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藤幼兒園近些年來一直是建筑設計界和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被譽為“最有幸福感的幼兒園”。園長及設計師們認為,現(xiàn)代的便利設備剝奪了孩子們的感官體驗,所以要崇尚自然,給孩子們提供一些生活的“常識”。
在樹上攀爬,在屋頂玩耍
東京都立川市的藤幼兒園原本默默無聞,校舍陳舊,在孩子減少浪潮的沖擊中陷入了招生困境。
2007年,加藤積一園長決定重新翻修幼兒園,他聘請了著名設計師佐藤可士和。佐藤發(fā)現(xiàn)幼兒園內(nèi)參天大樹郁郁蔥蔥,決定保留這種令人心曠神怡的感覺,建造一個有特色的校園。
佐藤想,如果建一個大型玩具一樣的教學樓,讓大樹從屋頂穿過,孩子們能爬上去玩,那畫面簡直太美了!與他合作的建筑師手塚貴晴提出圍繞3棵高20多米、周長2米多的大櫸樹建造一個“甜甜圈”形狀的校舍。
最后,建好的校舍整體連成一圈,寓意“小伙伴親密無間”,環(huán)繞中間的一塊空地。三棵大樹“長”在校舍里,透過屋頂伸向天空。樹的周圍有防墜安全網(wǎng)。孩子們可以在樹上攀爬,也可以在屋頂上盡情追逐、玩耍。屋頂?shù)皆鹤佑幸粋€長長的滑梯。嗖的一聲就能從屋頂滑下去,然后順著大樹再爬上來。
屋頂是一個不太規(guī)則的橢圓形平面,環(huán)形的屋頂向內(nèi)側(cè)傾斜,老師站在院子里就可以觀察屋頂上孩子們的一舉一動。屋頂邊緣有圍欄,孩子們可以順著圍欄坐下,悠然自得地把腿腳吊在屋檐外,觀看別人在院子中央玩耍打鬧。
這家設計風格獨特的幼兒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獲得了“亞洲設計大獎”、“日本建筑學會獎”、“最優(yōu)秀教育建筑”等多項榮譽。
給孩子提供“常識”
藤幼兒園的房頂是傾斜的,正因為傾斜,跑動才變得更有趣。即使那些不經(jīng)常跑動的孩子也喜歡繞著屋頂比賽。據(jù)說,每個孩子每天都會忘情地奔跑二三十圈,即4公里以上。
建筑物的內(nèi)部是連通的,除了支撐柱,只以簡單的木桌隔斷,孩子們要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專心聽講的能力(設計師認為,適度的雜音反而更利于集中精力學習),也能與其他班級的人相互交流。
校園里每間教室都使用燈繩開關裸露的燈泡,孩子們可以直接觀察到燈絲的變化,老師也可以趁機講解一些發(fā)光的原理。院子里鋪的是泥土而不是塑膠或者水泥,孩子們玩得渾身臟兮兮的,就會自己去洗手。高高的水龍頭底下沒有接水盆,水會濺到自己身上,這可以提醒孩子們注意把水關小點,用完趕緊關上。
把孩子送進藤幼兒園時,家長要簽一個入園責任書。其中明確告知:孩子在幼兒園里是有可能受傷的。因為草地坑洼不平跑起來可能會摔倒,爬樹難免會掉落到防護網(wǎng)上等等。但幼兒園認為這是風險,不是危險。“孩子應該從受傷中學習,而不是被嚴嚴實實地保護起來。”實際上,除了常見的磕碰以外,藤幼兒園還從未有孩子受過大傷。
幫助我,自己做
藤幼兒園推崇由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所創(chuàng)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特點是打造一個以兒童為中心、讓他們可以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藤幼兒園強調(diào)孩子的獨立,從不過度地約束孩子。例如,孩子們可以自由地奔跑、爬樹。小彈珠總是被埋在沙坑里,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寶藏”。教室的推拉門平時都是敞開的,覺得冷的要自己動手去關門。每天飯前要自己擦桌子,擦地板等等。如何讓孩子學會將脫下來的鞋擺放整齊?藤幼兒園并不去刻意說明,只是在門口處貼了一排腳丫,孩子們就會自覺地按照提示擺好自己的拖鞋。在名為“微笑農(nóng)場”的菜地里,孩子們與老師共同種植蔬菜,并且可以將收獲的蔬菜帶回家食用。
幼兒園沒有規(guī)定的玩樂方法,孩子們可以隨意發(fā)明:用粉筆在地上畫樹的影子、從天窗透過玻璃俯瞰下面的教室、登高眺望遠處的城市、看下面院子中的人打鬧等。
這樣的幼兒園當然也有各種文化課,但它強調(diào)的不是“教”,而是提供機會讓孩子主動“學”。Help me,Do it myself(幫助我,自己做),這就是藤幼兒園的宗旨。
(覃思遠 沈傳瑤)
摘自《環(huán)球》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zhuǎn)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