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度重視農資打假工作,始終將農資打假作為保障春耕生產和全年糧食豐收的重要抓手,創新農資監管手段,強化執法震懾,全鏈條監管打擊農資違法行為,通過六個強化,尤其是狠抓大案要案引領,達到辦理一案,教育一片,宣傳一次,震懾一方的目的。
強化部門聯合,嚴懲假劣農資。充分發揮江西省農業農村廳農資打假牽頭部門作用,聯合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省供銷合作社等部門收看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視頻會議,并將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到各市縣區。聯合印發全省農資打假專項執法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各地農業農村、法院、檢察、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緊盯“春耕備耕、三夏、秋冬種”重點農時,對種子、農藥、肥料等重點產品及重點對象、重點區域、重點行為、重點環節加大打擊力度,通力協作形成打擊合力。及時通報和辦理問題農資線索,加強系統上下聯動,打造全省一盤棋的聯動機制,重大案件省級直接掛牌督辦。
強化行業聯控,凈化農資市場。江西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充分利用“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專項行動檢查、日常巡查、暗查暗訪、投訴舉報等手段,嚴控農資質量,保持執法打擊高壓態勢,嚴厲查處制售假劣農資、破壞農資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持續支持省農資協會等社會行業協會開展農資自查自檢,對發現的不合格農資產品及時舉報至執法機構依法進行查處。2023年以來,江西省農資協會向農業執法機構舉報6起假劣農資違法線索,執法機構根據線索進行調查,查處打擊涉嫌生產銷售假劣農資企業和經銷商5家,兌現舉報獎勵2萬元。
強化檢打聯動,保障農資安全。每年年初,江西省按照“及時送檢、分批報送、檢打聯動”的要求,制訂全省農業投入品執法抽檢實施方案,通過省級統籌、統一部署執法抽檢任務,共享抽檢信息,既有效避免了市縣重復抽檢,節約了執法資源和成本,又便于省市縣三級協同精準快速打擊違法行為,實現了一次抽檢、一地發現、全省上下聯動執法。針對一些重大案件建立了“綠色檢測通道”,省廳加強與檢測機構溝通協調,盡力縮減農業投入品執法抽檢周期,做到即抽即檢、即檢即報,為及時固定證據,加快執法辦案進度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問題聯查,防范農資隱患。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加強屬地管理,針對各地發現的重大農資違法線索,由省級統籌安排,各級開展全面排查,及時處置違法線索,降低損失,保障農民群眾合法權益。去年,全省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有肥料忽悠團四處流竄售賣假劣化肥。發現問題后,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執法監督處迅速反應,發出工作提示,要求各地保持高度警覺,加強執法巡查,及時處理舉報線索,同時對化肥產品開展全省質量排查檢查和監督抽查,迅速將化肥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期。經過多方共同努力,江西省農資市場持續穩定,農資市場得到有效凈化。
強化執法辦案,形成執法震懾。分領域組建5個省級執法辦案指導小組,每個小組由一名處級干部牽頭,吸收市縣執法骨干參加,聚焦執法專題、剖析典型案例、破解執法難題、指導案件辦理、撰寫執法辦案典型案例,有力提升全省執法辦案能力和水平。每周開展“以案說法”周末講座,邀請農業專家和執法骨干根據農時進行授課,重點講解執法抽檢程序規范和親身辦理的執法案件,分享執法辦案技巧,截至目前,共舉辦42期“以案說法”周末講座,全省共2.6萬余人次收聽收看。加強行刑銜接機制,與公安部門建立聯合辦案機制,發現涉刑案件及時商請公安部門提前介入調查。暢通行刑雙向移交機制,農業農村部門及時向公安部門移送涉刑案件,公安部門及時向農業農村部門移送行政案件。去年以來,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向公安部門移送農資類涉刑案件12件。景德鎮市及浮梁縣農業農村、公安部門聯合辦理的某“肥料忽悠團”案,涉案外省肥料在江西省銷售1000余噸,涉案金額200余萬元,追回120萬元涉案款,退還農戶近20萬元購肥款,7名涉案人員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5人已被逮捕,徹底打掉了一個跨省“肥料忽悠團”。宜春市辦理的“李某等生產經營假種子案”,涉案假種子3.3萬公斤,貨值近百萬,李某被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追究刑事責任,被評為農業農村部“穩糧保供”典型案例。
強化宣傳教育,營造法治環境。充分利用“報、網、端、微、屏”等各類宣傳平臺,依托“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等活動進一步加大執法宣傳力度,讓每一次行政執法變成一次普法宣傳。每年3·15期間,江西省農業農村廳與省公安廳、市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做客江西衛視《贛出精彩》欄目,詳細介紹農資打假重點工作,宣傳農資識假辨假知識,引導農民朋友更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創新普法方式,每年春耕備耕時期,通過12316“惠農直播室”每周現場連線全省各地農業執法人員,就農民關心的農資熱點問題,尤其是如何防范“肥料忽悠團”等開展普法宣傳,目前已開展13期,共收獲154.77萬熱度。2023年以來,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31.8萬余份,舉辦現場咨詢培訓761場次,出動執法人員9984人次,接待咨詢群眾17.6萬人次。每年發布農資打假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分析解剖案情,解讀法律適用。
(供稿:江西省農業農村廳)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