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
和嵐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醫科
李洪娟 北京中醫藥大學
感冒:姜水加鹽泡泡腳 將雙腳浸于熱姜水中,水能浸到踝骨為宜。浸泡時可在熱姜水中加鹽、醋,并不斷加熱水,浸泡至腳面發紅為止。
專家點評:此法對于外感風寒有療效,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有惡寒、發熱的患者。不適合熱暑感冒及風熱感冒。同時也要注意,高血壓、心臟病、足廨、糖尿病、皮膚感染者慎用。泡腳時,皮膚微微發汗即可,不可大汗。
關節炎:姜加鹽水煮后外敷 將生姜切成一厘米厚的姜片,放在濃鹽水中煮熟,然后用熱的生姜片外敷腰部和膝關節,反復數次。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疼痛,是對付陰天下雨、天氣驟冷導致的腰痛、膝關節痛的有力武器。
專家點評:腰椎間盤突出和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這兩種病痛都可用生姜來緩解。此外,針對胃痛、痛經、肩周炎等各種疼痛,也可用生姜外敷痛點的辦法來對付。
面部暗瘡:溫熱姜水洗臉 用溫熱姜水洗臉,每天早、晚各1次,持續約60天左右,暗瘡就會減輕或消失。
專家點評:生姜具有殺菌消炎解毒的功效,同時可通血脈。因此姜水對于中焦寒濕阻滯的暗瘡有效。
嘔吐:姜與姜半夏一起煎服 用生姜、姜半夏各9克,水煎服,用于胃大部切除術后等不明原因的嘔吐及美尼爾氏綜合征、胃炎、胰腺炎、膽囊炎甚至尿毒癥等頑固性嘔吐。
專家點評:生姜能直接刺激口腔和胃黏膜,引起局部血液循環改善,促使胃液分泌、唾液淀粉酶活性增加,胃腸蠕動增強,從而有助于提高食欲和促進消化吸收,排出胃腸積氣。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用到的是“姜半夏”,半夏生食0.1~1.8克即可引起中毒。而生姜半夏湯,可止嘔化痰。
腳臭:姜水泡腳加點鹽和醋 將腳浸于熱姜水中,浸泡時加點鹽和醋,浸泡15分鐘左右抹干,擦點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專家點評:姜對于由細菌真菌引發的腳臭有治療作用。
孕吐:姜糖水熱飲 生姜搗碎與紅糖沖姜糖水熱飲,對妊娠嘔吐或痛經的婦女有一定的療效。
專家點評:生姜能改善胃部血液循環,減輕孕激素對胃黏膜的刺激,達到止嘔作用,另外加速子宮排泄宮腔血液,對痛經患者具有止痛作用。
摘自《健康時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