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科院院長薛亮等聯名提出了《關于加快發展油橄欖產業的提案》。提案中多次提及西部貧困地區甘肅隴南的油橄欖產業和其對扶貧開發的重要意義。
春暖花開,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外納鎮周家山村村民周忠義家的油橄欖園里一片忙碌。周忠義正和區油橄欖辦公室的技術人員對低產樹進行高接換優。
2012年,周忠義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村上閑置的600畝荒山荒坡,建起了油橄欖園。通過幾年的認真管護和區油橄欖辦技術人員的精心指導,去年產油橄欖鮮果1萬斤,收入近3萬元。
近年來,武都區依托資源優勢把油橄欖作為全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支柱產業來抓,大力推動標準化生產和產銷對接,全區油橄欖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加快了產區群眾的致富步伐。
“有了好政策,今年再遇上好天氣,收成肯定差不了,估計可增產45%左右,鮮果產量14000多斤,收入會超過4萬元。”周忠義說。
如今,周忠義已成為周家山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帶動全村村民種植油橄欖樹3200畝。(何全寶)
摘自《隴南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