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休棚期給棚室土壤消消毒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老張自家的棚室一直在種番茄與黃瓜,前幾年的產量不錯,收入可觀,可隨著種植年頭的增加,棚室里的作物長勢和產量是一茬不如一茬。今年的情況更糟,番茄移植不久就大面積死苗,黃瓜快到采收期卻發生了嚴重的枯萎病。這到底是怎么了?經過診斷,原來是根腐病和根結線蟲造成土傳病害的發生。

  土壤消毒能防治土傳病害

  土傳病害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真菌、細菌、線蟲和病毒等病原體,在環境條件適宜時從作物根部或莖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侵染病原物包括真菌、細菌、放線菌、線蟲等。

  抑制土壤中作物根圍系統病原物的數量與活動是防治土傳病害的關鍵環節,而土壤消毒技術就是有效措施之一。該技術是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消毒措施高效快速地殺滅土壤中真菌、細菌、線蟲、雜草、土傳病毒、地下害蟲、嚙齒動物等,能很好地解決高附加值作物的重茬問題,并顯著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在種植前對作物生長的土壤進行消毒處理,能夠有效減少生長期土傳病害的發生,減少生長期因防治土傳病蟲害而使用的農藥投入量。

  土壤消毒有哪些方法

  目前,應用效果較好的土壤消毒方法主要有還原法消毒、辣根素消毒以及化學藥劑消毒。每種消毒方法的技術特點如下:

  還原法消毒    該方法是一種無毒、安全的消毒方法。首先通過使用有機物,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活躍起來,再覆蓋特殊的氧氣完全不滲透膜,在氧氣隔絕的土壤小環境中,好氧微生物大量消耗氧氣,抑制土傳病害病原物活性,隨后通過乙酸(醋的成分)、丁酸(銀杏的成分)、金屬負離子等物質的添加,使得病原微生物與線蟲的密度驟減,最后揭開完全不滲透膜,土壤中氧氣恢復,相關抑制物質自然降解。

  辣根素消毒    辣根素是從辣根等十字花科植物中提取出來的一類次生代謝產物,在常溫下是可以揮發的、外觀似油狀的液體,對土壤中多種病原物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該藥劑可使用滴灌設備進行土壤熏蒸。滴灌辣根素后,用棚膜密閉土壤3天即可。該土壤消毒方法對環境安全,無殘留問題。

  化學藥劑消毒    該方法是通過注射或撒施的方式將化學藥劑送至土壤中,進行殺滅或抑制土壤病原物。化學藥劑主要包括:氯化苦、1,3-二氯丙烯、棉隆、威百畝、二甲基二硫等。在防治土壤中真菌、線蟲和雜草的效果時,不同化學藥劑有不同的適用性,其中氯化苦防治真菌的效果較好,1,3-二氯丙烯和二甲基二硫防治線蟲的效果較好,棉隆和威百畝防治雜草的效果較好。因此,可以考慮根據土壤中病原物的種類來選擇或配合使用不同的化學土壤消毒劑。

  土壤消毒注意事項

  因地制宜選擇土壤消毒方式  目前,土壤消毒方式逐漸完善,農戶應根據自家農田的實際情況,如農田認證類型、土壤中土傳病蟲害嚴重級別、投入成本等,選擇適宜的土壤消毒方式。

  土壤消毒必須做好防護    由于土壤消毒藥劑具有腐蝕性、刺激性、揮發性較強等特性,作業人員在開展土壤消毒時,必須穿著防護服、佩戴防護面具、手套,以避免作業人員與土壤消毒藥劑的接觸。

  土壤消毒程序要科學    科學的土壤消毒程序是影響土壤熏蒸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要清除土壤中的殘根,充分翻耕,土壤疏松深度35厘米以上。土溫是在15厘米處15℃~20℃,土壤濕度應在60%左右較為適宜土壤消毒藥劑的運動。薄膜應全田覆蓋,不留死角。土壤消毒后,要將殘余藥劑充分散發出去,以免作物出現藥害,可通過萌發試驗定性判斷是否有藥劑殘留,如果種子發芽較少或根尖有燒根的現象,應推遲種植。避免在極端天氣下進行土壤消毒,如強降雨、低溫(低于10℃)或高溫(高于30℃)。

  土壤消毒的專業化推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289號”規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將溴甲烷、氯化苦的登記使用范圍和施用方法變更為土壤熏蒸,撤銷除土壤熏蒸外的其他登記。溴甲烷、氯化苦應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使用”。因此,必須具有資質的專業組織才可經營及使用相關產品。

  最好選用專業化統防統治團隊   相對于生長期的病蟲害防治,土壤消毒對技術、設備的要求更專業。如果由不專業的人來進行土壤消毒作業,不但保證不了防治效果,而且對施藥人員的安全以及土壤消毒后新種植作物的健康生長也無法保證。

  (王俊偉)

  摘自《京郊日報》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