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飼草產業將迎“三增”
時間:2025-02-28 09:45:17 來源:農產品市場-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邱海峰 字號:【

  中國居民餐桌上的牛羊肉美味正越來越多。保障牛羊肉穩定供給,離不開飼草產業的大力發展。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等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飼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6方面舉措,推動加快建設現代飼草產業體系。根據《意見》,到2030年,全國飼草產業將迎來“三增”,即產業增長、種業水平增長、質量效益增長,為增強草食畜產品供給提供有力保障。

  優質飼草缺口還較大

  飼草產業在中國整體起步較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黃保續介紹,20世紀,中國草食家畜飼養方式相對粗放,牧區主要依靠天然草原放牧,農區主要依靠秸稈等農副資源飼養,飼草產業支撐保障能力弱,成為制約草食畜牧業發展的突出短板。

  如何有效推動飼草產業發展,提升優質飼草供給能力?一系列政策近年加快推出。2022年,針對全國飼草產業發展的第一個專項規劃《“十四五”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正式出臺,提出了14項重點工作舉措,并明確到2025年全國優質飼草產量達到9800萬噸。

  “在相關政策推動下,飼草產業發展取得一定成效。”黃保續說,2023年,全國人工飼草種植面積1.16億畝,飼草總產量1.01億噸,累計培育審定飼草新品種685個,飼草種子年產量7.5萬噸,全國草產品加工企業和合作社數量達到1581家,飼草生產區域化集群加快形成。

  但挑戰仍在。專家分析,近年來,中國居民對牛羊肉和奶類的需求持續快速增長,而國內生產發展相對滯后。造成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飼草特別是優質飼草供給不足。初步測算,要確保牛羊肉和奶源自給率的目標,對優質飼草的需求總量將超過1.2億噸,供需缺口仍然較大。

  飼草的供應還影響著糧食。市場分析普遍認為,當前,中國糧食安全的主要壓力在飼料糧。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楊富裕表示,中國是世界畜牧第一大國,也是飼料糧需求第一大國。2022年,全國飼用糧食消費量約占糧食消費總量的48%,超過口糧消費近15個百分點。促進飼料糧減量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增加飼草供應,推動實現化草為糧。

  “總體看,我國飼草產業生產經營體系尚不完善,技術裝備支撐能力還不強,配套政策保障體系還有欠缺,與發達國家相比,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黃保續說,亟須加快發展飼草產業,為增加草畜產品供應打牢基礎。

  讓鹽堿地種上優質草

  怎樣進一步拓展飼草生產空間?挖掘合適土地資源的種草潛力是一個重要方向。

  “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飼草生產不能與糧爭地,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合理開發利用適宜種草的土地資源。”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何振艷認為,除了目前的耕地之外,全國還有11.7億畝邊際土地,其中具有開發利用潛力的鹽堿地達到5億畝。充分利用這些鹽堿地發展牧草業,是填補中國優質飼草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徑。

  圍繞鹽堿地種草,不少地方近年積極行動。“我們這片鹽堿地如今種上了苜蓿,一年能收四五茬。”河北省黃驊市舊城鎮納茉農場負責人劉德成介紹,苜蓿有著“牧草之王”的稱號,再生性強、營養豐富,很多畜禽都喜歡吃。農場選種的苜蓿品種耐旱耐鹽堿,特別適宜黃驊的土壤和氣候,現在每畝地年平均收入接近2000元。

  “黃驊近年來積極推動苜蓿產業發展,打造現代農業特色品牌,目前已在羊二莊鎮、舊城鎮等鄉鎮發展了多個苜蓿集中種植區域。”黃驊市農業農村發展局飼草工作站站長于合興介紹。數據顯示,目前,黃驊市苜蓿種植面積超20萬畝,2023年產量17余萬噸,苜蓿產業實現產值近4億元,草農戶均增收3萬余元。

  三部門此次出臺的《意見》提出,拓展飼草生產空間,到2030年全國優質飼草種植面積力爭達到1.35億畝,產量達到1.3億噸,牛羊優質飼草需求保障率達到85%。其中,積極發展鹽堿地種草是一項重要措施。《意見》明確將“以種適地”作為鹽堿地綜合利用的主攻方向,堅持宜耕則耕、宜草則草,積極探索不同鹽堿區治理和利用模式。分類推進鹽堿耕地改造提升,在適宜地區通過糧飼輪作、種草改鹽等方式,強化種地適配,穩步擴大苜蓿、飼用燕麥、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品種種植面積,因地制宜推進羊草、冰草、披堿草、鴨茅、狼尾草、田菁等品種種植,推動鹽堿地種草面積明顯增加。

  “拓展飼草生產空間,除了積極利用中重度鹽堿地發展飼草種植,還應有效利用草地資源,科學劃定禁牧和草畜平衡區,推進劃區輪牧,充分挖掘農閑田、撂荒地、灘地、果園隙地、林地等土地資源種草潛力。”黃保續說。

  育出好種子,長出好飼草

  俗語說“苗好七分收”,提升優質飼草供給還需在種子上下功夫。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相關部門加大飼草種業科技支持力度。農業農村部支持開展飼草新品種培育,組織實施區域試驗等基礎性工作,加快優良品種審定與推廣,目前已累計審定優良飼草品種656個。國家林草局通過林業改革發展資金支持開展草種繁育,截至2023年底,各地新建草種繁育保留面積累計達到56.6萬畝,已達產草種年生產能力近1.7萬噸。

  各地也在加快尋求草種突破。四川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朱永群表示,四川省農科院草業學科團隊等科研隊伍重視遺傳資源收集和飼草品種選育。截至目前,累計收集評價飼用高粱、高丹草等資源萬余份,創制種質資源3500余份。

  隨著系列措施落地,飼草種子自給率總體呈上升態勢。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英俊介紹,2023年,全國草種子總進口同比減少3%。在用種量大體不變的情況下,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土草種的崛起之勢。

  此次《意見》提出進一步發展目標:到2030年,我國飼草種業水平進一步提升,飼草種子自給率力爭達到75%。深入推進草種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建設飼草育種相關全國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加強飼草基礎研究,加快選育并推廣一批高產高蛋白、抗逆耐鹽堿的飼草新品種。

  有了好種子,產業鏈發展也得跟上。《意見》明確,到2030年,飼草生產、加工、儲存、流通、銷售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飼草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顯提升。

  “我們將大力培育飼草全產業鏈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向飼草優勢產區集中,推進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支持培育壯大草畜合作社、飼草生產企業、飼草專業化生產性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養殖企業與飼草生產經營主體創新服務模式和組織形式,加快提升飼草產業的現代化生產經營水平。”黃保續說。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