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大同市立足道地資源優勢,大力實施農業“特”“優”戰略,按照“嚴標準、保品質,謀創新、提價值”的發展思路,加快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做優做強黃芪產業。特別是山西渾源恒山黃芪栽培系統入選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恒山黃芪”先后獲得中國地理標志、道地優質藥材種植基地(黃芪)、全國黃芪道地產地等各類認證、獎項逾60項,形成黃芪之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正北芪”原產地三大冠名品牌,“恒山黃芪”品牌價值進一步提升。
政策支持
促進產業規模發展
作為全市特色產業,近年來,大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黃芪產業發展,市財政多年安排資金加大對中藥材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先后出臺了《大同市中藥材產業保護和發展實施意見》《黃芪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同時,制定各類標準,2023年發布《恒山黃芪標準體系(2023年版)》,2024年發布《恒山黃芪種子繁殖技術規程》《恒山黃芪產地初加工(切片)技術規程》《恒山黃芪地下鼠害防治技術規程》《恒山黃芪種子質量等級技術規程》4項地方標準,有力促進了黃芪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依托獨特的道地資源和生態優勢,大同市堅持適地適種、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布局,突出以恒山山脈的渾源縣、廣靈縣、靈丘縣和陰山山脈的天鎮縣、陽高縣為核心的仿野生種植,以及左云縣、新榮區等縣區的移栽黃芪種植,推動黃芪產業快速發展。
經過連續多年實施中藥材崛起工程、“513”龍頭企業工程、退耕還藥工程、有機旱作工程等,全市黃芪產業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態勢。目前,全市黃芪面積37萬畝,其中,渾源縣28.1萬畝、廣靈縣4萬畝、天鎮縣2.1萬畝,年產量達9000噸,實現一產產值1.4億元,全產業鏈產值8億元,黃芪種植面積、產量和產值均居全省第一。
多向發力
叫響黃芪道地品牌
渾源縣特殊的芪坡地貌、獨特的生態環境,給道地中藥材生長發育創造了良好條件,保證了恒山黃芪特有的品質。在2024年舉辦的第三屆恒山黃芪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專家學者為恒山道地黃芪產業發展“把脈會診”——“要加強源頭保障,促進規范種植,推動黃芪規模化科學化集約化種植、養護、采收、加工,建立完善全鏈條質量追溯體系,確保恒山黃芪品質始終如一。”“要持續發力,進一步壯大道地黃芪產業,打造知名康養品牌。”
有著1500多年種植歷史的恒山黃芪,是大同市最具特色的產品,以其道地性、唯一性成為全省的一道亮麗名片,在中醫藥界享有極高的聲譽。近年來,渾源縣緊緊圍繞種植端原生態保護、生產端精深加工、銷售端小眾高端定位,不斷強化種質種源保護、品種提純復壯,統籌推進行業標準制定、拳頭產品研發、龍頭企業培育、品牌價值提升、三產融合發展,通過籌建國家級黃芪保種實驗室、與科研院所合作、研發系列產品、推動標準化基地建設、挖掘黃芪文化等舉措,一大批黃芪產業項目、人才、技術等科技創新要素和“國字號”榮譽聚集到渾源,恒山黃芪產業發展走出了鏗鏘有力的步伐。
2023年,渾源縣獲得黃芪市級專業鎮評定,黃芪基地被評選為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渾源縣不斷擴大恒山黃芪在港澳及海外市場的影響力,舉辦了北岳文旅和恒山黃芪港澳推介會,初步搭建起渾源與粵港澳三地聯動、交流合作的平臺,推動恒山黃芪認證標準數字化技術國際轉化落地澳門和橫琴。目前,恒山黃芪已遠銷日本、韓國、英國、美國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以“鏈”聚勢
打造高端產業集群
云岡區恒宗集團黃芪產業園三期工程建設加緊推進,北方醫藥三期藥茶和藥膳預制產品生產線進入內裝階段、藥膳預制車間正在進行工藝優化設計……2024年以來,大同市堅持項目為王、產業支撐,持續對本土藥材企業給予政策資金支持,促進企業發展壯大,同時,擴大招商引資,進一步推動全市黃芪產業規模化發展。
占地約2.15萬平方米、總投資8000萬元的渾源縣黃芪文化園是集康養、休閑、消費于一體的一站式黃芪綜合體驗空間,是中國首家黃芪大健康文旅產業園,現已入駐廠商56家,展銷產品1014種;總投資2億元的天鎮縣藥茶產業園是集山西藥茶博物館、種苗培養與科普體驗為一體的實驗教學基地,融合了產、研、學基地教學等內容;云岡區黃芪農業生物科技綜合產業示范園引入國家級院、所、校科研能力,以科技引領產業發展,打造產、學、研、教一體化體系,以科研結果賦能產品競爭力,提高以恒山黃芪為主的道地藥材及藥食同源產品深加工水平,加強品牌推廣,帶動全產業鏈發展。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縱深推進,黃芪進入“食藥同源”目錄,大同市黃芪產業也迎來無限商機。目前,全市從事黃芪種植、加工、銷售的企業和合作社共333家,其中包括恒宗集團、北岳神耆、恒廣北芪等精深加工企業15家,開發出黃芪切片、黃芪粉、黃芪蜜、黃芪羊肉、黃芪雞蛋、黃芪茶、黃芪酒等相關產品70種,受到消費者好評。
大同市進一步深化與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藥用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與山西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合作研發黃芪糖、黃芪口服液、黃芪罐裝飲料三款藥食同源產品。目前,渾源縣北岳神耆公司黃芪糖、黃芪口服液已完成研發,正在推動SC認證;云岡區恒宗集團黃芪罐裝飲料產品已取得SC認證,并啟動試生產,年產能達2400噸。
“今后要搶抓建設中醫藥強省發展機遇,繼續圍繞恒山黃芪良種育繁、基地建設、加工銷售、品牌質量等方面重點發力,堅持以高品質黃芪種植為基礎,以黃芪精深加工為發展方向,加快推動黃芪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恒山黃芪產業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大同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規范種植、升級品質、壯大龍頭、延伸鏈條、夯實產業……如今,大同市黃芪產業逐步向著做大做強、做精做優的高質量方向發展,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