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甘蔗提早上市 每株賣出7.6元
時間: 來源:中國農(nóng)村網(wǎng) 作者: 字號:【

  走進(jìn)浙江省溫嶺市新河鎮(zhèn)嶼后村農(nóng)民顏菊頭的甘蔗地,大棚里高大的甘蔗一下子吸引了記者,比起旁邊依然矮矮的露天甘蔗,顏菊頭的大棚甘蔗可高多了。“我種的甘蔗高度現(xiàn)在基本都在2米以上,7月份就已經(jīng)開始賣了。露天的甘蔗才80厘米高,還得再等一個月左右才能上市。”顏菊頭自豪地說。

  錯開銷售高峰期 甘蔗提早上市

  “大棚甘蔗的效益比露天好多了,我第一年種紅皮甘蔗畝收入就達(dá)1.2萬多元,而露天最多只能賣7000多元一畝。”6年前,顏菊頭如今種甘蔗的大棚里種的還是茄子,因?yàn)殚L年連作,茄子的效益并不好。在顏菊頭打算將大棚暫時荒廢一年養(yǎng)一下地時,他突然想到,不如種甘蔗試試。

  就是這個突發(fā)奇想,讓他成為溫嶺第一個嘗試大棚種植甘蔗的農(nóng)民。“第一年種的紅皮甘蔗比起露天的長得高多了,直徑也大多了,而且甜度也不比露天的差。”這個意外收獲,讓顏菊頭喜出望外。提早了一個多月上市的甘蔗獲得了蘇州一個老板的青睞,每株紅皮甘蔗賣出了4元多的高價,比露天種的甘蔗價格高了一倍多。

  嘗到了甜頭的顏菊頭,在3年前又引進(jìn)了“廣東黃皮甘蔗”種在大棚里。“黃皮甘蔗的賣相比紅皮更好,在市場上也更受歡迎。”顏菊頭說。但是因?yàn)閯傞_始嘗試,當(dāng)時顏菊頭只種植了2畝多的黃皮甘蔗。

  黃皮大棚甘蔗種植成功后就有不少客商慕名而來。“當(dāng)時一個客商就以每株7元多的價格購買了2畝黃皮。剩下的半畝,被溫嶺一個客商訂了,他喊出了每株10元的高價。”顏菊頭說,“半畝就賣了1.25萬元。”后來顏菊頭才知道,這樣的黃皮甘蔗在市場上能賣到130~140元一捆(一捆10株)。

  大棚甘蔗長到2.6米高

  采訪時,顏菊頭帶著記者在甘蔗地里走了一遭。每個甘蔗大棚里都用尼龍繩拉出了上百個邊長四五十厘米的正方形,將甘蔗圍在其中。“第一年種甘蔗時因?yàn)楣闻_風(fēng),甘蔗差點(diǎn)都倒伏了。所以我想出了這個辦法,用尼龍繩將甘蔗固定起來。這樣的做法能讓甘蔗在12級臺風(fēng)下都能保持直立狀態(tài)。”顏菊頭說,“此外,我在覆土?xí)r,將土堆至35厘米高,讓甘蔗更深地扎進(jìn)土里,這也是防止臺風(fēng)刮倒甘蔗的一種方法。”

  在幾年的大棚甘蔗種植中,顏菊頭還得出了一個秘訣。“大棚種植甘蔗的密度和露天種植是有區(qū)別的,這個一定要把握好。”顏菊頭說,“露天一畝可種甘蔗3300~3500株,而大棚的只能種2500株左右。種太密,甘蔗就會因?yàn)楣庹詹粔蚨鴮?dǎo)致甜度、高度不夠。”

  說著,顏菊頭隨手從地里挖出了一株黃中帶翠的黃皮甘蔗,用皮尺量了一下:株高達(dá)2.42米,直徑有5厘米。“這還不是最高的呢,在我的甘蔗地里,黃皮甘蔗不少都長到了2.6米以上。”顏菊頭說,“露天的黃皮甘蔗成熟后高度只有1.8米左右,直徑在3厘米左右。”顏菊頭熱情地削了一根甘蔗請記者品嘗,甜度果然不比露天的差。

  10畝地賣出別人20畝效益

  顏菊頭告訴記者,今年他種植的甘蔗早已被溫州來的一位客商給訂購了。“早在6月份,我的大棚甘蔗只長到80厘米左右的時候,那個溫州客商就來了。”客商給顏菊頭付了1萬元定金,并約定甘蔗成熟后就來采收。

  一株甘蔗7.6元,這是溫州客商給顏菊頭的價格。一畝甘蔗能賣2萬多元,比露天的效益高了一倍。“我10畝大棚甘蔗可以賣出別人20畝露天甘蔗的效益。”顏菊頭高興地說,“7月時我的甘蔗就上市了,別人的還得等到10月才能開賣呢。”

  今年顏菊頭種的大棚甘蔗的面積比起去年其實(shí)有所減少。“農(nóng)林局的專家說甘蔗也要輪作,效益才會高。如果長時間在同一塊地里種甘蔗,土地的肥力就會不足。”所以今年顏菊頭空出了5畝地,“我打算搞一下試驗(yàn),將這5畝地養(yǎng)上一年,明年再種甘蔗看看效益會不會更好。”

  除了大棚甘蔗,嘗到了打時間差賺錢甜頭的顏菊頭,明年還打算再試種一下大棚水蜜桃。“水蜜桃只要種上一年就能出產(chǎn),而且只要種得好,一株水蜜桃的產(chǎn)量是很高的。如果也能像甘蔗一樣提早一段時間上市,相信效益會很好。不僅如此,桃樹植株高,我還可以在桃樹下面種上一些蔬菜,這也是一份收入。”顏菊頭信心滿滿。

  (趙碧瑩)

  摘自《農(nóng)村信息報》

責(zé)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 關(guān)于本網(wǎng)| 版權(quán)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zé)條款| 廣告招商|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仿冒必究 轉(zhuǎn)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wǎng)絡(luò)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shù)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wù)所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仿冒必究 轉(zhuǎn)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