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廣西:立足優勢 種養互促
時間:2024-07-04 10:15:10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廣西壯族自治區畜牧站 許政 字號:【

  2016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以農牧結合和種養互促為發展思路,立足全國最大的糖料蔗生產基地、甘蔗尾稍等農作物秸稈及蔗糖加工副產品資源優勢,堅持以“糧改飼”項目作為促進草食畜牧業發展的關鍵抓手,持續增加扶持投入,有效促進廣西草食畜牧業發展和農民增產增收。

  八年多的時間,廣西從2016年的2個試點縣增加到2023年的43個試點縣,共獲得中央糧改飼項目資金補貼22950萬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調減籽粒玉米種植面積121.9萬畝,收儲飼草料共計396.49萬噸。2023年,廣西牛羊養殖量實現新突破,其中牛493.98萬頭、羊536.81萬只、牛羊肉產量19.6萬噸,較“十四五”初期分別增長了2.15%、6.34%和8.65%。

  政策引導 擴大糧改飼規模

  廣西先后印發《關于加快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意見》《支持水牛奶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支持牛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將“糧改飼”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工作來抓。糧改飼項目涉及的農機全部納入農機補貼目錄,有效提升項目實施主體飼草種植和收儲機械化水平。

  2022—2023年,自治區配套資金18023萬元,通過以獎代補形式支持“引種補貼”“新擴建牛羊場”“回收雜交母水牛擴繁”等,對國家糧改飼項目覆蓋不到的地區,選定25個縣作為廣西2023年優良牧草種植和桑枝飼料化利用項目試點縣,多管齊下夯實產業發展基礎。除了自治區層面外,市縣政府也出臺相應政策,如桂平市制定實施方案推動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累計投入財政扶持資金4400萬元;都安縣落實鄉村振興銜接資金1億多元用于支持牛羊產業發展及配套設施建設。

  優化模式 提高種養收益和生態效益

  立足飼草和牛羊資源條件,廣西廣辟飼草資源,引導牛羊產業布局,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創新優化自種自養、“養殖或收貯企業+農戶”“收貯企業+養牛企業+村委+農戶”“收貯企業+養殖場+合作社+農戶(幫扶戶)”、收貯企業(合作社)集中收貯五種模式,大力推動優質飼草收貯,糧改飼全面推進,取得種養收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全區共培育牛羊規模養殖場戶、飼草收貯企業(合作社)和優質飼草種植戶等新型經營主體1500多個,飼草產品遠銷區內外。桂林市2023年創建了以農戶為主體、飼養母牛、存欄牛10?49頭的微型牛場907個,有肉牛存欄約3萬頭。2023年,廣西全面推進全株玉米、桑枝、甘蔗尾葉等農作物秸稈收貯,納入糧改飼項目補助范圍,變廢為寶,生態效益顯著。種養收益方面,2023年全區種植效益提高18.33%,養殖飼料成本下降7.86%。

  科技創新 促進產業提質增效

  針對糧改飼項目實施中“飼草”和“牛羊”兩個關鍵點,廣西在青貯玉米品種選育和推廣應用、優質飼草料地方標準制修訂、優質飼草青貯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牛羊生態養殖技術等方面開展科技攻關,創新應用,全面推廣“微生物(益生菌)+發酵床”生態養殖技術,因地制宜實行全混合日糧(TMR)和發酵型全混合日糧(FTMR)飼養技術,促進飼草規模化發展、牛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2023年,廣西累計審定、試種青貯玉米品種19個,篩選出2個當家全株玉米品種在示范區平均畝產達到4500公斤以上;制修訂《甘蔗尾葉青貯質量評定技術規范》等糧改飼系列廣西地方標準5項;經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有畜牧業地方標準24項列入2023年廣西地方標準制訂計劃,其中飼草和牛羊發展方面有10項;在桂北地區開展優質玉米品種和青貯質量篩選試驗,初步篩選出8個優質青貯玉米品種;開展全株玉米鮮飼草測定、營養檢測和青貯品質檢測等試驗研究,共檢測48個樣品。堅持循環發展理念,截至目前,全區推廣應用生態養殖技術的牛羊規模養殖場1197家,占全區牛羊養殖場的85.01%,通過生態養殖技術提高養殖效率10%以上。

  強化服務 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在生產技術服務方面,廣西建立了“產學研推”一體化技術服務團隊和糧改飼技術服務專家組,實行分片包干技術服務制度,深入開展飼草和牛羊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在金融服務方面,繼續爭取小額信貸、“桂慧貸”、肉牛保險等金融扶持,對種養收貯新型主體給予一定額度貸款貼息支持;積極推廣“牛臉識別”技術,開展活牛抵押貸款試點。在技術培訓方面,2023年5月和6月分別在桂平市、貴港市舉辦了廣西牛羊產業發展和糧改飼管理技術、廣西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培訓班,共培訓學員400多人。在推進糧改飼典型亮點和聯農帶農服務方面,先后總結推廣都安縣、龍州縣和興賓區推進糧改飼典型經驗模式;指導各項目縣(區、市)按照自治區實施鄉村振興的部署安排,主動承擔幫扶任務,對接落實幫扶點(戶),抓好草牧業幫扶工作;引導企業(合作社)育肥牛,農戶養母牛或幫扶戶代養母牛,實現互利共贏,充分調動參與“糧改飼”的積極性。

  技術提升 走出綠色循環發展新路子

  種養結合、全產業鏈推進技術模式。都安縣通過強化聯農帶農、創建“牧草銀行”和牛羊產業園、補齊畜產品加工短板,大力推進“收貯企業+養殖場+合作社+農戶(幫扶戶)”發展模式,示范推廣飼草種植、收貯、加工和牛羊養殖等一系列新技術和實用技術,種養結合,草畜配套,“種、養、加、銷”全產業鏈推進,走出了“飼草變足—牛羊變多—畜產品變優—石漠變好—農戶增收”的生態路子。

  2023年,全縣在19個鄉鎮建設“糧改飼”中心加工廠,累計收貯優質飼草料30萬噸以上;累計利用荒地種植糧改飼優質飼草6萬畝,按照每畝土地相比傳統種植增收1600元,平均每人每年增收1000元;全縣通過優質飼草收儲、牛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示范帶動20000多戶發展牛羊養殖,戶均養殖增收10000元以上,形成了“縣有基地、鄉有牛(羊)場、村有牛(羊)舍、戶有牛羊”養殖格局。

  政策聯動、綠色循環利用技術模式。龍州縣通過“四抓三管”措施,形成了廣西糧改飼在甘蔗主產區比較完善的“收貯企業+養牛企業+村委+農戶”發展模式,緊密結合鞏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資金、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養牛獎補等多項扶持政策聯動,依托甘蔗尾葉豐富資源,大力推進秸稈飼料化利用和肉牛養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推行“甘蔗—肉牛養殖—有機肥—還田甘蔗”循環發展,實現了“草業興、肉牛旺”,走出了一條“以養帶種、以種促養、循環利用”的綠色循環發展新路子。

  2023年,龍州縣整合財政涉農資金2000多萬元,在甘蔗種植主要產出區建設了8個收貯加工廠,每個加工廠服務的半徑在15公里左右,每年全株玉米、甘蔗尾葉等收貯加工量達15萬噸以上;全縣參與養殖肉牛、飼草收儲加工的農戶有15000多戶,戶均年增收超過20000元。

  利用特色資源、全力推進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技術模式。興賓區是全國最大糖料蔗生產基地縣(區),年種植糖料蔗120萬畝,年產甘蔗尾葉72萬噸。興賓區以實施糧改飼項目為突破口,不斷完善“養殖或收貯企業+農戶”發展模式,加快推進以甘蔗尾稍(葉)為主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尤其是通過推廣全株玉米、甘蔗尾葉等青貯和方包技術,提高優質飼草利用率,促進牛羊產業穩步發展,有效減輕秸稈、甘蔗尾葉樊燒污染,變廢為寶,營造了“青山綠水、碧水藍天”的宜居環境,為困擾政府多年的甘蔗尾葉難利用問題開辟了解決通道。2023年通過糧改飼項目實施,帶動全興賓區收貯利用甘蔗尾葉46萬噸,甘蔗尾葉飼料化利用率達到63.89%, 比2022年高出10.56個百分點;全興賓區每年參與甘蔗尾葉收貯的農戶有1000多戶,戶均年收貯甘蔗尾葉增收超過20000元。

  下一步,廣西將繼續嚴格按照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的部署要求,強化工作舉措,主動擔當作為,以“糧改飼”為抓手,加快推動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