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胡樹林:大山里種出好咖啡
時間:2024-05-17 10:37:52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楊文朋 字號:【

  人物簡介

  胡樹林,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芒寬鄉人。2009年中專畢業后,他返鄉創業,之后牽頭成立怒江雪林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咖啡產業,帶動百余名社員種植咖啡,年銷售額達600萬元,促進農戶增收致富。

  頭頂是巍峨的高黎貢山,腳下是奔騰的怒江,高海拔、好生態,造就了云南省保山市小??Х鹊莫毺仄焚|。春分時節,咖啡的幽香彌漫在保山市隆陽區芒寬彝族傣族鄉豐收咖農的家中。

  這個種咖啡的好地方,也是怒江雪林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樹林的家鄉。2009年,胡樹林返鄉創業,從賣豆、制豆再到種豆,見證了當地咖啡產業的發展。眼下,他正積極探索從生產商品豆到生產精品豆的轉型之路。

  賣豆:“面對價格漲跌,把目光放長遠些”

  2009年,胡樹林中專畢業,決定返鄉創業。聽聞兒子的決定,父親胡躍華堅決反對:“趁著年輕,應該先去外面歷練。”胡樹林也犟:“咱保山實現咖啡產業化這么早,何愁干不成一番事業?”

  家里種了近20畝咖啡,管護采摘的活不少,胡躍華帶著胡樹林一年到頭在地里忙活。“論種植,還是父親更有經驗。但在銷售方面,我有想法、敢闖蕩。”胡樹林索性轉向聯系收購咖啡的貿易公司。當時市場上“一豆難求”,聽說胡樹林能收來咖啡豆,外貿公司答應預支貨款請他代購。

  “沒占家里一畝地,比父親賺得還多!”轉手300噸,一公斤賺一兩元差價,賺到“第一桶金”的胡樹林有些得意。但隨后幾年不斷腰斬的咖啡期貨價格,很快讓他沒了脾氣。

  2013年后,伴隨國際咖啡主產區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咖啡豆價格暴跌。收來的咖啡豆賣不出去,胡樹林欲哭無淚。

  在父親安慰之下,胡樹林牽頭成立合作社,拉著農戶抱團取暖。“父親告訴我,面對價格漲跌,把目光放長遠些。”胡樹林說。

  在價格谷底苦苦支撐了6年后,國際咖啡期貨價格再次起飛。隨著國內咖啡連鎖門店逐漸向更多城市延伸,越來越多人有了品飲咖啡的習慣,胡樹林牽頭的合作社銷售額也慢慢爬升。

  制豆:“巴不得天天出去送貨”

  掛耳咖啡、速溶咖啡、精品咖啡豆……如今合作社的主要收入來源,已經不再是最初轉售的咖啡生豆。

  這樣的轉變,最初卻是無奈之舉——從農戶手里收來的生豆賣不出去,時間稍長就會發霉。為了延長保存期限,胡樹林買來烘焙設備,自己烤豆。

  長期以來,云南咖啡價格跟著國際市場走。云南商品豆種植成本相對較高,當咖啡期貨價格低時,國際采購商傾向于采購種植成本更低的大產區商品豆。胡樹林想到了一條新路子:外貿公司不收,咱就內銷!

  最初的客戶,主要是咖農的客人。家中來客,咖農會給客人煮上一杯自己種的咖啡,臨走時再給客人送上幾袋。上門要貨的咖農越來越多,胡樹林順勢印制包裝,靠著這種熟人傳播,加工的咖啡豆慢慢有了穩定的客源。

  看到希望后,胡樹林先是帶著產品去趕集,后來又沿著怒江河谷到商超推廣。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他現磨咖啡豆請商超工作人員品嘗:“支持下本地咖啡吧,只要店里擺上我們的產品,賣完了再付款都行。”剛開始一個店每月只能賣出三四包咖啡,現在已經是成箱成箱地賣。“最盼的就是接到補貨的電話,巴不得天天出去送貨!”胡樹林說。隨著怒江沿線旅游開發不斷推進,合作社的咖啡還成為特色旅游產品,被更多游客帶到了大山之外。

  經過市場的潮起潮落,如今的胡樹林格外冷靜:周邊客戶數量有限,要想不再受制于人,必須不斷拓展市場;而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要么靠價格優勢,要么靠品質。

  “保山小??Х鹊漠€產量相對較低,如果做成普通商品豆出售,難以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出路一定是做精品豆。”胡樹林分析,“小產區的精品咖啡豆能單獨定價,從而降低國際咖啡期貨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

  種豆:“認準了這個行業,我就想長期干下去”

  要想做精品咖啡豆,必須從源頭把關。曾經不善于種豆的胡樹林,2020年開始再次回歸咖啡園,除草、施肥、試種新品種,重新學習種豆。

  要做自己的精品咖啡,首先要確保原材料供給。胡樹林說:“認準了這個行業,我就想長期干下去,沒有一定面積的自有基地,就沒法保證高品質的原料,沒有足夠的高品質咖啡,就沒法打開精品咖啡的市場。”

  胡樹林解釋,商品豆銷售主要靠批發,精品豆則要做零售,更加注重品質。“好品質的第一關,就是好品種。”胡樹林把自己流轉來的土地作為試驗田,試種鐵皮卡、黃波旁等更加小眾的品種。

  試種品種中,價格最高的是瑰夏,有的小產區一公斤咖啡豆能賣好幾千元。胡樹林在海拔超過1600米的地方種了幾畝,“能不能種出來?烤出來還是不是原來的風味?能不能賣上高價?這些都不好說。試種其實是試錯的過程。”

  早期試種的鐵皮卡、黃波旁逐漸掛果,有些感興趣的咖農上門要苗,胡樹林二話不說就贈送。相較產量更高、抗病性更強的卡蒂姆,鐵皮卡、黃波旁對田間管理要求更高。胡樹林依托合作社加強對咖農種植環節的培訓,盡可能幫助大家降低風險。如今,合作社已有咖農103人,種植面積超過1500畝,銷售額達到600萬元。

  胡樹林的想法和實踐,跟云南省發展咖啡產業的思路不謀而合。2022年,云南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關于推動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明確到2024年,實現全省咖啡豆精品率達到30%、咖啡精深加工率達到80%,努力建成全球重要的精品咖啡產區。

  對于未來,胡樹林信心滿滿:“只要種得好,就不怕合作社發展不好!”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