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激發農業信貸新動能——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引金融“活水”助力鄉村振興
時間:2024-04-23 10:15:31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劉月姣 字號:【

  朱新岡是山東省壽光市田柳鎮朱家崖村黨支部書記,一直從事大棚建設和蔬菜種植。2021年,打算投資新建5個大棚的他遇到了資金周轉難題。

  “當我一籌莫展時,了解到農業農村部正在開展的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活動(以下簡稱‘信貸直通車’),通過線上掃碼申請,我獲得了110萬由山東農擔公司擔保的貸款,不僅辦理速度快、利率低,還能享受財政貼息。”朱新岡表示,“蔬菜還得靠規?;N植,當年我就迎來了大豐收,嘗到了產業升級的甜頭,享受到‘信貸直通車’和農擔擔保的貸款后,我一直鼓勵村民辦理,得讓大家伙一塊增收致富。”

  2022年,朱新岡又聯合村委會商量著把本村嶺子南的空地騰出來,建設高標準大棚。他再次通過“信貸直通車”掃碼提出了貸款申請,有了山東農擔公司的擔保,很快就有多家銀行找上門來,他又以低于市場的利率順利獲得了200萬貸款。

  這是“信貸直通車”惠農的喜人景象。長期以來,由于信息不對稱、抵押擔保難、經營規模小等原因,貸款難、貸款貴成為困擾農業經營主體生產經營的瓶頸問題。“信貸直通車”駛入鄉村路,激發了農業信貸新動能。“信貸直通車”的運行機理是怎樣的?其暢行的奧秘是什么?未來又將開向何方?

  搭建賦信平臺

  架起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需求直報渠道

  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黨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部署安排,2021年5月,農業農村部啟動“信貸直通車”活動,即運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系統,收集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經營主體的融資需求,由農業信貸擔保公司提供擔保服務,對接銀行發放貸款,探索形成了“經營主體直報需求、農擔公司提供擔保、銀行信貸支持”的直通車服務模式。

  周登平是重慶火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在重慶市奉節縣經營臍橙產業。“一次,我參加了縣農委組織的‘信貸直通車’宣傳活動,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掃描二維碼進行了申請。沒想到第二天一早,工商銀行的客戶經理就電話聯系了我,并上門進行了溝通。幾天的時間,貸款就到了我的卡上,真沒想到放款這么快,操作這么方便,100萬元的貸款,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周登平一次偶然的嘗試換來了這樣的驚喜。隨后,在遇到資金周轉難題時,周登平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信貸直通車”,現在他已經成為“信貸直通車”的老用戶了。

  “‘信貸直通車’平臺推薦來的客戶資料經過了農業農村部門數據庫的核驗,是真正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我們金融機構都會‘高看一眼’、優先處理。”工商銀行普惠金融部董磊表示,“長期以來,由于農業經營主體缺乏完整的信用記錄,我們對農戶信用評價存在難度。‘信貸直通車’的開通為我們精準鎖定客戶提供了便捷。”

  通過釋放農業補貼、農業保險、示范主體白名單等涉農數據價值,“信貸直通車”在金融機構與農業經營主體間搭建了數據增信的橋梁,推動實現金融機構與農業經營主體“面對面”對接,金融資源“點對點”直達,有效助力破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跨越“貸款難”的第一關,即缺乏便捷可信的貸款渠道和貸款產品。

  作為首個政府部門為農業經營主體搭建的信貸服務平臺,“信貸直通車”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以政府信用為農民增信,既增強了農民獲得貸款的信心,又增強了銀行為農民發放貸款的信心。

  截至2024年3月底,已有383.34萬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信貸直通車”申請貸款,申請金額6586.65億元,金融機構累計授信173.83萬筆,授信金額4137.24 億元。數據的背后,是資金活水流向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保供、農產品冷藏保鮮設施建設、休閑農業、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高素質農民發展等“三農”發展重點領域,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注入澎湃的金融動力。

  基于良好的服務效果,“信貸直通車”被廣泛宣傳并得到多方認可。開通當年6月,“信貸直通車”活動亮相 《新聞聯播》,11月,被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收錄;12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活動”案例入選中央黨史學習教育官網主辦的“我為群眾辦實事”經驗做法征集活動;2022年7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案例”入選農業農村部2021年金融支農十大典型案例……

  激活農擔力量

  撬動優質金融資源投入農業農村

  在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三五斗”優質食味稻聯合體的水稻種植基地,麥苗翠綠,接連成片,理事長葛忠奎正在仔細地查看麥苗的生長情況。“4月份長出麥穗,5月底就能成熟收割,種植基地將近3000畝,預計產量在900斤一畝左右。這多虧‘信貸直通車’為我們提供了300萬元貸款,解決了我們的資金難題。”葛忠奎說道。

  2010年,葛忠奎創辦了揚州中月米業有限公司。如今,該公司已是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然而,中月米業卻曾一度面臨生死存亡,葛忠奎為他人擔保被牽扯進債務糾紛,公司無法獲得銀行信貸支持,資金周轉困難。江蘇農擔揚州分公司在客觀調查分析企業經營情況和企業負責人信用情況后,為公司提供擔保,幫助其獲得了300萬元信貸資金,使企業很快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一直以來,缺乏有效抵押物是農業經營主體貸款的“攔路虎”。“信貸直通車”引入了“國家擔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出信貸申請后,“信貸直通車”利用系統直連,將相關信息全量推送給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由省級農擔公司會同其合作金融機構,優先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信貸擔保服務,提供授信支持。通過擔保分險,提高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需求的可獲得性,克服了“商業擔保”長期以來在“三農”領域遭遇的高風險、低收益、商業不可持續問題。

  廣西農擔公司創新推出針對輻射面廣、帶動力強、與農戶利益連接緊密的龍頭企業或龍頭企業簽章推薦的上下游農業經營主體量身推出貸款擔保產品——“桂農擔—龍頭保”;重慶農擔公司聚焦柑橘、榨菜、生豬等重點產業集群,創新開發了多個專項擔保產品,建起了“市級總部+10個區域性分公司+縣級辦事處+鎮鄉+村”五級服務體系;浙江農擔公司聯合銀行推出“浙里擔·糧農貸”助力農業經營主體獲得低利率的糧食生產貼息貸款……

  做好擔保環節產品和服務創新是農擔體系撬動信貸支持的關鍵點。各級農擔公司積極創設特色擔保產品,優化擔保服務流程。“信貸直通車”開通伊始,國家農擔公司就印發《關于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擔保直通車活動的通知》,指導各省級農擔公司建立專項對接聯絡機制,開發配套專項擔保產品,并按周開展“信貸直通車”省級農擔公司業務活動分析調度。

  江蘇農擔積極配合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制定了“新農直通貸”產品管理辦法,將直通車內化到公司農擔業務流程,分別從業務模式、操作流程及要求、風險處置及責任追究等三方面明確了產品內容,為“信貸直通車”活動提供業務支撐。

  北京農擔公司副總經理張連寶介紹,在平谷區首場“信貸直通車鄉村行”活動中,公司制定了擔保費率優惠、快速審批通道,融資方案、融資補貼政策、財務管理咨詢服務,產銷對接等一系列送惠下鄉服務內容,通過面對面普及金融知識、提供信貸輔導、強化資金支持等方式,為農民送去實惠。

  在著力創新擔保產品和服務的同時,農擔公司著力建立與銀行的風險共擔機制,共同撬動優質信貸資金投入農業農村。

  安徽農擔將本省“春風行動”升級對接至“信貸直通車”活動,與農業銀行第一時間聯動審核、快速審批、云端授信、線上放款。在風險管理方面,農戶單戶在保余額2000萬元及以下的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如出現代償,由承辦縣(市區)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承擔40%,安徽省擔保集團承擔30%,銀行承擔20%,所在地財政分擔最后的10%。

  通過建立銀擔緊密合作、風險共擔的機制,“信貸直通車”有效破解了“三農”領域抵押物缺乏問題,降低了金融機構的信息搜集成本,減少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撬動了金融和社會資本按市場化原則更多投向農業農村。

  強化數據賦能

  構建農村金融科技服務生態

  數據時代,產品設計與大數據技術結合勢在必行。

  針對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關鍵信息缺失、信息共享困難等問題,“信貸直通車”突出數據增信功能,推進了各部門間涉農信息共享,通過大數據為農業經營主體精準“畫像”,為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提供了有力的信用支持。

  發揮數據賦能作用離不開高質量的數據支撐。在全國層面,“信貸直通車”直連了農業農村部家庭農場名錄系統、市場監管總局紅盾系統、匯集了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名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直屬的中銀保信公司農業保險數據,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身份真實性、用途合規性以及資金額度與生產規模適配性進行自動校驗。

  在各地,“信貸直通車”強化政、銀、擔等多維度數據的互聯互通。當前,農業農村部通過指導各地建立地方農村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各類金融機構推動“信貸直通車”業務與本行金融支農業務協同發展,將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農擔公司、金融機構數據集聚到平臺。

  “我們在‘信貸直通車’的框架下,構建了湖北地方版‘信貸直通車’平臺。在和全國平臺對接同時,我們接入了湖北省農業保險、農業貼息、財政投入和農業擔保數據,也與全省大數據能力平臺實現對接,能夠按需調動工商、稅務等10大類200多項公共政務數據,能夠多維度刻畫農業經營主體‘畫像’。”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計劃財務處二級調研員陳軍介紹說。

  目前,福建、湖北、安徽、四川、河北、浙江等8省已建立地方農村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農行、工行、交行、郵儲等銀行及12家省級農擔公司融合業務也已全面鋪開,由“信貸直通車”提供涉農信息庫標準化核驗服務;同時,高素質農民培育、頭雁等“信貸直通車”行業專版,為支持“三農”領域重點群體提供信貸服務保障。

  當前,城鄉金融資源部分不均衡,農村金融機構網點多為農商行、村鎮銀行。因物理網點運維成本高,國有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在農村網點不多。“綜合運用‘信貸直通車’平臺的農業保險、農業補貼等數據,能夠幫助我們掌握農業主體和項目的具體信息,減少了獲客和服務成本,提升了放款效率。”農業銀行農戶金融部農戶信貸處卓金剛表示。

  大數據的運用,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服務等優質金融資源進入農業農村開辟了通道。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資金雄厚、成本較低、科技領先、資源豐富,其進入將對改變現有農村金融競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將有效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提高農村普惠金融服務成色,為構建現代農村金融體系作出有益探索。同時,大數據技術的運用也驅動涉農信貸投放從依賴抵押到注重信用轉變,為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動農村金融高質量發展打牢“地基”。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數據治理激活數據潛能。”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完善主體身份、土地、補貼、保險等數據,并探索開展縣級涉農數據獲補增信助貸綜合試點,夯實“信貸直通車”數據增信功能。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