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作為農業大縣,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深厚的農業產業基礎。梨產業種植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有果樹種植面積10.8萬畝,其中,梨樹種植面積9.3萬畝,常年產量保持在27萬噸左右。先后榮獲“全國梨產業十強縣”“全國鴨梨之鄉”等榮譽稱號。
然而,長期以來,由于缺乏有效的組織和管理,農業產業發展水平不高,農民增收困難。面對這一現狀,寧晉縣農業農村局深刻認識到,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加強農業產業集群建設,通過產業集群的集聚效應和協同效應,提升農業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實現農民增收致富。借助河北省梨產業集群建設項目的東風,農業農村局制定了以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基礎設施等措施,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發展之路。
嚴抓區域公用品牌的體系搭建和使用管理
一是明確品牌建設目標,以終為始抓品牌建設。從品牌建設之初,農業農村局就明確提出了以銷售為導向的建設目標。他們深知,品牌的真正價值在于市場的認知和認可,而市場的認知和認可則離不開大量的梨果銷售。只有讓足夠多的消費者認識、認可寧晉梨,才能真正成就寧晉沙地梨品牌。在品牌建設初期的服務單位選擇上,始終將品牌孵化企業的銷售能力作為第一考核指標,將銷售任務目標作為招標的前提條件,將調研結果分析和品牌搭建策略概述作為選擇標準,優選出品牌孵化的服務單位。最終實現了在疫情期間物流和市場狀況都極差的情況下,連續2年在春節期間就提前將全部優質梨果銷售一空的佳績。同時,農業農村局緊緊圍繞市場需求,指導合作社和農戶做精梨果品質分級,幫助合作社和農戶實現了優質優價的增收目標。以銷定產,指導和要求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加強種植管理,不斷提升果品品質和服務水平,嚴守梨果品質生命線,為品牌長紅保駕護航。以確保寧晉沙地梨品牌真正成為推動寧晉梨果產業發展的長效有力支撐。
二是細化品牌建設用途,按需求做好體系搭建。在品牌體系搭建方面,注重品牌體系的完整性和層次性。精心規劃,構建了包括母品牌、子品牌和商業品牌在內的完整品牌體系。母品牌寧晉沙地梨作為區域公用品牌的代表,承載了寧晉農業的核心價值和文化內涵;子品牌梨八仙則是依托寧晉梨果品種豐富的優勢,對節慶和禮品的細分市場需求進行了很好的滿足,打造出了一盒8吃的消費體驗;商業品牌則是通過對龍頭合作社自有品牌的整合和扶持,最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品牌譜系。這些品牌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寧晉梨產業集群的品牌矩陣。不僅提升了寧晉梨果的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也增強了梨農對寧晉梨產業集群發展的信心和認可度,為梨果產業的集群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寧晉梨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是強化品牌使用管理,以確保品牌健康發展。為了確保區域公用品牌的有效使用和良好形象,在品牌的使用管理上,農業農村局采取了嚴格的管控措施,利用授權使用的手段限制品牌濫用。為此,建立了完善的授權機制,對申請使用區域公用品牌的企業和個人進行嚴格篩選和審核,確保品牌使用的規范性和合法性。同時,還建立了管控監察體系,一方面對貼有區域公用品牌的果品進行高頻次抽檢和監督,另一方面實時跟進渠道客戶的反饋意見,確保產品質量達標,不損害品牌形象。這些措施有效保證了品牌使用的規范性和合法性,也提升了渠道客戶和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和滿意度。在整個品牌建設和管理過程中,農業農村局始終發揮著關鍵作用。從制定政策到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等各個環節都親自參與,確保了品牌建設的順利推進和良好效果。
深挖產業集群建設中各項工作的細節
政府敢作為,果農享實惠,集體創收益。
一是主抓品種全面迭代換新,實現品種最新化。農業農村局帶隊考察學習,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品種,有力推動寧晉梨品種的全面迭代換新。拜訪科研單位,促成了與河北省農林科學研究院石家莊果蔬研究所合作,并建立新品種繁育基地;多次考察了解北京豐達農業有限公司并最終簽訂引種協議;通過到山東等地的考察學習,引進了韓國新華梨,創造梨等優質品種。 2020年—2023年,寧晉縣借助河北省梨產業集群建設東風,總投資1750萬元用于梨新品種引進與推廣工作。通過與河北省農林科學研究院石家莊果蔬研究所的合作,共同培育出冀秀梨等優質新品種,同時單項投資100萬元建立了新品種繁育基地—冀秀繁育基地,目前評估該項目總價值超千萬元。通過與北京豐達農業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取得蘇翠1號品種授權,蘇翠1號成為寧晉早熟梨主流新品,種植面積近萬畝,寧晉也因此成為目前我國北方最大的蘇翠1號種植區。引進了韓國最新的品種創造梨,該品種具有果形美、產量高、耐儲存、口感好、含糖量高等優勢,創造梨下樹收購價即到達5.5元一斤起,是當前梨行業單價最高的品種之一。該品種在寧晉已成功發展種植面積1500畝。通過國內外高新品種引進和鼓勵梨農進行梨樹嫁接改良,寧晉縣目前已完成的新品種梨種植區面積超過了12000畝,為寧晉梨產業集群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主抓農業設施建設規劃,落實設施標準化。寧晉縣高度重視農業設施建設的規劃工作,總投資1000萬元,力求確?;A設施建設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在滴灌、棚架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面對面交流,了解實際需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建設方案。建成10個標準化種植基地,總面積超過3000畝,基地全部實現品種最新化、管理機械化、基地設施化、技術綠色化,為聯動模式奠定基礎,輻射帶動周邊近萬畝梨樹實行標準化管理,年產高端梨3萬噸,有力保障高端產品滿足大中城市商超消費需求。同時,還積極推動機械化管理設施的建設,為大數據平臺的建立打下堅實基礎。在抓好基地建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倉儲保鮮產業,現擁有冷庫215座,總貯存量達9萬噸,貯藏、運輸、包裝箱、育果袋、網套生產等相關企業85家。 近年來,寧晉縣逐步鼓勵基地采取“生產+銷售”的精英模式,2023年全縣果品一二三產總產值突破10億元,伍烈霍村被評為“全國億元村”。
三是主抓種植技術優化升級,打造種植綠色化。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種植技術的提升工作,推動綠色、有機種植標準的全面推廣。邀請果樹種植專家和縣里的種植技術標兵一同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采用科學的種植方法,提高果品品質。支持和鼓勵合作社研發和推廣原梨酵素新技術,極大提高了產品的糖度和果味濃郁度。大力推廣無害化生物防控技術,降低病蟲害發病率。建立富硒種植樣板基地,通過高溢價樣板示范作用推廣普及土壤改良和富硒種植。通過以銷定產的方式,倒逼成規模的合作社全部采用有機種植方式,同時反復向中小農戶宣傳有機種植的益處,引導增加有機肥使用量??h內現已建成2個綠色種植基地、1個有機富硒認證基地、1個酵素種植基地,總面積1萬畝,輻射帶動面積超過30000畝,為高品質寧晉沙地梨的規模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酵素種植、富硒種植、有機種植等先進技術,按照“品種領先化、設施現代化、灌溉節約化、操作機械化、管理精細化”五化標準,不僅提高了梨果的單果重量和口感品質,還做到了果形周正、果面光滑。通過提高有機質含量,梨果口感豐富度和果肉酥軟度顯著提升。梨果品質的改善,優質果出果率的提高,都不同程度提高了果品市場競爭力。這些舉措不僅拉動了產業升級,也為農民增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成果。
四是主抓不同產業融合互助,建立跨產業聯動。寧晉縣是全國畜牧養殖大縣,現有牛羊存欄10萬頭,雞存欄300萬羽,每年產生動物糞便80萬噸。積極倡導并建立異業聯動模式,實現畜牧業與果樹種植的有機結合。農業農村局引導畜牧業為果樹種植提供糞肥,在全縣建立了以10個標準化種植基地為輻射點的萬畝高品質梨園種植示范基地,大力開展有機肥替工程,以寧晉縣果品產業協會為媒介,統計全縣養殖企業和梨園種植主體和大戶,牽線搭橋,建立了寧晉縣果品產業群,實施推介,多線溝通,自由結合,價格隨行就市,自由洽談,既讓糞污找到了出路,又讓群眾找到了收入,降低了有機種植的成本,還提高了果品品質和安全性。這種聯動模式的建立,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集群的協同發展。
助推搭建自營銷售平臺,大力推進渠道拓展工作
在寧晉梨產業集群的建設過程中,銷售平臺的搭建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一環。
為了加強產業內部的協作與交流,積極引導農民成立產業協會,幫扶協會建立貿易公司。貿易公司的成立,整合了縣內大部分的優質梨果資源,掌握了寧晉果品對外貿易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市場競爭力的提升為梨農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
同時,為了更好地推廣寧晉沙地梨,農業農村局還幫助貿易公司開設了直營體驗店,搭建了團購銷售渠道。直營體驗店通過展示新品種優質梨果和展示全品種多樣梨果,憑借舒適的購物環境,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和企業、團體客戶前來體驗和消費。而團購渠道則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將農產品直接送到客戶手中,既方便了消費者,又增加了銷售渠道,同時也提高了銷售效率。
重監督輕指導修正品牌偏差,重活動優推廣助力品牌升級
首先,在品牌升級過程中,改變原有的地名加品名的固有觀念,突出產品特色優勢和彰顯地域文化的建議,提升品牌調性。讓品牌有文化、有溫度、有味道。
其次,把依托商超渠道宣傳推廣品牌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為確保快速打開銷售市場,給新增產能做好渠道準備,計劃與大型超市建立合作關系,將寧晉沙地梨引入更多商超。在保障寧晉沙地梨順暢流通的同時,借助商超店面的輻射能力,大力宣傳推廣寧晉沙地梨品牌,積極參與超市舉辦的內部品鑒會且多舉辦路演活動,用最低的成本去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寧晉沙地梨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拉升,成為寧晉梨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為寧晉梨產業集群建設項目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寧晉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梨產業集群的建設正成為推動寧晉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鋪就了寧晉梨農的致富路。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