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從“一株草”到“一條鏈”——甘肅省金昌市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5-01-22 09:28:13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頡滿斌 字號:【

  冬日的金昌寒風凜冽。走進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東寨鎮紫花苜蓿種植基地,只見大型割草機轟鳴著穿梭其間。

  近年來,金昌充分利用地處北緯38度附近、受到祁連山雪水滋養等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紫花苜蓿為主的優質牧草產業。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和市場帶動,金昌牧草產業已實現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生產。金昌已成為甘肅最大的商品苜蓿種植基地和國內優質牧草的重要產地。

  從牧草種植到奶綿羊育種,金昌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標準化種草

  在永昌縣甘肅元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肅元生公司”)牧草加工基地,繁忙的牧草加工場景映入眼簾:一輛輛滿載牧草的平板車正排隊等待過磅稱重,經過流水線的除塵加密處理,一個個小草捆就變成了單個重量達0.45噸的大“魔方”。這些加密包在48小時內,便能抵達寧夏和內蒙古等地的牧場。

  “永昌種植的苜蓿草粗蛋白含量非常高。經過專業檢測機構評估檢測,永昌苜蓿綜合飼喂價值達到一級草和優級草的標準。我們現在已經和優然牧業、蒙牛、新希望等集團牧場和全國多個中小牧場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甘肅元生公司行政總監張金生說。

  金昌不僅大力發展牧草種植,更在延長產業鏈條上下功夫。

  通過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健全完善牧草產業生產經營體系,金昌已累計培育甘肅楊柳青牧草飼料開發有限公司、永昌縣寶光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金昌三杰牧草有限公司、甘肅潤牧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牧草種植主體45家、生產加工企業16家、飼料生產企業5家,帶動120多家種植養殖合作社和1000余戶種植養殖大戶發展牧草產業。牧草飼料年綜合生產加工能力達114萬噸,形成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永昌縣科技局局長王巖介紹,在牧草產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科技創新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相關企業加強與蘭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單位的聯系合作,聘請專家示范推廣種植、收貯、病蟲害防治、牧草加工、質量檢測等技術。

  同時,金昌還成立市級、縣級草產業協會,緊密聯結各環節主體,全方位、全過程提供優質服務。通過組建產業聯盟,制定優質牧草生產加工技術標準,金昌提高牧草品質,打造優質牧草品牌,有力促進全市牧草產業健康穩步發展。

  智慧化養羊

  如果說牧草產業是金昌畜牧業發展的基礎,那么奶綿羊產業則是其轉型升級的亮點。

  在甘肅元生公司的奶綿羊核心育種場,高標準羊舍排列整齊,優質飼草種植基地一望無際。

  在這里你能看到國內首套“羊臉識別系統”的實際應用。這套系統基于人工智能算法,能夠自動識別羊的面部特征,如兩眼間距、嘴巴位置、頭骨寬度等。系統能快速精準識別羊只身份,并為每只羊建立標簽,記錄其品種、月齡、健康狀況等信息。根據這些信息,育種場的智慧管理系統能夠針對羊只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自動調整飼喂方案,精準供給營養飼草料。

  此外,育種場還配備了全自動清糞系統,保證羊舍內無積糞,提升空氣質量,降低疾病發生率。奶綿羊進入產奶期后,奶綿羊并列式48位擠奶設備可以為羊只自動擠奶,并與智慧管理系統交互,采集奶品質量等數據。

  如今,育種場已實現數據化、自動化、智能化管理,奶綿羊的產奶量等數據實時上傳到智慧管理系統,最終匯入元生智慧牧場大數據平臺。

  張金生介紹,目前公司已建成3個萬只奶綿羊生態牧場,奶綿羊存欄量達到3.92萬只,日產綿羊奶11噸。牧場全面應用數字技術,實現了電子耳標識別、自動分群、自動稱重等智能化管理,確保每只奶綿羊從出生到日常吃喝、健康管理、產奶均得到精準保障。

  為了推動奶綿羊全產業鏈綠色高質量發展,甘肅元生公司還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單位開展乳肉兼用奶綿羊新品種的培育工作。經過不懈努力,公司研發生產的“元生愛特”綿羊酸(鮮)奶、乳鐵蛋白綿羊奶粉等系列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其中元生綿羊奶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金昌市科技局副局長胡良表示,從“一株草”到“一條鏈”,從牧草種植到奶綿羊養殖,金昌正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傳統畜牧業向現代化、智能化、高效化轉型,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