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寶寶后,王女士經常上網查詢育兒知識。網絡上的信息豐富,但也魚龍混雜。王女士看到網友提出的很多問題,非常感興趣,但可惜這些問題也大多是網友在回答,答案正確與否,王女士無從判斷。
根據王女士提出的多個問題,以及網上一些關注度較高的育兒問題,記者特別邀請了北京豐臺婦幼保健院陳艷杰醫生、北京新媽媽月子中心負責人潘昕、北京兒童醫院劉翠英醫生三位專業人士進行解惑釋疑。希望專業人士的答案對于王女士這樣的新媽媽有所幫助,讓新媽媽避開很多誤區。
誤區一 奶水太稀 寶寶吃不飽
陳艷杰:我們看到清淡的奶是“前奶”,成分大部分是水分,可以給寶寶解渴,母乳喂養的孩子也因此不需要額外喝水。另外前奶的蛋白質含量也較高。寶寶越吃,母乳越濃,到最后,會分泌奶油一樣的“后奶”,可以給寶寶解餓,后奶的脂肪含量較高。
正確做法:母乳喂養,只要媽媽奶水充足,不用擔心寶寶吃不飽。但一定要保證寶寶吃空一側乳房,再吃另一側。這樣孩子“前奶”和“后奶”都能攝入到,營養才能均衡。
誤區二 總擔心孩子吃不飽,一哭就喂奶
陳艷杰:孩子的哭是有很多種原因的,可能是冷了、熱了、困了、拉大便了、不舒服了,不一定是餓了。
如果長期一哭就喂奶,寶寶的胃很容易被撐大,為以后的肥胖癥埋下隱患。另外,一哭就喂奶,小月齡嬰兒還會出現嗆奶等不適癥,反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正確做法:根據寶寶月份大小和日常食量,形成有規律的喂奶時間。
誤區三 母乳6個月以后就沒有營養
陳艷杰: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說明母乳在任何階段會失去營養價值。母乳的營養是任何其他物質都無法代替的,沒有人說它的營養不好。
只是母乳從4個月開始,它的保護性抗體有所減退,但就營養價值而言,其他奶制品仍無法與母乳抗衡。
母乳會根據寶寶的成長情況,自動調節每一次的分泌,滿足寶寶的需求。
正確做法:嬰兒最好純母乳喂養6個月。在6個月以內,母乳可滿足嬰兒的全部需要。6個月之后,可逐步給嬰兒加輔食,但至少母乳喂養至1周歲,最好能母乳喂養至2周歲。
誤區四 剃胎發使頭發更多
潘昕:有的嬰兒一生下來,胎發就非常黑。但也有的嬰兒胎發比較稀疏。新生兒胎發到三四個月時會自然脫落。孩子將來的毛發狀況跟遺傳、營養狀況相關,跟剃胎發關系不大。
正確做法:剃不剃胎發要根據嬰兒的實際情況,如果胎發過于茂盛,不利于清潔,可在滿月后適當剃發。但一定要注意保護嬰兒的囟門。
誤區五 孩子發燒了,用酒精擦身可降溫、
捂汗能退燒
潘昕:對嬰兒,擦身降溫最好不用酒精。因為孩子的皮膚很嫩,酒精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
陳艷杰:孩子如果發燒了,多穿捂汗的方法極易造成“捂熱綜合征”,還可能導致高熱驚厥。
正確做法:孩子發燒了,38.5攝氏度以下,物理降溫為主。孩子發燒時,應少穿蓋,千萬不要捂。孩子病情發展變化快,要及時看病,遵醫囑。
誤區六 絕對不給寶寶開空調
劉翠英:夏天氣候炎熱,兒童的身體對于溫度的適應性較差,高溫很容易造成中暑、脫水。高溫還可能導致痱子、濕疹這些皮膚炎癥。
正確做法:孩子可以合理用空調。但使用前,一定要清洗空調濾網,可以將空調維持在26攝氏度左右,且排風不要直接對著孩子吹。當然,也不建議一天到晚都使用空調。
誤區七 嬰兒白天睡覺也拉窗簾
劉翠英:一些父母從月子里開始白天也會拉上臥室的窗簾,來保證孩子有一個完全黑暗環境來提高睡眠質量,但在新生兒階段,這樣做反而可能不利于寶寶建立晝夜周期。
陳艷杰:嬰兒的睡眠不像我們成人那么有規律,白天也可能睡覺,但沒有嬰兒睡覺必須拉窗簾這種說法。
正確做法:對于1歲以內的嬰兒,建議在白天盡量不要拉上窗簾,晚上則盡量保持黑暗和安靜。
誤區八 過早讓孩子學走路、用學步車
陳艷杰:讓孩子過早學走路,可能會影響嬰幼兒的腿部發育,形成O形腿。過早使用學步車,對孩子的膝關節發育不利,對孩子的方位感、距離感、空間感的培育,也都有不好影響。
正確做法:要讓孩子在順其自然的環境中學會走路。
誤區九 打呼嚕說明寶寶睡得香
劉翠英:寶寶偶爾打呼嚕,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但如果寶寶經常打呼嚕,可能是由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或其他原因,影響了鼻咽部通氣造成的。
正確做法:如果寶寶經常有睡眠時打呼嚕、張口呼吸的情況,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
誤區十 嘴對嘴給孩子喂食
陳艷杰:家長通過嘴對嘴給寶寶喂食,容易使寶寶感染幽門螺桿菌,引起寶寶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齲齒等問題,甚至有可能會導致寶寶生長發育遲緩。
正確做法:對喂寶寶的食物,家長一定不要用唾液接觸,要讓寶寶自己吃,促進寶寶的咀嚼能力、咬合能力。
誤區十一 吃東西時逗孩子
潘昕:進食時逗孩子,孩子大叫或大笑,隨后一次深吸氣,飯粒等食物就會隨氣流而被吸入氣管內,引起呼吸道梗阻,甚至呼吸困難、窒息。
正確做法:給孩子喂食應該讓其保持平靜、專注。
誤區十二 嬉戲時搖晃和高拋寶寶
陳艷杰:寶寶的頭部體積和重量占全身的比重較大,但頸部肌肉對頭部的支撐力很弱。另外孩子神經系統發育還沒有完善,猛烈搖晃或高拋容易讓孩子發生輕微的腦損傷。
正確做法:嚴禁高拋。輕輕搖晃并沒有問題,但務必用手掌托住孩子的頸部。
誤區十三 逗孩子喝酒
陳艷杰:兒童肝臟發育和代謝功能還不完善,即使是度數較低的酒,酒精也容易淤積在體內引起中毒。一旦過量,可能會影響腦部發育。
正確做法:讓嬰幼兒絕對遠離酒精。
誤區十四 隨便親吻寶寶
陳艷杰:首先患有感冒或其他傳染性疾病的人親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得病。其次成人臉上的化妝品、口紅含有化學物質,直接與孩子接觸,有可能會傷害孩子稚嫩的皮膚。
正確做法:與寶寶親密接觸時,請確保大人的衛生和健康。
(許前程)
摘自《北京晚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