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社部、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等5部門下發《關于實施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培訓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資金支持、創業培訓等一系列政策。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實施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培訓五年行動計劃的目標是什么?
答:從2016年至2020年,利用5年左右時間,力爭使有創業要求和培訓愿望、具備一定創業條件或已創業的農民工等人員都能參加一次創業培訓,有效提升創業能力。
問:農民工返鄉創業有哪些優惠?
答:對于農民工返鄉創業,國家有哪些政策支持和優惠?對此,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可享受減征企業所得稅、免征增值稅、營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文化事業建設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稅費減免和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
除稅費減免外,對農民工返鄉創業,還將推動“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等住所登記制度改革,放寬經營范圍,鼓勵返鄉農民工等人員投資農村基礎設施和在農村興辦各類事業。
在創業擔保貸款方面,未來將對農民工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優化貸款審批流程,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人員,可按規定給予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按規定安排貸款貼息所需資金。同時,人社部明確,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創業人員納入社保覆蓋范圍。
問:農民工返鄉創業可以干什么?
答:據今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2015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7747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6884萬人。據201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自營就業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17%,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創業正在農民工群體里興起。
未來,農民工返鄉創業可以做什么?據人社部介紹,將鼓勵創業基礎好、創業能力強的返鄉人員,充分開發鄉村、鄉土、鄉韻潛在價值,發展休閑農業、林下經濟和鄉村旅游,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展創業空間。以少數民族特色村鎮為平臺和載體,發展民族風情旅游業,帶動民族地區創業。
同時,此次通知也對哪些適合創業的項目展開培訓進行了明確。如綠色農產品經營、民族傳統手工藝、鄉村旅游、家庭農家樂或輸入地市場與輸出地資源能夠有效對接的項目等。
問:如何對農民工等返鄉創業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業培訓?
答:針對返鄉農民工等人員不同創業階段的特點、不同性別、不同需求和地域經濟特色,《通知》提出,以生產性農業服務業和生活性農業服務業創業為重點,開展內容豐富、針對性強的創業培訓。
力求依托真實項目設計培訓內容,使培訓成為試創業的過程,切實提高培訓實效。開展多層次的創業培訓。對有創業要求和培訓愿望、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人員,結合適合創業的綠色農產品經營、民族傳統手工藝、鄉村旅游、家庭農家樂或輸入地市場與輸出地資源能夠有效對接的項目等,重點開展創業意識教育、創業項目指導等培訓。
對處于創業初期的人員,結合區域專業市場對企業發展需求,重點開展企業經營管理等培訓;對已經成功創業的人員,重點開展發達地區產業組織形式、經營管理方式等培訓,把小門面、小作坊等升級為特色店、連鎖店、品牌店。
(吳 為)
摘自《新京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