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湖北:促進市場化發展 量身定制“楚農直通車”
時間:2024-04-23 10:00:46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在推進全面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下,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積極踐行創新理念,以科技為引領,深入推動金融支農工作,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科技手段,精準對接農村金融服務需求,開辟出一條全新的科技金融支農之路。

  一直以來,農業經營主體缺乏有效抵押物、信用信息不完整不規范等問題,是導致其融資困難的核心癥結。針對這種情況,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聯合湖北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和郵儲銀行湖北省分行等12家省級銀行機構共同打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平臺湖北版——“楚農直通車”。運用大數據技術對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全面、精準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形成科學的信用評估模型,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農村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難題,使得金融資源得以更公平、更有效地流向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領域,奮力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湖北樣本”。

  打造“楚農直通車”,統一“碼上”辦事

  針對各金融機構貸款碼眾多、針對性不強的情況,分別為12家銀行機構設計專屬二維碼,統一通過“楚農直通車”對外提供服務。

  通過“楚農直通車”二維碼鏈接農業經營主體、銀行和省農擔公司,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通過專線接口的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并跟銀行業務系統進行接口直連。

  農業經營主體通過楚農直通車小程序提交貸款需求后,利用整合的農業經營主體相關的農險信息、貼息信息、財政投入信息以及農業擔保信息,對農業經營主體進行相對豐富的畫像描述,幫助金融機構更加快捷、準確評估貸款申請主體的信用及貸款相關資質信息,減輕金融機構審貸工作難度,提高農業經營主體貸款成功率,同時促進全省農村金融信息化建設發展。

  組建金融機構聯盟,保障金融供給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會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湖北省分行等12家銀行機構和湖北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常態化服務合作協議》,保障金融產品的多元供給。

  同時為了激勵各家金融機構進行主動營銷,促進“信貸直通車”的市場化發展,分別針對12家金融機構發放專屬二維碼,支持營銷專屬貸款客戶。并通過貸款貼息等各項政策支持鼓勵銀行展業。各銀行推出專屬產品,如工行興農茶葉貸、湖北農信蝦稻貸、民宿貸等。

  搭建農業經營主體大數據庫,匯攏數據資源

  在農業農村部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系統框架下,構建湖北地方版“信貸直通車”平臺,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和全國平臺對接并接入湖北省農業保險、農業貼息、財政投入和農業擔保數據,構建農業經營主體經營名錄和主體畫像。

  平臺上線以來,通過系統對接的方式接入農業保險數據28萬條,貸款貼息數據2萬條,產業鏈財政投入數據2萬條,農業擔保數據3千條。

  同時“楚農直通車”平臺和省中小企業融資信用平臺進行對接,通過接口方式接入全省大數據能力平臺,按需調用公共政務數據,包括工商、司法、稅務、不動產、公共事業繳費、市場監管等十大類兩百多項數據,進一步豐滿了農業主體信用畫像,為銀行產品的精準服務提供了有力抓手。

  注重推廣,應用在實

  在“三農”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加有力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速融入現代農業產業鏈。

  在系統推廣方面聚焦湖北優質稻米、生豬、特色淡水產品(小龍蝦)、蔬菜(食用菌、蓮)、家禽及蛋制品、茶葉、現代種業、菜籽油、柑橘、道地藥材等十大農業產業鏈,通過一體化金融服務模式,全方位服務供應鏈客戶發展優勢產業。

  在鄂西南武陵山茶產業集群所在地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工行湖北省分行成立專班對“茶產業鏈”開展深入調研,量身定制“興農茶葉貸”特色場景融資方案,并融入“楚農直通車”業務鏈路中,以縣域茶企等經營主體為對象提供線上線下綜合金融服務,讓客戶充分享受自主提款、隨借隨還等實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楚農直通車”平臺上線一年以來已有42390戶各類農業主體注冊,其中農業企業7012戶,家庭農場4120戶,農民合作社1933戶,農戶29325戶。

  平臺共收到41385筆有效信貸融資申請,已發放10548筆貸款,共91.07億元,平均融資利率在3.5%?4.5%,低于同期其他涉農貸款利率,在已發放的貸款中,金額在50萬以下的普惠型貸款占比68%,體現了平臺的優勢。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