殖場做了調查,很快就給我們批了30萬元貸款,資金三天就到賬了。
在發展養牛過程中,資金支持是關鍵,感謝政府、感謝農業銀行,讓我們普通老百姓在家都能享受到國家好政策。有了這筆錢后,我們又買了18頭牛,養殖規模快速擴大了,而且購買飼料的資金也充足了,幫我們解決了養牛周期長、前期投入資金大的問題。目前養殖場種牛數量達到100多頭! (農業銀行內蒙古分行選送)
案例三
我叫王玉成,是青島平度市崔家集鎮劉彩莊村的一名小西紅柿種植戶,從事小西紅柿種植近2年,擁有大棚2個,年產值約10.8噸。我們村位于膠東半島西部,是遠近聞名的“中國小西紅柿之鄉”,2020年“崔家集小西紅柿”已經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村里建設西紅柿種植大棚400余個,種植采用標準化生產方式,年產1500噸,為村莊創收300余萬元,已經初步形成了集培育種植、分揀包裝與物流銷售于一體的西紅柿產業鏈,是江北地區小西紅柿產業特色示范地區。
近兩年小西紅柿供不應求,收益可觀,我也決定在2023年擴大生產規模,再建一個大棚,但缺少周轉資金。仔細盤算一下,新建一個大棚加上肥料、人工投入算下來至少20萬元。自有住宅為農村宅基地,無法抵押貸款。
有一天,正好碰到中國銀行青島平度杭州路支行工作人員到我們村里進行金融服務上門活動。客戶經理金春玲告訴我,針對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難題,農業農村部正在全國推廣“信貸直通車”。 在中國銀行青島平度支行及青島市農擔公司工作人員的共同幫助下,我順利申請并填報了相關資料,經銀行審批后,很快便收到了10萬元的擔保貸款,新建了大棚,圓了“擴產夢”。
聽中國銀行的金經理說,劉彩莊村共有4戶小西紅柿種植戶通過“信貸直通車”獲得了貸款,另有4戶種植戶正在收集準備貸款材料中,真替這些同行高興! (中國銀行青島分行選送)
案例四
我是惠安縣家興家庭農場的負責人,自2013年家興家庭農場成立以來,我一心撲在生態家園的建設上,陸續流轉了200多畝的鹽堿地。如今的家興農場,已成為當地濱海鹽堿地改良的樣板,幫助廣大農民群眾走向致富奔康之路,一批又一批新農人從這里走出去,一片又一片鹽堿地煥發新生機。
然而,2020年至2023年初,因疫情農產品出售受阻,在2023年7月28日,超強臺風杜蘇芮登錄泉州晉江沿海,給農場造成了巨大的打擊,設備損壞,農作物被淹,急需一筆資金過渡。就在這時,建設銀行福建惠安支行的工作人員聯系到我,向我介紹“信貸直通車”,家興農場或許能夠通過此項政策解決當前的燃眉之急。不久,建設銀行客戶經理馬上到農場進行調查核實,收集相關信息,不到一周時間,就通過建行多渠道成功融資到所需款項,保住了農場的正常生產經營,心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在此,我也非常感謝國家出臺的“信貸直通車”政策,也感謝建設銀行福建惠安支行,為我們這些農業經營者雪中送炭,實打實為農戶辦事,為農業發展保駕護航。 (建設銀行福建分行選送)
案例五
我是劉俊,現在上海金山經營上海新貴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從事大閘蟹養殖活動。合作社現經營面積178.8畝,目前合作社使用蟹套養蝦的模式,可以大大改善蟹塘生態環境,未來將加強蟹產業融合,走科學養殖、綠色發展道路,提升蟹品質,打造金山蟹品牌。
平日里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在對我們養殖業務進行指導外,還關心我們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向我們宣傳“信貸直通車”,我們當時蟹苗剛剛買好,正愁沒資金買飼料,我就向交通銀行提交了申請,第二天行長就帶著客戶經理到我們蟹塘來查勘經營情況,讓我們準備貸款資料,兩個禮拜左右我就拿到了30萬元貸款,正好可以支付飼料款,解決了我燃眉之急。(交通銀行選送)
案例六
我是山東聊城市東阿牛角店鎮的黃先生,在夏糧收購這個關鍵節點上,對于資金需求的急迫性深有體會,今年是我在這行打拼的第六個年頭,心中滿懷抱負,打算進一步擴展我的糧食收購業務。然而,由于缺少足夠且合適的抵押物,我面臨著150萬元的巨大資金缺口,讓我一籌莫展。
就在這個時候,我得知農業農村部的“信貸直通車”,盡管內心有些忐忑,我還是決定抓住這次機會,通過掃描信息直報平臺的二維碼提交了我的貸款申請。沒想到,郵儲銀行的動作如此迅速,得知我的需求后,立刻派出客戶經理上門服務,詳細了解我的情況并給出了有效的融資方案。正是通過“信貸直通車”,我那困擾已久的150萬元資金問題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圓滿解決,可謂是一場及時雨,化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總之,“信貸直通車”猶如一道橋梁,連通了我和金融機構之間的鴻溝,讓原本難以逾越的資金難題變得迎刃而解,也讓我的夏糧收購之路走得更加順暢。真心感謝郵儲銀行和農業農村部推出的這項惠農政策,讓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郵儲銀行山東分行選送)
案例七
我叫趙全磊,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楊家集鎮郭莊村的村支書,也是村里的龍頭企業泌陽縣大地菌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公司帶動農民種植香菇1000萬袋,有效促進周邊7個行政村641戶脫貧戶每年人均持續增收1000余元,流轉農民土地500多畝。現在村里的香菇產業能發展這么好,這一切都得益于“信貸直通車”,我們連續3年從平臺獲得擔保貸款支持,從最開始的50萬元提高到200萬元。早在2021年,因疫情和價格行情等原因,我本人和村里10多家香菇種植合作社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經營資金困難的情況,了解到這一消息后,河南農擔駐馬店市分公司聯合泌陽縣農業農村局前往郭莊村委召開專場信息采集政策宣介會,通過自主開發搭建的平臺,讓在場的香菇種植戶足不出戶就完成項目推送、業務受理、自動審批等服務,聯合銀行對我們集中受理、集中調查、集中審批,全流程一次性完成合同簽訂和貸款發放,現場完成授信放款5筆320萬元,并且正常結清后還可享受省財政1%?2%的貼息,綜合融資成本低至2.25%,節省成本近64000元。 (河南農擔公司選送)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