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是在買賣雙方的交易過程中形成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單獨決定價格。5月下旬以后,生豬價格的話語權已經開始逐漸向屠宰場轉移了。”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部長劉通解釋,隨著氣溫升高,肥肉的需求將大幅降低。大體型的豬價會明顯低于標準豬,屠宰場就不愿意收購肥豬了。有的屠宰場把肥豬,即單重超過140公斤的生豬視為“殘豬”,每頭生豬的收購價會下降100元左右。“5月下旬屠宰場之所以能夠降價收購,就是這種大體型生豬太多了,給他們提供了壓價的空間。養殖場(戶)惜售的心理也不攻自破。”
春節過后,對生豬市場來說出現了兩次重大利好,造成生豬價格兩次回落復又上漲的價格行情。“后期可能還會有利好消息出臺,但都難以挽救生豬價格開始下行的趨勢。”他分析,這種波動下行的態勢會一直延續到立秋前后。即便是生豬價格在立秋前后有所上升,價格也很難達到5月中旬時的巔峰。而且立秋過后,生豬價格仍會繼續波動下行。
摘自《中國畜牧獸醫報》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