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山東省壽光市一家餐廳生意紅火,每天接待顧客600多人。
這家餐廳位于壽光生態農業觀光園之中。沿著園內的小徑漫步,腳旁有茵茵碧草,抬頭可見綠樹婆娑,幾個小亭子挺立其間,不遠處還有清清河水,讓人感覺舒適、愜意。
餐廳分室內、亭下、露天三種類型。室內餐廳是由竹子作墻覆頂,圍成的一個個小房間。餐廳經理陳炳瑞介紹,這樣的餐廳共有11間,每間都以花卉命名,如牡丹、百合、芙蓉、丹桂等。每間餐廳的墻壁上,均掛著一張畫,并配有一幅詩詞,書畫的內容與餐廳的名字相吻合。比如,丹桂廳里,掛著一幅桂花圖,還有書法家書寫的唐朝詩人李商隱作的桂花詩。如果想親近大自然,則可到亭子之下的餐廳里就餐,或者干脆坐在露天餐廳里,即室外的木桌邊、石桌旁,一邊喝茶聊天,一邊欣賞碧草綠樹。
廚房是開放式的,里面物件擺放有序、地面十分潔凈。就餐前,游客可以到廚房里挑選菜品,也可以直接走進生態菜圃里點菜。生態菜圃位于餐廳四周,占地十幾畝,里面種著菠菜、韭菜、西紅柿、萵苣、蘿卜、大蔥、薄荷等幾十種蔬菜。陳炳瑞說,趕上合適的季節,游客還能在菜圃里挖薺菜、馬齒莧等野菜。“你盡管放心吃。在這個生態菜圃里,我們從來不施化肥、不噴農藥,種出來的蔬菜絕對安全、無公害。”
曾有新來的廚師問:“做菜上有什么特別要求嗎?”陳炳瑞回答:“像在家中那樣,做出自己也想吃的飯菜。”要求看似簡單,卻很實在,把蔬菜(野菜)擇去老葉,洗干凈,用上好的花生油,炒出農家菜的味道,讓游客看著干凈,吃起來放心可口。
這里的二十幾名員工都是來自附近村子的農民,從二十多歲至五六十歲年紀不等,男女都有,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勤快、樸實。游客一進來,員工們看見了,打一聲招呼:“來啦?這邊有凳子,先坐坐吧。”讓人感覺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中。
正是秉持這樣待客似親人的理念,餐廳的生意一直挺紅火。平時,一般每天要接待200多名游客就餐,每逢周末、節假日,游客人數會更多。
(陳建志)
摘自《農村大眾》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